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智能科技
“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整合教学法探讨与实施
一、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在中职学校电子及相关专业中的重要地位
c语言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在中职学校引入c语言课程,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一种基础的编程语言,还为学生发展能力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传统的电子装置,只能使用复杂的模拟电路或分立的集成电路来实现,这样的产品不仅体积大,且成本高,控制的精度也不高,适应性更差。有了单片机后,可实现很多复杂的功能。而学好单片机可让学生在电子行业内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所以,单片机课程,也常被称为“饭碗”课程。
二、中职学校“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教学方式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中“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是采用完全割离的方式进行的,一般在第二学期开设“c语言”,在第四学期开设“单片机”。
在讲授“c语言”时,通常以turboc 2.0为蓝本,除了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控制语句、数组、指针外,还对函数、结构体甚至文件进行详细地介绍。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语句、语法的细节和程序设计技巧的讲授,对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讲得不够。从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更缺少学习的兴趣。
而单片机的教材中,往往以汇编语言做为编程工具,为了能正确地运用汇编语言编写单片机的程序,就要对单片机内部结构、存储器结构等知识做详细介绍。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单片机课程讲到寻址方式时,就基本上讲不下去了,后面的课程,学生只能像听天书一样被动地接受。
所以,多年来,学生怕学c语言,更怕学单片机。学过c语言课程的学生,不知道c语言的具体用途,学完后很快就忘记了。学过单片机的学生,感觉单片机内部结构难懂,汇编语言更加难掌握,学到最后,连数码管、键盘这样的最基本的程序,也无法顺利完成。因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上述对“c语言”与“单片机”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之所以这两门课难教难学,其根本原因在于两门课教学过程的割裂。
c语言是一门较特别的高级语言,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可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因此既具有高级语言的功能,又有低级语言的许多功能,能够像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而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硬件结构,正是学生最头疼的内容。而有了c语言这个编程工具后,单片机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同时,单片机用c语言编程,绕过了单片机中难学的内容,用c语言编程,驱动单片机装置,解决了c语言应用抽象的难题,所以,这两个课程,整合在一起教学,真可谓是“天生一对”!
四、“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整合的方法
对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整合,可提高两门课的学习效果,但整合过程中,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也要采用正确的方法。
首先,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式的整合,不是将两门课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相继开设,就叫“整合”,而是要以单片机课程做为“主线”,在讲授单片机课程的同时,根据编程的需要,不断地“渗透”c语言的知识。再通过观察程序驱动硬件的现象,深入体会单片机的原理。
其次,这种整合,也不必追求课时的压缩,认为既然是“整合”了,效率提高了,就应该体现在课时的减少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所以,建议两门课程,仍然保持两个学期的课时量:第一个学期,主要介绍基本知识;第二个学期,可以项目实训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些综合性的实验,以提高对两门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效果
近年来,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进行两门课程的“整合”实验。2009年底至2010年初,在指导学生参加职业学校技能竞赛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整合”的教学方式,训练效果十分突出,在四个学生选手事先都没有单片机基础的情况下,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在2010年苏州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单片机项目中,取得了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其中一名学生代表苏州市参加“省赛”并获奖。经过多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多数学生在学习了这门课后,对c语言编程及单片机知识都有了深刻地了解,并能较熟练地运用。
部分课程的有机整合,提高了效率、克服了难点,应该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事。c语言与单片机课程的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有很多的问题等待大家去研讨,有些仅做抛砖引玉之用,望同行多多指正!
上一篇:“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