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城镇建设 > 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成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策略探究

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成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策略探究

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城镇建设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事关人类生存,在“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水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论述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关系,分析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的现状,进而针对成都市的发展情况,探究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成都城镇化建设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镇化;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3-0086-03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将生态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水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要素,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一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城镇化的目标就是建立生态文明的宜居城市,但由于城镇化进程过快,盲目地扩大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未能完善,河流污染、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渐凸显。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管理建设、水文化建设、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等都是属于新型城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部分[1]。


  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在发展理念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保护、修复放在首要位置[2]。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都在2013年8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旨在建设和引导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镇化领域的体现。成都水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一网三圈、四区六廊”的构建模式,统筹推进水管理制度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河湖水网建设、水生态风貌构建、水文化建设,重点实施了环城生态区建设、生态屏障带建设、河流生态廊道建设、节水示范灌区建设、重点湿地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等“一核、两带、三廊、四灌区、五湿地、十示范村”工程建设,形成功能完善、协调统一、健康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总体格局[3]。


  一、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一)水生态文明的内涵


  由于水在自然环境或是人类生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处于生态文明的核心位置。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水的自然属性,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应注意在用水过程中的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使水的自然属性与水的社会属性相协调。因此,水生态文明指人类活动需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是一种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4]。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且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水是生命之源,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农业、生活用水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补给,同时城市的扩展占据了大量的耕地、湿地等生态空间。各大工业的蓬勃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腾飞,但同时也给水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负荷。所以在开发自然的同时,更要保护、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水资源节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了开源就是节流,地球上的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立节约用水观念,增强大众水资源节约意识,水资源节约是全民参与的事情。再次,水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水的载体湿地的减少,河流、湖泊的污染干涸,随之而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最后,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一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經济建设、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几者和谐共生,相互依存。


  (二)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城镇化是现代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共荣共通的系统,因此,应把水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过程[5]。水是城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进程,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城镇化建设方向的指导,指导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遵循客观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在自然的承载力范围内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开发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应考虑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城镇化建设要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平衡。水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建设这一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一个需要子子辈辈付出努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尝试、实践,这是一个不断认识矛盾并解决矛盾的过程。一个城镇其实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原理可以指导城镇发展中如何保持动态的平衡,缓解城镇发展中的资源不足、人口膨胀等问题,注重整体系统的平衡性。城市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矛盾的主体,都可以相互影响,同样也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保护城市中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的多样性也是衡量城市宜居度的标准之一。


  二、成都城镇化建设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成都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成都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成都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两大经济地带的过渡地带,在全国经济发展整体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而且作为西部开发中的核心城市,发挥着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的作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2012年成都的城镇化率达到67%,每年以几乎1%的速度发展,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6%,单从数字的角度来看,成都城镇化发展十分迅猛。


  但是这种城镇化仍是粗放式、单纯追赶超越式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政策和制度制约下的片面城镇化。资源大多向城市倾斜,农村资源向城镇转移,使得城镇对农村资源的吸附能力远远大于其对农村的扩散能力,导致城乡发展机会不均等,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其次,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实际居住人口持续增大,基础设施负荷加重,人居环境改善压力增大。成都对外来人口的吸附力较高,人口密度高,过量的人口给中心城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情况在上下班高峰期特别明显,交通堵塞严重,城市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不断被蚕食,热岛效应加剧。最后,城镇化的质量有待全面提高。虽然人口聚居城镇化水平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但居民生活的城镇化、劳动者就业方式的城镇化、城市关系的城镇化却不容乐观。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生活环境的舒适程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成都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成都城镇化建设中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尚未完善。加强制度建设是科学规范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总体上看制度建设不完善、层次低,甚至某些法律法规还相互冲突。虽然成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尚未完善,存在水资源被无序开发、过度开发的问题,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部门之间交叉管理、职责不清的状况,影响了城镇化质量。成都作为一座因水而立的城市,应做好水资源利用、管理、保护、节约,以及水生态系统治理与修复等各方面的制度安排,切实解决好水生态问题的制度缺位、制度失灵问题。因此,可将建立和完善水权和水生态补偿制度、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水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开发建设活动的水生态保护制度、水域和岸线保护制度、水生态文明实施机制等六个方面作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关键制度,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以此为牵引,整体带动和促进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创新[6]。


  2.成都城镇化建设中水文化建设亟待加强。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任何事物的存在都离不开水,水的发展很难追溯源头,但是被人类所赋予的水文化却源远流长。四川作为一个特别的地方——千河之省,拥有着悠久的水文化。从远古时期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和古蜀国开明“决玉垒以避水患”,到战国时期李冰创建都江堰和西汉景帝时修建通济堰,以及之后历代治水先贤与蜀地民众一道的治水活动,不但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而且创造了对四川经济社会、民风民俗产生深远影响的蜀水文化。虽然成都水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水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蜀水文化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时代,面对水利建设的新形势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文化建设也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当前成都水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水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文化兴水的认识不足,对水生态文明的观念理解不深,缺乏相关知识,爱水、惜水、护水意识不强。其次,水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现有水景观的打造未能充分体现蜀水文化特色,且亲水景观数量不足,未能充分满足居民的亲水性需求。再次,水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水管理制度、水利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水利人才建设制度、水节约制度等方面建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最后,水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水资源保障体系、防汛抗旱减灾救灾水安全防御体系、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及居民水安全意识等方面需要加强[7]。


  三、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成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引入水生态文明理念,打造融入水生态元素的休闲旅游城市,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水生态文明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主要内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从而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成都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与较好的自然水生态环境与水生态建设承载能力,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丰富的人文历史地理底蕴。所以,在成都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水生态文明理念,建设融入水生态元素的景观类型,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才能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提高成都城镇化质量,要结合水资源优势,打造能充分体现市区水域及河流沿岸的水生态价值和文化價值的标志性景观,同时要突出自然生态、历史景观、娱乐休闲功能。将城区水域景观与沿岸相协调,与周边建筑的布局、色彩、风格相搭配,使建设工程、人文景观与游玩设施和谐配套,通过优美的生态环境来彰显成都市这座生态城市、网红城市的韵味。


  2020年1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下发《关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成都市将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通过示范引领,推进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当前,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正在精准发力,加速推进,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引入水生态文明理念,将蜀水文化“基因”融入其中,在规划建设广场、绿地、小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及道路、桥梁等建筑时,因地制宜融入水生态元素,彰显成都独特的休闲之都魅力,从而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二)依托水生态专业研究机构,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助力城镇化建设


  2019年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集聚了水生态研究领域的专家,对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思考,可以看见成都在水生态保护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此外,中国城市水生态大数据中心成都中心开始建设,成为中国四大水生态数据中心之一,这对成都水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一,参与开发成都水生态信息资源,可以对成都生态大环境进行整体性把控,用科学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水资源开发地区差异,整合各区域的生物资源环境情况,给城镇功能区域更合理划分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对用水情况的监测,对整个城市以及各区域的用水量结合人口密度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制定水资源节约方案,对节水活动的开展提供前期分析,从根源上建立节水意识。第三,对成都城镇化建设科学规划布局,根据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河流的分布情况、湿地保护情况、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等等因素,制定整个城市的发展布局。城镇化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相关专业研究机构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规范管理,要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走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之路。


  (三)加大成都水文化宣传力度,增强市民水生态意识,助推城镇化发展


  水资源的保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思想观念上去改变,让大众树立节水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大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投资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生态公共服务的提供,如公共湖泊景色建设、水文化公园管理、水生物博物馆建设等公共服务提供,更加有效地培养群众的水生态意识。政府及各大社区积极开展水生态文化的系列活动,真正让民众参与其中。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优秀的水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之星。每个人都应该深入挖掘其中内涵,做好传承和发扬。战国时期李冰组织建造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成都人民受益无穷,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蜀水文化。除了都江堰外,成都万里桥、九眼桥、送仙桥、安顺廊桥、黄龙溪水码头等古桥古渡都是蜀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无一不体现成都悠久的水文化历史。每一处水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厚厚的历史,它们真实地再现了我们的祖先治理水患、与水害做斗争、科学用水的历史画卷。利用好这些水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先进水文化,提高成都文化软实力,提高市民生态文明素养,促进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水文化遗产,就需要加大对成都水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市民了解、走进水文化遗产,共同保护这些文化瑰宝。首先,优秀水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增加相关刊物的阅读和讲解,举办征文活动扩大参与范围,知识竞赛、诗词大赛等趣味性参与方式,让优秀水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学习中。其次,优秀水文化走进社区,政府安排文(下转126页)(上接88页)娱演出、科普讲座、茶话会等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最后,做好成都城市形象中的宣传工作,公交车、地铁广告的创新运用,公益广告片的拍摄等都是有效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的推广有着用户基数大、覆盖面广,视频资料易保存等特点,在宣传优秀水文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水文化宣传,提高水生态意识,增强水文化自信,助推城镇化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chengzhenjianshe/26357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