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城镇建设
环境美学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门集科学与艺术、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交叉学科,通过展示和创造内涵美、外延美、形式美,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从环境美学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判定某些地方是否真的需要进行城镇化,或者为新型城镇建设方向提供指导。新型城镇不仅能够实现产业互动、吸附就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具有地方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但是城镇化建设既受当地的经济条件、工业化发展水平制约,又受当地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资源条件制约,同时也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1. 环境美学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思想
(1)环境美学的兴起既是出于对不断加深的环境危机的应对,也是美学学科拓展和变革自身的需要。它的研究始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它是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美学一直以艺术为中心,自然审美问题被忽视,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传统美学受到了批判,于是美学家们不得不深化完善该学科,自此自然环境被纳入美学范畴,得到了重视。
(2)自“环境美学”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环境美学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在不断地发展,这门学科汲取了来自美学、哲学、环境设计、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精华和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框架。其多学科,多途径的研究特点使得其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而且在应用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西方的环境美学从两个维度展开:一个主要是哲学的,试图探索有关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另一个则是设计的,侧重于从景观设计解决环境美化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理论来。目前这两部分呈现联合的趋向。在理论的探讨方面,环境感知和景观评估是两个突出的亮点。在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方面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阿诺德.柏林特和艾伦.卡尔松。柏林特主张建立一种“参与的”美学,即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审美与实践的结合;对环境的欣赏需要一种与人紧密结合的感知方式,人与对象相互敞开,共同参与。他还提出一种环境批评,是人们能发现环境和景观的审美价值,对人们对环境的感知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卡尔松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是科学认知主义,同时他还提出了恰当的自然审美鉴赏的途径——自然环境模式,他反对自然审美中的形式主义,希望人们在审美和欣赏时深入实质。对景观的评估主要从实验和实践两条途径展开。实验的途径主要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主要依靠科学的研究和量化的评估,多采用定量、试验的研究方法。实践的途径主要从景观设计与规划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体现为对景观的美学价值进行量化。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西方有一些学者已经试图将环境美学与工程学结合。法国工程师贝尔纳.拉絮斯在设计法国西部的一条高速公路时,将公路要穿过的一片采石场变成奇异的悬崖景观。
(4)中国的环境美学可分成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一是主要从哲学、文化学、生态学等维度,从理论上对环境美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二是主要从城市建设、居住环境设计、旅游开发、环境艺术等实践层面对环境美学进行研究;三是主要结合环境保护对环境美学的问题进行研究。环境美学研究的是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欣赏我们的世界,如何用美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环境美学理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进行探讨:形式美、内涵美、外延美,其中形式美包含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内涵美包括个性与主题性、功能性和可意向性,外延美包括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因地制宜原则。
2. 城镇化建设
2.1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1)传统城镇化,就是指由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其间伴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其实质是人口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社会文明形态城镇化,城镇规模和数量扩大化其核心就是向城镇进行空间位置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实现城乡统筹这一目标,城镇化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缓解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现象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我国大城市承载力有限这一瓶颈问题的现实出路,因为我国目前的城市数量偏少,大中城市的集聚力和承受力相对薄弱,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外转移,国家又缺乏足够的资金加强大中城市建设以容纳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因此,仅依靠现有的城市来转移是不现实的,而推进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城镇化路径才是最佳出路,尤其是发展小城镇。
2.2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大大超出了城镇的现有容纳量,迫使城镇在空间上急速向郊区伸展,过度开发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致使城镇化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衡;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中的无序性、非系统性以及缺乏科学规划性使得一部分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农村转移、扩散,从而将城镇污染扩展、延伸到农村,形成新的环境污染。
(2)城镇化过程中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该比例超过 20%,尤其是对耕地的占用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不利于社会稳定。对水资源的占用也比较严重。据水利部统计,全国 669 座城市中有 400 座供水不足,110 座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城市系统对能源以及矿产的消耗也日益增多,超过了总量的80%。城镇化对环境的破坏也愈发严重,对环境的污染逐渐由点(如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线(如江河污染)再到到面(如空气污染和酸雨),呈扩散趋势。
(3)一些地方领导单纯追求 GDP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在政绩和利益的诱导下,缺乏长远考虑,热衷于追求短期的表面工夫,盲目攀比和跟风,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水电气热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无人问津。
(4)盲目地发展城镇,削弱了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城乡发展规划贪大求洋,城市都是高楼林立,乡镇都是整齐划一的新民居,缺乏地方特色。
3. 在城镇化建设中应体现环境美学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却持续恶化,资源紧张,而且有些地方打着城镇化建设的口号,破坏了很多原始的东西,许多有风貌的农村或自然遭到了破坏,导致建设的城镇整齐划一,缺乏地方特色。环境美学理论能够从形式美、内涵美、外延美三个角度为解决或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维度。
3.1环境美学中的外延美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
(1)环境美学中的外延美提倡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文明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但在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空气污染严重、噪声污染增加、城镇供水紧张、人均耕地不足、工矿用地较多、城镇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等现象。
(2)在环境美学的因地制宜原则下,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当地的发展水平、经济实力、自然环境(生态地理、地质地貌、能源、水资源)、生态条件等,不是简单盲目地修路盖楼,城镇化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城市也不是修建的越大越好。 如果城镇化推进速度超过了当地的工业化水平,可能就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应该量力而行,不能超前。自然环境是城镇化建设的承载体。首先,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规模、城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建设速度、产业结构等基本因素必须以自然资源如生态地理、地质地貌、能源、水资源等为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次,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承载能力,即在既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污水、垃圾等废弃物的净化能力。由此可知,自然条件是城镇体系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城市若修建的越大,自然环境若不可持续,最终城镇必然衰落。
(3)可持续发展是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它要求经济活动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到追求质的提高。环境美学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倡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当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大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创新为基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对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问题 ;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创建舒适的城市环境。
(4)环境美学的生态原则提倡城镇化建设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道路,我们应该以朋友的身份、按照理性的方式,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来发展生产,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宜居的绿色社会。
3.2环境美学提倡的个性与特色原则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
(1)环境美学强调诸多因素的平衡与融合,但与此同时,它要求在整体和谐中强烈地凸显出某种特色来。 这便要求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凸显出个性,因为审美是强调个性的,无个性不谈美。 但是在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地方单纯追求城镇化率的提高,盲目地进行土地城镇化,大量变相地占用土地资源,破坏了许多历史古迹、文化特色或是有风貌的自然农村环境,而且所建设的城镇风格雷同,结构雷同,缺乏地域特色。在环境美学的视域下,城镇化建设要特别重视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体现,要以开放的观念倡导建立以显现独特性为特点的建设发展观,构建一个建设发展与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观念日益兴起的时代,更要注重通过城镇化建设体现独特、文化和悠久历史。防止片面的“现代化观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城市近郊、平原、农村区域、山林地带的城镇保持各自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2)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20 世纪 80~90 年代,日本根据各地的历史、地理、风土、文化等特征,在全国设立了 129 个个性地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大分县。 大分县鼓励各村运用地方资源生产本地产品,本地产品既可以是农产品,也可以是历史遗址、文化活动和旅游名胜等。 通过个性地域的发展模式,日本小城镇建设摆脱了资源分散、结构趋同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地方化、田园化、个性化发展的新路子,不但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避免了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趋同、千城一面的现象。
(3)再比如下谷坪土家族乡的金甲坪村和兴隆寺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修复和改造工程。所有改造均以突出民族特色为前提,注重体现建筑物“简约、明快”的特色,采取“复古创新”的办法,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护,使乡集镇在短期内取得了民族文化浓郁、历史气息厚重、村寨面貌一新的巨变。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思路,整合资金,整体推进,对横贯该乡的主公路“双神线”( 神农架至神农溪) 沿线民居进行改造。截止到目前,共进行民居立面改造194 户,打造一条与地域风貌和民族文化相一致的景观路带,在较短时间内勾勒出一个古色古香又具现代气息的土家特色集镇雏形。 (4)在环境美学视域下,各级政府在制定城镇发展规划时应结合当地的地理、历史风貌,充分挖掘乡土风情,从城镇建筑、布局等方面体现地方特色,只有这样,建设出来的城镇才不会千篇一律,而是保有自己的特色。
4. 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建设不仅能够很好地处理人为改造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文化遗址、传统民间特色、有风貌的乡村,使得建设的城镇更适合居民居住,同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作者:李丽 唐猛 来源: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7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chengzhenjianshe/26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