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应用电子技术
摘 要:农村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环境教育也成为了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工作的重点。结合我国农村环境教育的问题,在发展农村环境教育宣传方面明确宣传的主体,并从扩大教育实施主体、开展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以及增加政府财经投入等方面入手,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改善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教育宣传
新农村建设不仅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与农村民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力发展农村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普及农民们参与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该如何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题。毕竟在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农村环境教育宣传程度不够,教育主体和方式相对单一以及缺乏必要的目标等问题。
1、农村环境教育的重视宣传程度不够
在我国的城市,环境教育普及率有一定的保证,但是针对农村的环境教育无论从立法、宣传书籍或者是培训队伍几乎没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源于有关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视度不够。我们从立法上和政府管理两方面考虑,立法上,《水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于在农业化肥、农药、农业除草剂等农业有机物使用、农村环境污染的预防与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问题都缺乏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法律细节举措。政府管理方面,中央在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还没有建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而在基层,基层干部没有宣传意识,甚少干部有主动支持村环境教育的意识。这种情况的存在势必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生态环境局面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无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农村环境教育的主体和方式单一
当前,农村环境教育主要集中于中小学,针对的对象是学生,而事实上,农民才是环境教育中最重要的受众,这无疑限制了农村环境教育的宣传面。此外在教育方法上,缺乏有力的实践,致使中小学生对环境保护缺乏感同身受。除了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直接针对农民的环境教育少之又少,更有些经济落后的地方,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或者教学条件不足,农村环境教育尚未启动,这自然不能落实和提高农村环境教育的效果。而且从制度上,我们也不能保证农村环境教育的展开,我国很多乡镇没有环保相关机构,没有政府进行环境指导,即使是设置了环保机构的乡镇地方,工作人员也因为缺乏必要的岗位培训,使环保工作流于形式,以上因素导致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相对落后。
3、缺乏系统的教育目标
在农村环境教育要实现的目标问题上,原国家环保总局只是提出要“全面启动面向农村的环境教育”,但具体的目标并未具体提及。我国农村人口占比高,不确立阶段性教育目标,很难从提高全员素质,增强意识方面进行环境保护,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
二、寻找相应对策,推动农村环保工作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出现上述问题,各相关群体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举措薄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何面对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是当前我国环境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1、扩大承担教育任务的主体范围
发展农村环境教育,需要自上而下地展开,各国经验和历史表明,“指导和协调环境宣传教育”是国家环保部的重要职责,政府部门一定不要承担起组织和推进的职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承担环境教育的主体主要是当地政府和学校。因此,政府的环保部门在进行环境宣传和教育首先应该制定农村的环境教育规划,联合各方力量,制定农村环境教育大纲和实施细则,循序渐进引导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
2、丰富环保教育宣传方式
丰富环保的教育宣传方式,是针对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的现实情况而言的。我们在环境教育的方式上面,应当采取一些较为通俗的,农民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例如广播、电视等。其次,可以结合当地的现实情况,挖掘本地的经典事例,用比较通俗的方式,通过文艺表演向农民朋友们传播环境保护知识,也可以通过壁画、宣传标语等宣传国家环境法律法规,让农民朋友们了解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还可以通过展览展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具体事件,请事件的当事人,现身说法,请有关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激发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有针对性有层次有步骤地展开宣传,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环境教育的效果。
3、制定具体目标,细化教育宣传
我国目前农村环境教育的具体目标设定为通过环境教育,使各相关群体提高环境意识,了解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能,最终能积极参与到各种新农村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行为习惯。在环保教育宣传上,我们通过借鉴国外和国内环境教育的经验教训,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提出了具体的环境教育方案设计。笔者认为可以把公务员、乡镇企业成员、农民群众、城镇居民、大学生、未成年人作为农村环境教育的五大重点群体,分群体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喜欢宣传手段,达到有针对性、有效率的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4.构建长效机制,保障教育宣传实效
环境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范围广、职能有可能出现交叉,因此加强领导组织尤为必要。首先是加强统筹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各部门的协调机制,落实部门责任。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不断努力推进环境教育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形成由环保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其次是资金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针对客观实际,想办法,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构建环保的长效机制。形成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地方配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环境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我们必须要根据环境教育工作的需要,确定投资领域和重点,并适当向农村、中西部地区倾斜,为环境教育的实施提供切实的资金保障。
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保护教育问题,我们应该提高宣传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努力推动农村环保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艳荣. 搞好环境教育 保护地球家园[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7(09)
[2] 王照双. 谈生态环境国民教育[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03)
[3] 闫守轩,胡广宇. 论环境教育的价值[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2)
[4] 董楠. 环境教育成长路[J]. 环境教育. 2008(10)
上一篇:煤矿残采面的通风方法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