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应用电子技术 > 核心素养视阈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核心素养视阈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应用电子技术


  摘要:课程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载体。本文以中职电子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为例,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提出要完善核心素养视阈下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构建课程开发实施路径及校本课程评价机制,以利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核心素养校本课程


  课题:本文系温州市教科规划立项课题“基于职校生核心职业素养培育的选择性课程开发研究”(立项批准号:WK2016093)的研究成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养和发展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已推行选择性课程改革多年,但各校的选择性课程设置比较随意,未经调研或未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和学校特色办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存在选修课程课时严重不足、实施效果差等现象。调研显示,社会和企业对用人的标准有了全新的要求,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湛的专业技能、创新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还对应聘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要开展核心素养视阈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培育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职场适应能力,实现三全育人的需要。


  一、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一)了解企业与学生的需求


  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本校”)成立课程建设小组针对样本课程开发进行调研。


  一是调研企业。课程建设小组通过对当地企业及相关人员的调研,形成了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改革调研报告。调研显示,企业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是调研学生。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真实学习兴趣和个性需求,为选择开发教学项目奠定基础。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以满足学生个人学习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充足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二)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条件


  本校的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拥有省级电子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及市级创客基地、市级中职“双创”示范实验室等资源。现有本专业实训室、工作室共34个,本校为实训设备投资两千多万元,能够充分为本专业教育教学提供服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以专业和实训基地为基础,充分挖掘并利用实训场所、设备、媒体、软件及专业教学资源,发挥现有资源优势。


  (三)发挥师资队伍优势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开发的必备条件。本校择优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又能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团队,包括校内外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及青年教师。其中,主讲教师是关键成员,他们能真正地内化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并能将这些核心素养进行适当的表达,为完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任务创造条件。


  (四)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是科研项目,本校教师对其接触较少,对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二是教师个人能力有限,缺少组织与引领,信心不足;三是本校缺少校本课程开发激励保障机制,动力不足。为此,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激励保障机制,规划校本课程顶层设计,适时组织开展校本培训与评选,以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教师发展,就显得很重要。


  二、核心素养视阈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分解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學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可分解为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和身心健康四大方面,其中“技能精湛”主要包括匠心文化、专业技能、“双创”意识等。进一步分解显示,培植匠心文化的途径主要有学科教学渗透、能工巧匠进校园、工匠文化宣传、优秀作品展示等;强化专业技能的途径主要有打造核心课程、强化专业课程、参加技能大赛、推行选修课程、顶岗实习;渗透“双创”意识的途径主要有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渗透创客课程、举办创业创客大赛、组织社团活动等。


  (二)课程设置


  课程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载体,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围绕“精湛技能”核心素养下所推行的匠心文化、专业技能及“双创”意识培育,需要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门化课程及选修课程。以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培植匠心文化需要设置大师进校、作品展示、社团活动等公共活动课程,还要在电子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匠心文化;强化专业技能需要设置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双证制”课程、专业拓展类选修课及顶岗实习课,并开展技能竞赛;强化“双创”意识需渗透创新教育教程、创业教育教程、创客类课程,开展“双创”竞赛活动,开展创客成果展示活动等。其中,专门化课程和“双证制”课程的校本开发,一般由专业名师、骨干教师及企业行业的技术能手联合进行,结合本地产业与地区特色,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注重职业资格鉴定,确保“1+X”证书制度实施。


  (三)课时分配及比例调整


  依据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三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为1020课时,专业核心课程为374课时,专门化课程和选修课程为918课时,顶岗实习为1160课时。可见,公共基础课程课时不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专业课程、专门化课程及选修课程的课时占比较多。


  三、核心素养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路径


  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分工协作,着手课程方案研究,确立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生成典型教学流程;研讨教材编写体例,形成特色样本;建设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平台。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一)研究课程方案,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方案是课程开发的指南。课程建设小组应认真研究课程方案,领会本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与课程标准,结合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对照纲要进行补充、拓展,确定课程方案、类型及专业内容。同时,重视选修课程的育人功能,强调“德技并重”“课程思政”,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选案例、素材,融知识、技能、德育为一体。此外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课程目标。


  (二)实施课堂教学,形成典型教学流程


  形成课程基本方案后,课程建设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课程教学的相关资料,选派业务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按照项目化课程教学特点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时,教师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形成典型教学流程。实施理实虚一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兴趣为起点,以任务为主线,虚实结合、学做合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三)研讨教材编写,生成特色样本


  特色与创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之一。在内容方面,课程要能体现创新性、趣味性,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还要编排合理、有序、科学,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学习特点、适合目前青少年学习规律;在形式方面,教材编写体例要体现以问题为中心。


  (四)建设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平台


  开发“学生选课管理”和“资源库”平台。“学生选课管理”平台供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程,相关方要根据选修课程来搜集、积累、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导学案、微视频、课件、学生作品等,教师把课程教学资源上传至“资源库”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四、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研究


  (一)组建机构,制定制度


  为了落实学校课程结构改革方案,全面实施选择性课程改革,本校由校办牵头,建立了由教务处、科研处、实训处联合组成的校本课程评价机构,出台了《校本课程开发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增加了选修课时费,大大激励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保障了开发者的权益。


  (二)丰富测评,反馈效果


  测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对课程,主要从课程方案、教材编写质量和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执教教师,主要从课堂教学质量和选课人数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主要通过学生作品和问卷调查等进行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验证开发课程的成效。


  (三)研究评价,促进提升


  为了衡量课程质量,应参照精品课程评比量化要求分解评价内容,要对教学内容、学生收获、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及教学管理等合理分配分值。明确说明指标内涵,让课程建设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明确标准,促进质量提升。


  五、研究成效


  (一)学生方面


  1.增强了专业学习兴趣(来自问卷调查)


  为了解专门化课程,专业拓展类、特色类选修课程实施一年来的效果,笔者对本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6.35%的学生对专业学习有较大兴趣。


  2.提高了专业成绩(来自学业水平测试与技能考试)


  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并提高。学生在温州市专业课学业水平测试中通过率达94.3%,其中优秀率达28.5%;在温州市无线电装接工技能等级考试中,学生合格率达85.3%,特别是参加“双证制”课程的学生,通过率达95.5%。综合起来,比上一年级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3.渗透了双创意识(来自学生竞赛与创客作品)


  学生参加了创客活动、科技创新、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并在各类大赛和评比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不仅让参与者有了“双创”带来的实践体验、经验与收获,也让“双创”意识、“双创”理念影响了更多学生。


  4.提升了实習就业能力(来自企业的声音)


  学校对高二后学生实行分流:参与实习就业,或进行高三复习准备高考。对部分参与实习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一方面,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学生找到了对口的专业实习单位,并受到肯定而直接就业;另一方面,专业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能进行短期实习,不能顺利就业。


  (二)教师方面


  1.增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意识


  对于大多一线青年教师而言,课程开发是一块空白。两年来,本校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共有75%的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或实施。这些教师亲历校本课程开发,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要求及方法,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和意识。


  2.提高了发现学生的能力


  一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选修课程,表现出一定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展现了个性和特长;另一方面,实施小班化、多样化教学后,教师易于跟学生交流沟通,并发现学生的潜能。如通过无线电装接工实训课程发现技能操作强的学生,通过创客电子课程发现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


  (三)课程方面


  1.生成了系列优质校本课程


  教师开发选修课的同时,生成系列选修课程,确定课程标准,积累教学资源,以此来编写教材。其中《无线电装接工实训教程》《创客电子》《维修电工(初级)》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无线电装接工(初级)获浙江省中职精品选修课程一等奖,创客电子获温州市中职精品课程一等奖;家庭电子电工基础成为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项目,青少年电子制作成为温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项目。


  2.形成了校本开发基本流程与路径


  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了“研究课程方案,确立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形成典型教学流程;研讨教材编写,生成特色样本;建设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平台”的基本路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yydzjs/23187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