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智能科技
计算机辅助翻译指借助多种软件在人的参与下完成翻译,这类软件的兴起极大提高了译者工作效率。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可知,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不会仅停留在自动化层面,其智能科技化是势不可挡的趋势,未来必定会出现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Smart CAT)。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AT)是在翻译中运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设备辅助整个翻译过程的一门技术[1],其在现代翻译事业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出现之前,翻译工作十分艰辛,比如傅雷先生翻译《高老头》花了20年。1990年,德国翻译公司TRADOS将其术语管理工具MultiTerm投入到市场之中,从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被加以商业化运用,并在世界各国快速发展起来[2]。从那时起,翻译人员的工作形式得到了质的改变。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国际翻译界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我国国内软件开发公司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且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国内声誉较高的雅信CAT等[3]。故而,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智能化的发展是必然走向,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发展或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的研究充满了时代意义。
具体而言,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重复或相似的单词、句子,如果是人工笔译,则需要将每个重复部分多次书写,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有自动记忆和搜索功能,能根据用户使用的需要选择性地存储某些翻译内容,当用户遇到重复翻译时,系统会自动搜索相匹配的翻译结果,对于相似的翻译则会给出翻译参考和建议[4],即完全匹配和模糊匹配。由此可得知,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核心是翻译记忆技术。而其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是术语管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术语进行保存,保存的术语集合形成术语库,为当前翻译和以后的翻译任务提供快捷翻译服务。这些即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翻译的一致性原则的实现。
1 智能化的介绍
“智能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词,它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方面的应用[5]。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由此智能化概念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手机、智能住宅小区。智能化是自动化的突破性发展。
计算机辅助翻译是由高自动化的计算机来完成人类翻译的辅助工作,是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发展的必经阶段。所以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智能化趋势的分析必须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自动化有一定的认识,从中找到突破口,促成其智能化的实现。
2 计算机辅助翻译自动化的特点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是翻译工作的自动化的变革,正如前文所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议员的工作效率,是人类翻译史的巨大进步。尽管如此,计算机辅助翻译自动化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如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理论的融合不理想,翻译结果较为死板,以直译为主[6]。
2.1 与翻译理论的融合
正如前文所说,计算机辅助翻译是将多种计算机自动化设备运用到翻译工作中的一门技术,其工作的完成主要是借助翻译记忆技术和术语库。在这一记忆、复制、粘贴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理论的地位必将受到忽略,如此发展下去,翻译理论的地位和作用极有可能如同译者主体性在文化转向之前那样被边缘化、隐身化[7]。
但是,翻译理论的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不容忽视的,它对翻译实践有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是翻译实践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它帮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翻译活动,从最初单纯的对译本、原文的研究到对译入语读者的研究,再到文化转向后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从更深层次帮助翻译质量的提高。
2.2 与翻译实践的融合
由文体的多样性和词义的多变性,译者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灵活变通,不可盲目套用以前的翻译结果。对于文体而言,主要是指文学和广告语等的主观占主体、感情色彩比较强的文体的翻译。例如翻译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按照字面意思进行匹配,则结果可能变成“只是做了它”、“仅仅做它”。而关于词义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例如对“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的翻译,第一和第四个“trouble”是动词,意思是“麻烦”,第二和第三个“trouble”是名词,意思是“困难;麻烦”,如果只是让计算机自动匹配形成翻译结果,则会闹出大笑话。自动匹配固然省时省力,但是其中存在的这些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由此可见,提高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水平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求[8]。
2.3 学习概况
现在社会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需要日益迫切,这也推动了对相关的翻译工具和语言服务管理的培训。但是,作为新生事物,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教学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发展的不完善性特征更是增加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9]。例如,该软件虽然对单个词的术语提取效率高,但是多词术语提取效果不好,而且对齐工具的结果质量良莠不齐,仍需人工校对,比较耗费劳力。人们学习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迫切需要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在推动这计算机辅助翻译智能化的进程。
3 计算机辅助翻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推进工具之一,其目标是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逐步将计算机转化成翻译项目的主体,实现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节省人力,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10],而笔者认为该发展可以称之为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Smart CAT)。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发展的构想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与翻译理论的结合。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应当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计算机辅助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结合可以采用选择式操作,即建立一个根据翻译理论来分类的术语库,并在文本翻译前由用户根据源文本选择相应的翻译理论,诗歌等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可选择许渊冲的“三美”理论,非文学等作品的翻译可以选择尤金奈达的动态功能对等理论,或者根据情况和客户需求选择直译和意译、同化和异化等。
简单而言就是以翻译理论为分类总标准,其分支之下以各具体翻译理论为分类名目,同时因为翻译理论是动态发展的、不断完善的,所以还应直接附加一些翻译方法为名目。接着在各分类名目下设各个单词、短语、篇章的翻译汇总。最后在翻译实践中,经过特定的程序辨别系统对翻译结果进行精确选择。这将从理论上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其次,扩大术语库的来源面。要实现译文翻译的准确性,还可以从扩大术语库的来源面入手。术语库是人们在翻译实践中对术语的自行收集、归纳,这就决定了一个人术语库的大小取决于其翻译工作量和翻译时间,可是在当今社会,专职翻译越来越倾向与转入兼职翻译,所以单个译者很难形成系统、全面的术语库。由此可见,术语库的存在并不能单纯地靠译者个人,将术语库的来源由点推广到面是明智之举。基于对个人劳动成果的保护和尊重,这一变化的实现需要有偿机制来帮助完成。
可以这样理解,可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中增加一种术语库智能用户识别系统,术语库可以随意导入,但是只能以特定形式、特定程序导出。当第一译者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达成协议后,第一译者将其整理的术语库有偿共享给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然后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将该术语库有偿共享给有该术语需要的第二译者,但是术语库无法直接通过第二译者共享给除第一译者外的其他译者。如此,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就作为共享中间承担这术语库集合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而言,该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即为所有译者的术语库,这为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提供了资源支持。
最后,简化操作程序。智能化的要求之一就是操作简单。简单的操作不但是高智能水平的体现,还是该技术得以广泛推广的关键所在。例如电脑打字软件的简化,最初打字软件要求使用者要掌握五笔输入法,然后变成掌握拼音输入法,而现在早已经能在台式电脑上进行手写模糊输入,而打字软件的这一改进极大地扩大了计算机使用者的年龄范围。由于译者性别的构成以女性为主,且考虑到家庭、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先阶段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操作程序对许多译者而言有些有待简化,简化该软件的操作程序翻译任务的合理分工,促进翻译事业的良性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的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发展既是对计算机辅助翻译强大功能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大胆预设。相信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能解决该软件亟待解决的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等主要问题,实现记忆库和术语库的省时省力的转变。
作者:杨晓垒 来源:科技视界 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