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环境科学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已有很多大城市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地铁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防护措施,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应用中。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将我国地铁环境污染防护措施实例进行了罗列,以便比较、总结和学习。
关键词:地铁;环境污染;防护措施;实例
引言
地铁建设中可能产生六种影响:噪声、振动、排水、电磁、生态、文物。对于这六种影响,可以采取很多措施进行削弱,甚至消除。现将我国各大城市的部分防护措施列举如下,方便学习和总结。
一、降噪措施
(一)成都地铁1号线:列车采用双扇电控电动塞拉门,有效降低了客室内的噪音,提高了旅客乘坐的舒适性。
(二)长沙地铁2号线
采用盾构作业,盾构作业是最干净环保的施工方法,地上行人不会感到地下颤动,更不会听见噪音。地铁施工不用爆破也不用内燃机,这样的施工方法,既免除了爆破时可能产生的粉尘和噪音,也免除了内燃机轰隆的噪音及产生的废气。此外,局部将设置隔音屏,减少对周围建筑物的噪音影响。
(三)昆明地铁
1、低档减震地段:钢轨上单趾弹条扣件,它的弹性作用使钢轨不和地面发生直接的碰撞。
2、中档减震地段:指的是地铁经过路段20米距离内有机关单位的路段,该路段的地铁采用双层非线性减震扣件,即当中有两层隔断层,减震效果更胜一筹。
3、高等减震地段:是当地铁距离医院、学校、高级宾馆等建筑物距离不足20米时的路段。采用橡胶隔震垫减震道床,钢弹簧悬置板将轨道和地面完全分离。
(四)沈阳地铁1号线
因控制中心调度大厅空间太容易产生混响,对装修时降噪标准要求非常高,可与电台、电视台的录音棚装修标准相比
(五)北京地铁4号线、6号线
全国首条采用综合减振降噪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采用了6种技术,其中梯形减振轨枕道床技术是首次在国内的地铁建设中大规模使用,使用里程近8公里,占全部减振降噪里程的近60%
6号线采用了包括已用于四号线的梯形减振轨枕道床和钢弹簧浮置板在内的多种降噪技术。
(六)深圳地铁3号线
因为铁轨与轮轨之间的空隙会引发噪音,而铁轨不平顺也会使噪音加剧,因此三号线公司通过国际招标花500万美元购买打磨设备,对全线进行打磨。同时安装特殊设备减少轨道与轮轨的空隙,以上措施能比普通轨道减少三成噪音。
(七)宁波地铁
在高架路段的线路两侧居民区均设置了声屏障降噪措施,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内部均采取了消声措施,减少运营时对沿线居民的干扰。
(八)成都地铁1号线
火车北站附近铺设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相当于给地铁铺一张‘弹簧床’,列车经过时对地面建筑的影响将降到最低,同时1号线铺设的轨道全都为无缝对接的,所以不会有接头处因摩擦发出的噪音。
(九)沈阳地铁1号线
列车车体采用了隔音性能良好的材质,比如,地板使用了静音隔音毡和隔音降噪铝蜂窝地板,车轮设计了降噪器装置等等,使得车内噪音控制在60分贝左右,不会让乘客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十)长沙地铁2号线
为最大限度减少扰民程度,施工时使用低噪设备,调整作业顺序,比如说混凝土车在深夜不作业,因为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是最好的办法。
二、减震措施
(一)成都地铁1号线
采用了日本制造的“空气包”,大如车轮的“空气包”,“垫”在车身和车轮之间,不少零件连接处还有小“气包”,替代下传统的弹簧减震系统。
(二)沈阳地铁1号线
为了提高铁云区间下穿东环国际花园小区地段的轨道结构减震效果,工作人员将该地段原有的弹性短轨枕及DTⅥ2型扣件更换为一般短轨枕及先锋扣件,以减小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对周围环境震动的影响。
(三)沈阳地铁2号线
铺轨时使用了先进的减震工艺,还为一些重点位置的轨枕穿上了“靴子”。这个“靴子”其实就是一种由高密度橡胶板制成的套子,被套在轨枕的外面,靴子里面还有个类似鞋垫的东西,是一块微孔垫板,像海绵,但比海绵的强度更大,更有弹性,使列车在运行时的噪音和震动都会更小,降低对地面上的影响。
(四)广州地铁3、4号线
1、对一般轨道采用60kg/m重型钢轨并焊接成无缝线路,提高轨道平顺度。
2、对中等轨道采用弹性短轨枕道床减震,减震效果可达8-12分贝。
3、对高等轨道采用橡胶浮置板道床,减震效果可达16-20分贝以上。
4、对特殊轨道采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减震效果可达25分贝以上。
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能有效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使列车运行状态更平稳,乘坐更舒适。
三、减少电磁污染的措施
(一)广州地铁3号线
其配套变电站五山主变电站选用的高压设备和建筑设计均考虑了电磁污染的防范等问题,变电站设置时已经预留了安全的距离,此外,五山主变电站高压带电部分配备有全封闭的金属外壳,可有效屏蔽和隔绝电磁辐射。先前选址完全符合“国标”和环保要求,后来徇众要求再作调整,将向东北迁移近130米。
(二)广佛环线
其主变电所离居民区大于30米,电力机车运行时因受电弓和接触网滑动接触会产生脉冲型电磁污染,对沿线采用天线收看电视的居民的收视效果将产生不利影响,列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电视收看的影响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来消除,尽可能使主变电所远离敏感建筑(医院、学校、幼儿园、密集居民区等),最小距离大于30米,以减轻人们对电磁场影响身体健康的担忧,减少投诉纠纷。
四、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
(一)广州地铁2号线
在国内首次应用屏蔽门系统,使空调设备的冷负荷减少35%以上,环控机房的建筑面积比1号线减少50%,空调电耗比1号线降低了30%,平均每天可节约10万度电,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应用屏蔽门,减少了耗能,就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对大气环境是一大贡献。此外,地铁内通风条件良好,氧气的浓度便不会降低,人自然不会感觉闷热。空气的流通更新还能有效地带走有害的病毒和细菌,降低其浓度,以免有害于人体的微生物积聚。
(二)南京地铁
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主要与地铁内部装修工程采用的各种复合材料散发的多种气体尚未挥发完有关,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气体将逐渐减少。随着装修材料的不断改进及环保化,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影响范围将会越来越小,影响时间越来越短。
(三)石家
庄市轨道交通
规划将合理设置临近环境敏感点的风亭排风口,排风口背朝敏感点设置,风亭排风口设置在居民敏感区的下风向,风亭周围30米范围内不宜建设学校、医院、集中居民住宅等人群密集建筑。风亭四周种植密集型绿化林带,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减缓运营期风亭排风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五、减少水环境污染的措施
(一)南京地铁
施工准备期间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体系设计,禁止施工场地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长江和夹江。
在施工场地排水口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洗车和绿化,不外排。
施工人员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由地方环卫人员收集外运,不外排。
施工场地及弃渣场等应设置在防洪堤以外区域。施工弃渣应在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围挡措施,并及时外运,不得向水源保护区排放。
施工期加强环保监理。
(二)石家庄市轨道交通:
2号线一期以地下线形式邻近石市地下水一厂、市供水总公司,规划施工期会严格控制施工废水和弃渣的去向,优化线路走向与水厂保持一定距离,保证输水管线和水质的安全。1号线远期地下穿越、3号线远期高架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规划实施过程中会严格按照水源保护区和南水北调工程水质保护的相关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证饮用水源的安全。
规划1号线二期地下穿越滹沱河、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地下穿越石津渠,由于相关线路均为地下敷设,施工方式选择盾构法,且隧道埋深较深,基本不会对地表水产生影响。规划线路污水均可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因此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三)宁波地铁
线路内部污水一般可以直接排进市政下水系统解决。
车辆段和车站废水须经系统处理后排入市政下水管道。
六、文物保护措施
(一)西安地铁
轨道交通1、2号线主要涉及的文物古迹为明城墙和钟楼。护城河的深度为12~15米,城墙基础只有3~5米,而地铁线路埋深在20米以下,并且穿越位置避开了城墙的变形敏感区。通过钟楼时采用了绕避方式。同时,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及严密科学的施工保护与监测措施,确保施工中对文物主体不产生影响,通过减振降噪道床等设计保证运营期间文物的安全。
(二)北京地铁5号线
采用先进的盾构施工法,将不会对地面的建筑物造成破坏,隧道从地下穿越方泽坛等文物古迹,地面上还有数十棵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古柏也将得到保护。
七、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的措施
(1)长沙地铁:将长沙地铁挖出来的土烧成空心砖,既可以解决土的出路问题,又可以将砖用于建设。
八、结论
我国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适合的防护措施,确保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要结合我国的特点来使用,不能直接照搬过来。同时,要注重防护措施的研究工作,通过科学的实验和理论的总结,利用先进的科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hjkx/246377.html
上一篇:浅析生态园林建设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下一篇:关于城市街道绿化存在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