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智能科技
随着谷歌、三星和苹果等科技巨头相继投入巨资开发可穿戴设备产品,该领域市场在2013年逐渐升温,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产品层出不穷,预示着智能终端的产品形态已显现由可携带设备向"丨穿钺设备演变的趋势。在基础技术不断创新的背1下,可穿戴设备还需在功能、成本、服务以及产业链整合、细分市场开发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从而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的全面崛起,"穿诹设备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f•板电脑后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
可穿戴设备的主要类型
可穿戴设备是指采用独立操作系统,并具备系统应用、升级和可扩展的、由人体佩戴的、实现持续交互的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日常穿戴用品为基本载体,可按照产品形态、产品功能和产品数据进行类型划分。
以应用划分
依据产品的应用,可穿戴设备可分为曰常应用型和目标应用型两大类。其中,日常应用型基于眼镜、手表、运动鞋等与人体联系最紧密、佩戴最频繁的日常穿戴产品。谷歌重点拓展智能眼镜和智能鞋,苹果、三星、索尼、戴尔竞相开发智能手表。我国厂商果壳电子、盛大也涉足智能手表领域,百度则致力于智能眼镜的研发和应用。目标应用型则基于电子手环等易于佩戴且具有特定功能诉求的产品,由于能够实现人体直接接触和24小时数据反馈,电子手环产品成为健康医疗领域的新宠。市场上此类产品大量涌现,如Nike+FuelBand、Jawbone的UP智能手环、FitbitFlex、W/Me以及百度联合咕咚网推出的咕咚手环。
以功能划分
依据产品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可分为功能新创型和功能延伸型两大类。其中,功能新创型是指可穿戴设备有传统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具备的全新功能,并使新功能与传统智能设备已有功能形成互补。功能新创型以电子手环等产品为代表,发挥贴近用户身体的主要特点,可收集并整理用户健康数据。功能延伸型指可穿戴设备沿用传统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部分功能,使传统智能设备在新型交互方式上实现功能延伸。功能延伸型以智能手表为主要代表,可实现手表的上网、导航、拍照等功能,并可与手机、平板电脑等实现互联互通。
以数据划分
依据产品的数据处理方式,可穿戴设备可分为内部数据采集型和外部数据处理型两大类。其中,内部数据采集型是指设备相关数据主要由传感器收集,内部数据采集型的代表产品是健康手环、智能鞋等,传感器作为收集数据的源装置,能够24小时采集人体相关数据,再通过数据匹配、数据挖掘等一系列处理,为健康生活提供指导信息。外部数据处理型是指设备相关数据主要由外部设备或外部网络获取,这种类型的可穿戴设备具有蓝牙、无线网卡等网络连接装置,数据来源对象多样化,数据获取内容相对明确,能够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可穿戴设备采用的主-技术
可穿戴设备与传统智能设备相比具有体积小巧、实时接触的特性,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技术涉及软硬融合和集成应用,主要包括智能交互技术、智能传感技术、柔性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提升用户体验的智能交互技术
可穿戴设备采用的智能交互技术涉及多点触控、语音识别、手势别、眼球识别和骨传导技术等。可穿戴设备的智能交互技术要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使用户与可穿戴设备形成不可分的集合体,提升用户对环境感知能力和设备对用户的操作反馈能力。
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i)wpi)显示,谷歌眼镜中50%的发明专利申hf集中作智能人机交互领域,不仅涉及触控、语音和手势识别,更包括手套控制等个性化交互技术。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交互方式是多模态无缝结合的,用户在不同环境下能够自主选择最适宜的交互方式。其中,骨传导技术区别于传统智能设备的交互技术,在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谷歌智能眼镜、百度智能眼镜、盛大智能手表都配备骨传导耳机,干扰性小、自由度高的骨传导耳机将为用户带來余新的听觉体验。
强调环境感知的智能传感技术uf穿戴设备采用的智能传感技术涉及惯性传感、生物传感和环境传感等技术,能够实现运动跟踪、数据收集、信息传输等基本功能,使“人-设备-环境”间完成信息互动。其中,三轴陀螺仪、加速感应器和距离感应器能够实时跟踪身体运动,环境声传感器(麦克风)能够有效输人并监测声音,GPS能够实时监测用户地理信息,温度感应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环境光传感器(摄像头)能够有效识别二维码、人脸信息等。随着传感器集成性、功能性和智能化的提升,各种传感功能的融合将成为智能传感技术的研发方向。可穿戴式的传感器设备成为实现创新的良好契机,Moves、SleepTime等传感器应用程序应运而生,高度集成各种传感功能的Nike+、UP、Shine、Nest、Pebble、Oculusrift等产品相继推出。
实现舒适穿戴的柔性电子技术
可穿戴设备采用的柔性电子技术涉及柔性显示屏、柔性电路板和柔性电池等。柔性电子技术是将有机成无机材料制作在柔性和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柔性电子技术使呵穿蛾设备更加贴近人体,并充分发挥柔韧性和轻便性的优势,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設。2013年CES电子展上,三星、L(;、英特尔等大公司纷纷推出柔性屏总产品,但基板弯曲和面板封装等复杂:丨:艺对柔性辟猫的大规模量产仍有一定障碍;台湾辉能科技公司自生研发超薄柔性电池FLCB的厚度仅有0.33mm,苹果申请了适合贴合设备形状的柔性电池专利,棠性电视的技木研发进入活跃阶段;日本科’f:家研制出超矜超溥柔性电路板占据该领域技术制高点,我国丹邦电子、得润电子、超华科技等企业在柔性电路板制造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为加快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捉供r彳i'利条件。
完成应用分析的数据处理技术
可穿戴设备涉及的数据处理坏节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指导等各个环节,采用的数据处押技木涉及zH卜算、大数据等技术。云计m技术将计算汀:务分布在大m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大数据技术则通过运用全新模式对海M、A'增K中和多样化的数据进行统U•分析,R济史强的决策洞察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简ifuVi之,云计算是对硬件资源的虚拟化,大数据是对海景数据的高效处理。可穿戴设备由于贴近身体,能够采集并处理大量的人体健康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协同应用可以有效满足可穿戴智能设备收集并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并统计分析海量用户健康数据的规律性,为用户健康生活提供可行性建议。
可穿戴设备发展的籯点和难点
可穿戴设备产业因其跨界应用、软硬融合的背景,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和演进轨迹。当前是可穿戴设备产业的起步阶段,产品成本高、服务弱,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差异化市场开发水平都有待提髙,只有抓住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在今后的大规模需求市场上取得突破。
产品功能成本尚待平衡可穿戴设备目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成熟度不高、产品功能亮点不足,可穿戴设备或与传统智能设备功能差距小,或新功能成本高、用户认同度有待提髙。无论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或健康手环等产品,现阶段的那些产品仍难以完全启动市场需求。随着科技巨头的相继布局,企业应致力于可穿戴设备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使产品成本有所下降,而功能丰富度逐渐提升,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
产品应用服务亟需强化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服务要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的特点进行开发和推广,使可穿戴设备真正区别于传统智能设备。当前,可穿戴设备应用服务局限于智能手机服务和健康数据服务两大类,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发的应用很少,这需要应用服务开发商深人了解可穿戴设备硬件特征和用户使用习惯,充分运用可穿戴设备实现环境场景挖掘和大数据处理,探索和研究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应用服务。
产业链整合能力亟待提高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涉及上游应用开发、中游组装制造和下游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具有软硬融合、跨界应用的特征。硬件公司致力于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容易忽略软件的叠加性和更新性,软件公司致力于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却在硬件生产、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方面有所欠缺。成功的可穿戴设备开发商应建立完备的开发平台和服务平台,高度整合上下游资源,以用户为核心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差异化细分市场有待开发
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开发应规避同质化风险,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应该积极探索差异化细分市场,通过瞄准特定需求人群、创新商业横式,促进智能终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可穿戴设备多以产品应用划分.在科技巨头的带动下,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领域企业跟进速度快而产品差异性小。应深入挖掘不同人群的需求特征,积极研究各种类型数据的特点,开发出具有功能亮点的可穿戴设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zhinengkeji/231728.html上一篇:信息时代科技编辑智能系统优化控制
下一篇:无处不在的智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