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信息安全
摘 要:选题策划是健康类科普期刊编辑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期刊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之一。笔者总结健康类科普期刊在选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尊重读者需求、挖掘作者潜力、注重创新性、紧抓科学性、发展新闻性以及用深度对抗时效性等选题原则,为编辑策划选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健康; 科普; 期刊; 选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全面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相关科普出版市场的繁荣。但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方面快捷,读者已习惯从电视、网络中接受直观的、快餐式的高新信息,使健康类科普期刊在市场上不再占有优势。另外,同类科普读物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一方面是广阔的读者需求,另一方面是残酷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结果是,谁最拥有读者,谁就能获得成功。而选题,正是期刊争夺读者的关键。
选题策划是编辑过程的重要环节,健康类科普期刊当然也不例外。曾有人给科普期刊选题策划做出如下定义:科普期刊选题策划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并引导读者正当健康的科普知识为目的,对科普期刊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策划和从组织写作到发行销售的全过程的总体构思,以求得上述各环节最佳结合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选题本身不仅为写作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且决定了写作的方向和具体内容,它是科普读物写作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1 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1.1 选题陈旧重复
健康类科普期刊虽然数量繁多,但其中的精品文章可谓是凤毛麟角。因为缺少高水平作者等原因,很多编辑只能采取守株待兔的选题方式,有什么稿用什么稿,但这些自投稿不是炒冷饭,就是东拼西凑,科学性、实用性都不可靠,创新性就更加难以保证。另外,有些期刊对于新技术、新发展、新热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在选题时仍局限于一些老话题,殊不知读者对这些陈旧的知识已经完全失去兴趣,长此以往,必将失去市场竞争力。
1.2 跟风现象严重
健康类科普期刊选题的跟风,更多地表现为知名作者跟风。随着保健热的一再升温,一些医学专家受到市场的追捧,一时间,这类知名作者的作品“遍地开花”,期刊、报纸、电视、网络一窝蜂地采访或者向他们约稿,但专家的时间都不充裕,所熟悉的领域也是有限的,一段时间之后,读者发现不同杂志刊登的文章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更有甚者,一些科普期刊盲目追捧伪专家、伪大师,在这些人被揭穿之后,期刊也难免落入被读者责难的境地。
1.3 存在一些不良倾向
有些健康类科普期刊过分迁就市场,或者错误理解读者的需求,在选题策划中存在着弄虚作假,带有迷信色彩,或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等不良倾向,甚至不能准确区分科学与伪科学,为了“抓眼球”,故意策划一些耸人听闻、捕风捉影的选题。这些带有不良倾向的选题社会危害极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健康类科普期刊的形象。
2 选题的原则
2.1 尊重读者需求
科普期刊的目的,始终是为读者服务,向读者介绍和传播他们关心的信息是期刊的终极任务。
要了解读者的需求,必须了解读者是谁,他们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如何?对于期刊已经刊登的文章,读者是否欢迎?读者希望知道的内容有哪些,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哪些? 对此,可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网络留言板等方式,就以上内容与读者进行沟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读者的兴趣爱好、阅读心理,据此进行策划选题。
2.2 挖掘作者潜力
一直以来,缺乏优秀的专业作者是健康类科普期刊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专家没有时间或不愿意从事医学科普图书的创作;而一般的科研人员又缺乏积极性,因为按规定科普创作不能算作科研成果,这对于个人的职称、成果评定等没有任何帮助,而实际上此类科普文章往往比学术专著还要难写得多[1]。有些时候,编辑们往往因有选题无作者而绞尽脑汁。
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因人制宜的方式进行选题。在挖掘新作者时,应先充分了解其研究领域,然后与作者进行沟通,听取作者意见,选题时围绕他们所感兴趣的题材进行策划。
2.2.1 注重创新性
信息是策划选题的源泉,一个善于开发选题的好编辑,必定是一个善于收集、获取、整理、使用信息的高手。在利用信息策划选题过程中,必须有与众不同的角度,要牢牢抓住出奇制胜的好选题,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的思路。
有人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天天都有创新产生,新技术、新成果也不是应该普及的范畴,于是选题之新的提法就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其实,站在读者的位置上去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那些最基本的健康知识大多都是新的,甚至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而非医学院校毕业的知识分子,对一些健康知识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可见,健康科普作品的选题求新道路非常宽广,在编辑看来是陈旧的东西,对读者还是有吸引力的。
2.2.2 紧抓科学性
在进行科普创作时,必须坚持科普作品的科学性,旗帜鲜明地抨击反科学和伪科学。背离了科学性,也就辱没了科普的宗旨。健康类科普期刊选题的科学性,其核心是科学的精神、态度与价值观。选题时,应进行反复的考察与论证,严防迷信、伪科学混杂其中。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面对纷繁的科技报道,科普期刊的编辑与读者实际上处于同一起点,但因为肩负着科普的重任,编辑们必须练就一双“慧眼”,去伪存真,从中选择科学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而策划为选题。因为科学自身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对于一些选题,编辑可能也不能立即确定其科学与否,此时应大量查阅资料,走访专家,而不可盲目定论,既不能因此失去一个创新性的选题,也不能使欠缺科学性的文章出现在期刊上。
2.2.3 发展新闻性
许多突发事件、热门话题都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焦点,而这就可能成为健康类科普创作的选题方向。突发事件尤其是震惊世界的大事具有短时问内引起民众高度注意的特点,从中捕捉、酝酿合适的科普选题,不失为一条捷径。而社会热点是一段时间内人们较集中谈论的热门话题,从中提炼合适的选题显然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2]。
一直以来,保健类科普期刊更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同时因为出版周期长,新闻性相对欠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开始希望在此类杂志上也看到一些带有评论性质的文章。对于杂志,想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和风格,也
有必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近些年来,食品、保健、医学类事件层出不穷,结合新闻事件进行选题策划,已经成为不少保健类科普期刊的选题方向。
2.2.4 用深度对抗时效性
与报纸、电视、网络相比,期刊在时效性方面处于完全的劣势。因为出版周期较长,尤其是对于一些新闻性较强的选题,期刊经常会陷入炒冷饭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从加强选题的深度着手,以新闻事件作引,拉伸知识的纵深,变短为长,用深度对抗时效性。在进行有时效性要求的选题时,编辑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要尽量选择独特的角度,做到即使期刊出版时新闻事件已尘埃落定,读者读起来也不会有文章已经过时之感。
综上所述,选题是健康类科普期刊的灵魂,也是期刊编辑职业素质的体现。要做到选题期期出精品,篇篇有创新,需要编辑具有强大的信息积累能力和优秀的职业敏感性。健康类科普期刊编辑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在选题上推陈出新,以增加期刊的综合竞争力,最终赢得读者,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 樊京娜. 医学科普图书编辑捕捉选题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6,27(4):298-299.
[2] 蔡作锦. 医学科普创作的选题构思. 学会,2001(12):27-28.
1
下一篇:浅谈web服务器的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