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应用电子技术
摘 要: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群为例,重点阐述了我国调查型记者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调查型记者素养的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调查型记者;业务素养;《新闻调查》
引言
严格意义来说,调查型报道是指新闻媒体针对损害公共利益却又被势力集团极力掩盖的行为所做的调查报道,并通过媒体进行披露的新闻类型。《新闻调查》节目中故事化的叙事结构和以记者为主导的话语机制是其基本的特征。因此,与其他报道形式有着重大的区别是,在调查型报道中,调查型记者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调查型记者目前的不足
西方的调查型记者,在对事件进行调查时判断更为精准,在采访技巧和业务素养都很成熟。相比之下,我国调查型记者就存在了很多的缺点与不足:
(一) 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目前,不少调查型记者由于缺乏实际训练,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虽然形象良好、口齿清晰,但一旦遇到突发的新闻现场或事件,很多人会变得六神无主、词不达意,甚至丧失对新闻的报道力。对于调查型新闻记者来说新闻判断能力是其最重要的技能,它包含了两方面:一是事实判断力,它需要记者对新闻背景和现场信息迅速融合并对事实加以判断;另一个是价值判断力,它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基础上具备超凡洞察力。
(二)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
目前,有不少的记者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方面还有待于提高。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往往会使记者要么沉迷于现场气氛,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所在,要么是面无表情、置身事外。无论是沉迷于现场气氛还是置身事外都是职业素养不成熟的表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在《双城的创伤》(2003年7月21日晚21:30 ;时长45分钟;记者柴静)这期节目中曾经有一个为男孩擦去泪水的动作,后来引起了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记者的界限在哪里?记者应该不应该像普通人那样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提问能力有待提高
记者现场提问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现场采访报道的成功与否。因为记者提出的问题即体现节目的目标或主题,有体现了节目的线索和思路。出彩的节目节目来源于记者角度新、主题深的提问以及生动、具体的回答。并且调查型记者采访往往都是在现场采访,这时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如果提问能力不强就很可能会导致调查的是不。就目前来说,我国调查型记者提问能力有待提高,应从提炼主题、稿件采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来充分提高我国调查型记者的提问能力。
(四)业务素养有待提高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媒体是扮演者提供信息,进行宣传、制造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重要角色。其中,记者在这些功能的实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记者素养尤为重要。特别是调查型记者,他们是直接接触事件,他们的业务素养高低直接影响了事件调查的效率以及真实型,因此要特别注重对调查型记者业务素养的培养。我国很多调查型记者业务素养还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事件调查过程中往往发生越权等现象,在调查中充当“媒介法官”,进行“媒介审批”,这不符合记者的社会角色。
二、优秀的调查记者应有的素质
(一) 要树立理想,用心做事
新闻事业以为社会群众的权力、尊严和幸福做努力为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树立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群众服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批判型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以周密严谨的思维分析评判新闻事实,同时“把人当人”等基准价值作为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探索前进,正如《新闻调查》的孙玉胜所说的:“《新闻调查》的电视调查活动实际上就是记者型主持人在一个个现场进行挖掘所串联起来的,每一个新闻现场都提供了足够丰富的信息,只是需要通过记者型主持人用心地去发现而已。”
(二) 直面新闻事实,忠于事实真相
新鲜是新闻的基本属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虚构的事情不是新闻,报道出的新闻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新闻真实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从内容方面注重其真实型是抓住新闻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主义新闻职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调查型报道的新闻,就以《新闻调查》栏目来说,它以“做真正的调查型报道”为自身定位,也就意味着要保证新闻的真实型,作为《新闻调查》栏目的记者,笔者认为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构成新闻的各基本要素必须是准确而真实的;二是在搜集足够准确资料的基础上,着手写新闻时,要叙述客观,表达得当,不应有刻意放大事实或过分煽情的行为,把握分寸,立场公正;三是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
(三) 对新闻调查力求专业化,体现专业水准
出色的报道不仅在于调查型记者胆量的大小,同时也在于其努力和高度的专业水准。《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这就意味着对其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记者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和实践阅历,而这些积累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积累、对问题的思考、预见、分析能力以及外语交际水平、驾驶技术、生活的经验等等。调查型记者拥有了广阔的知识背景,良好的判断思维和预见能力有利于报道、采访与写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报道,才能进一步打造《新闻调查》的品牌效应。
三、对于调查型记者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保护调查型记者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一部完整的关于新闻传播的法律到目前为止还是空白,如何界定记者的法律主体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在调查型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往往是复杂的案件,若要不畏黑势力、不畏强权地独立进行调查,界定记者的法律主体地位十分关键。现在对记者的管理条例大都出自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总署是管理新闻出版的部门,它颁布的条例一般是针对它所分管业务对象的管理,在如何保障记者的权利不受侵害这方面还比较欠缺,并且其指令对其他企业、部门和单位并不具有很高的权威型。
(二)提高公众对调查型记者认可度
在《新闻调查》等调查型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某领导以开会或者出差为由拒绝采访,面对这种状况记者也无可奈何,只有反复打电话、走访和等待
。2009年新颁发的记者证上指出“没有正当理由,公职人员不得拒绝采访”,对于有可能涉及到对企业、部门和单位的调查型报道,这条规定从一定程度上给了记者优先权,保障了记者的独立型的实现,但是这个规定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公职人员手中,因为他们可以轻易找到一个“正当”理由拒绝采访。因此,政府还要多制定一些决定的对策,以提高公众对调查型记者的认可度。
(三)提高调查型记者的专业素养
调查型报道行业要做得更好,要为广大的受众提供能多的精彩报道,并建立自己的品牌,那么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无疑是一个的绝佳的办法。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素质,选准主题、紧抓材料、准确掌握度的把握;增强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注重调查方式,正确运用隐型采访,拒绝诱导,保持新闻的客观型;促进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最大程度上体现不伤害新闻事实本身的人文关怀。从这些方面入手,电视新闻报道会有一个不一样的面貌,就一定能都白调查行报道做得更好,并在广大受众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结论
《新闻调查》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性栏目,故事化的叙事结构和以记者为主导的话语机制是其基本的特征,并且,它以报道事实真相,维护人民利益为己任,打造了众多的优秀调查型报道。《新闻调查》栏目中的记者群体是勇气与正义的化身,在社会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虽然,调查型记者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只要他们能注重自身素养的培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勇于挑战黑恶势力,揭发丑恶现象,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就一定能够在电视调查型报道中发挥更有效在作用,打造出更加优秀的报道作品。
参考文献:
[1]朱梦,于晓敏.职业素质与电视深度报道——以《新闻调查》和《深度105》为例[J],传媒观察.2010(4):152-154.
[2]王梦琳.论电视调查型报道中的记者采访——以《新闻调查》为例[J].青年记者,2010(5):166-169.
下一篇:渣油催化裂化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