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信息安全
摘 要:作为现代生活必备的交流和沟通媒介,电视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丰富色彩。同时,电视画面语言的生动形象、摄影技巧的灵活运用给人们带来无限的视觉享受,向人们传达主流思想,这也是其他报刊杂志等媒介无法比拟的。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要求是电视工作者制作节目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笔者试探讨如何更好的把握电视的画面语言运用与摄影技巧,以便充分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要求。
关键词:画面语言; 摄影技巧; 媒介
电视传播深受观众喜欢并在众多传播媒介中脱颖而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生动形象、信息量大及声画一体等特点。因此,如何充分并有效地利用自身优势及各种表现手段,从而制作出更多受观众喜爱的作品,是摆在每个电视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此外,电视画面是电视语言的基本单位,完美的画面组接、流畅的画面语言等都可以使电视画面更好的呈现主旨,因此,生动形象、表达流畅的电视语言要求制作者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去拍摄画面,力求题材新颖。
1 画面语言的运用
画面语言、同期声、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三种分类,在这三种电视语言中,画面语言表现形式以其具象生动的特点吸引观众。因此,表现是否到位的电视画面语言就涉及到作品主题、内容是否可以充分地阐释出来。换而言之,电视作品的关键因素就是电视的画面语言,所以,电视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把电视画面语言的潜在效能挖掘出来,使其服务于电视作品的主题深化。
1.1 利用多种表现形式,使画面的思维附加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加
迎合受众心理,使其由认可达到共振,进而获取深层次的共鸣,最后才能产生最好的传播效应。例如,在五女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摄像师在五女山进行拍摄时,为表现五女山的巍峨雄伟而采用了许多全景和远景镜头。而在拍摄遗址区里的础石及其它遗存的文物时,则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机位,利用一切可以拍摄的摄影手段再结合特定的光效处理所拍摄出一幅幅不同景别的精彩画面,经过后期的镜头组接后,给观众呈现了追溯时空的探寻意境。
1.2 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的体现
以受众思维同步为基础,使其思维兴奋被激发,在瞬间思维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再思维,直至受众接受结论的完成。不论任何电视作品都存在宣传谁、服务谁的问题。因此,电视画面语言的具象生动的优势应该被充分发挥,为立场的阐明,体制的深化增加说服力。
此外,还应充分了解电视的切入、切出,定格,色彩对换以及画外音乐等组接手段的特质,使得电视画面的剪辑组接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镜头语言的魅力。电视画面的流畅使得所表达的画面语言更好的揭示、深化主旨。
2 电视画面的摄影技巧
2.1 画面摄影的基本常识
我们所认识的电视画面起初是从电影画面发展而来。本是绘画艺术用语的画面一词被借用到了电视上。最初的无声电影和绘画有很多相似处,都是平面视觉艺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电影画面其实就是一个电影镜头,电影艺术不同与绘画的作用在于能够表现运动、空间和时间。由于早期的电影有很多技法是从绘画中借鉴的,所以也被称作“活动绘画”。
2.2 摄影技巧
电视语言和摄像造型的基本单位就是画面,画面的时间长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在电视或电影中,对镜头画面的多少是没有限制的。经过对电视画面的初步认识和了解,我们重点对摄影技巧和方法进行探讨和学习。例如,运动摄像要注意“推拉摇移跟”、拍摄要领要注意“平稳准匀清”,注意总结摄影技巧能够使得电视摄像技艺加快发展。
1.注意“黑、白、光、近”的调节。“黑”是指能够保证正确地还原黑色场景的黑平衡调节;“白”则是指能够保证正确地还原白色场景即“白平衡调节”。使色彩能够还原再现是黑、白平衡调节的主要目标,动光之后首先要调白。“光”则是指调节光圈环,用以确保曝光的正确,此时可以使用的调节方法有:自动、手动或即时;“近”是指调节近摄环,用来完成近摄需要;“法”指调节法兰环即后焦距。当非人为的“焦点漂移”现象产生时,为确保准确的聚焦可以采取调节后焦距等手段。2.焦距的调整。焦距的调整技巧有聚焦、变焦、跟焦、移焦、虚焦。其中,跟焦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说近顺远逆、焦点前置等,用以保证拍摄的清晰。移焦则是重点在于景深原理的运用,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虚实转换;虚焦意在朦胧意境的创设。3.执机姿势的技巧。执机姿势有以下几种类型:扛、托、抱、举、拎。其中,要想画面拍摄的自然流畅、灵活调度,通常采用的技巧是扛式,此时,肘部与身体紧密贴合、脸部与机身紧密贴合,眼睛要与寻像器紧贴。此外,如果是举着摄像机,遇到景别被遮挡的情况,为求稳定可以短焦拍摄;拎式则用于运动目标的“移跟”拍摄。4.运动镜头的拍摄技巧。运动镜头的基本类型有:推、拉、摇、移、跟以及多种运动形式结合使用的复合运动镜头。以上的运动镜头其实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只想稍微提一下跟镜头和移动镜头。跟镜头主要有前跟、后跟、侧跟三种方式,前不见线视跟,主体明显。后跟,主体有似隐似现的神秘感。侧跟、前跟,主题节奏感强,视觉效果好。“移动镜头”可分为平移、前移、后移、斜移、上移、下移(升降移动)。“移动拍摄”的画面能产生特别的空间立体效果,由于节目形式与类别的不同,画面、主体构成也有一定差异。在专题类节目中,画面为了表现较深的意境和内在涵意,构图成份就显得比较复杂,有时候主体的位置重要,但占画面比例较小,比如,“在一片此起彼伏,渺渺无际的大沙漠中,有一支骆驼队在行走。”骆驼队在画面中占据的比例再小,但是它的位置重要,同样具有吸引力,观众的视线最终会停留在这里,使之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5.运动镜头的演变技巧。运动镜头的演变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镜头的旋转拍摄可以用来表现晕倒或主观视线;甩镜头则可以表现迅速移动的视线,或是暗示惊讶、恐慌等心理。
6.机位调度的技巧。镜头的机位调度分为:外反拍镜头、内反拍镜头、交待镜头、叙事镜头、插入镜头等。其中,交待镜头可以用于环境的交代、关系的确定等;叙事镜头则是指通过拍摄人物间的反应及表现达到渲染气氛及加快节奏的效果;插入镜头的重点在于能够将细部突出,使得叙事变得丰满,也可以省略时空。
此外,进行拍摄时,为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以及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还应注意以下
几点:1.拍摄中必须依靠寻像器的边框找准水平,尤其是斜侧面构图时,寻像器的边框会与拍摄物体形成夹角,此时就要借助物体的垂直线来达到与寻像器的边框平行,才能获取预期的水平效果。2.在拍摄中景及全景时,应注意保留主体的相关外轮廓线,要保证全景的完整,才能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3.拍摄时禁忌“顾此失彼”,只专注于拍摄中间人物,而忽视了其他人。这就要求拍摄者要合理构图。4.我们在拍摄时尽可能选择自动变焦方式,保持用力均匀。必须使用手动变焦时,就应特别静心掌握好手推拉变焦杆,使其始终保持匀速运动。
3 总结
电视传播能够获得技术支持和利用空间,主要还是依赖于不断发展、更新的科学技术。同时,各种画面元素特质及组接或构图效果更依赖于电视工作者的熟练技巧和画面语言的灵活运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领域知识的广泛涉猎更能够给画面语言带来真实、生动的效果。总之,只有电视画面语言的灵活运用及摄影技巧的熟练掌握才能更好的表现和深化主旨,传达主流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成群. 电视画面语言的意蕴. 记者摇篮,2006(4):34-35.
[2] 丁奇鹏. 浅谈提高电视新闻画面语言表现力的重要作用. 科技传播,2011(12):78-79.
[3] 李兴国. 画面构图技巧与拍摄角度的选择——浅谈画面的结构形式和人的视觉心理作用. 现代传播,1993(3):65-66.
[5] 王东林. 漫谈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3(4):43-44.
[6] 夏吉. 浅议电视画面语言的运用. 记者摇篮,1999(6):77-78.
上一篇:鹤煤集团VPN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