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环境保护
第1篇:林学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随着数据管理技术的迅速普及,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是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最有效的手段。随着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进程加速,特别是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林业和精准农林业概念和框架的提出,数据库技术日益成为行业专业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
数据库应用课程是广西大学林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行业的需求,选择了微软公司开发的VisualFoxpro作为授课软件平台。本文探索林学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以培养出适应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社会进程及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一、林学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课程的背景
为实现林业信息化、提高林业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林业局提出建设“数字林业”系统。所谓的“数字林业”就是利用“3S”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將林业的各种特征用数字化的形式表述、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最终通过数字化途径真实地再现林业状况。它是以林业空间数据为依托、用宽带网络连接各分布式数据库,以虚拟现实为特征,具有三维显示的开放林业信息系统。用户可以录入林地变化数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时地调用和获取信息。目前,林业各部门研制了大量的地方性的专业性软件,比如国有林场二类调查统计软件、林业有害生物GIS信息管理系统、林地年度更新平台、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这些研发系统大大减轻了调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森林资源更新和管理的水平,更便于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化监测。为完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及更好地应用系统,需要大量既有林业专业知识又掌握数据库技术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林学专业肩负着培养这样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针对林学专业特点和林业部门对数据库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高等院校林学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中,应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特别是掌握数据库技术。
二、林学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广西大学自开设林学专业以来,农村生源一直占70%以上,且80%以上的生源地是广西区内。而受中小学教学条件(尤其是广西)的限制,农村生源的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比城镇生源地的学生相对较薄弱,因此对数据库应用课程的学习尤其是程序设计部分理解和掌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不强。到目前为止,没有专门针对林学专业的数据库应用教材,现有的教材都是学生管理系统或图书管理系统为例题,此类例题数据结构简单,与实际的林业类案例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致学生在课后实际操作结构较复杂的林业类案例时感到陌生,往往无从下手。
(三)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一些社会调查结果表明,林学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已是用人单位首选的重要条件之一,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数据库应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环节包括随堂实训和实验两部分。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而课时相对较少,因此随堂实训的时间不够充分。通常实验内容也仅就教材某个知识点进行操作练习,缺乏综合性与系统性的实验实战训练,容易出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脱节的现象。且课时的设置理论课时多于实践课时,这也是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反映了行业的发展态势及社会对相关行业的重视和需求程度。通过走访林业局、林业科研院所、林业规划设计所等林业相关部门,了解用人单位所需的林业专业人才须掌握的数据库应用技术及熟练程度,同时收集林业相关部门管理森林资源、林业有害生物、二类调查数据统计等所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调研情况,本文从调整教学目标、修改教学大纲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一)调整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2014年9月,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数据库应用课程参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准,着眼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应用技能,在给学生讲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自主设计、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自主创新的机会,更多地关注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因此,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理解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组织形式、数据彼此的逻辑联系及联系方式等基本范畴的基础上,掌握基于关系数据库技术的数据分析方法及操作数据库的技巧,并能开发简易的森林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毕业之后能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修改教学大纲,结合林科类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在总课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从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立足林业应用,在了解现代林业发展的特点、林业部门对人才需求、林业行业技术应用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林学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设置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能够与相关专业课衔接紧密,反映最新的林业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以适应林业部门提出的人才需求和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要求。教学内容以数据库建立及查询为重点、以面向过程及对象的程序设计为难点进行设计。
(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结合科研项目,由知识驱动式教学模式转为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由于VisualFoxpro是林学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也是唯一一门计算机语言,在刚开始学时,部分学生会认为VisualFoxpro已经为其他数据库语言所取代,不应该再学习一个已经过时的语言。基于此,在教学的第一堂课就需强调数据库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VisualFoxpro在林业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性。然后演示几个具有较强趣味性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对学会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渴望,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少讲多练,即讲即练”。结合在林业部门收集的案例和科研项目,筛选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性较强的案例,将传统课程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研究过程。例如,在学习“数据库的管理”这一章节内容时,引入林业部门管理森林资源常用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先简单介绍系统的组成模块及基本功能,然后练习在系统中创建数据库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并且后续的教学内容如数据库表的创建、查询、维护等仍可在此系统中進行实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做到举一反三。例如,程序设计部分循环结构中有一个求“从1累加到100的和”的程序例题,在实践课中,还应要写出“求1-100之间奇数的和及偶数和”的程序。课程最后阶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发一个具有查看、修改、删除等编辑功能的简易林地资源数据更新管理系统。
实践表明,林学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据库应用课程的兴趣,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据库应用技能。但是,随着数据库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应用范围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应持续不断地对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满足信息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作者简介】喻素芳
第2篇: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林学人才培养方法探索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30%时的教育为“大众教育”,而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远远超出了15%,已处于“大众教育”阶段[1]。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我国受教育人数急剧增加,从质的层面提高了国民素质,但同时“大众教育”也使得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而由于大学扩招引起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趋明显,某种程度上使得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去甚远,学生受教育经费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影响涉及多种专业。即,大众化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人数增加但教育质量水平下降、培养学生的目标与社会需要存在脱节现象、受教育经费增加”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质量(包括社会需求性等)成为培养各类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人才方法的转变则将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业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因此,为我国林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办好林学本科专业十分重要。从1998年将原来的林学、经济林、森林保护并为新的林学专业以来,林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3]。但由于长期以来,大学生教育在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找到最为合适的培养结合点,使得目前大学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上,急需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与我国乃至世界林业的发展直接相关。林业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这對我国甚至全球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保护、人口控制等问题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当代经济发展及社会对林业类人才的要求,分析培养当前适应社会发展的林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浅谈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一、因人因法,分类教学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学生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1.由于地域原因造成的受教育程度、方式、培养效果等的差异使进入同一专业学习的学生对待同一问题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比如贫困偏远、少数民族等地学生可能受基础教育资源的限制,导致其对新知识信息的接受量有限,从而对相同问题的认知会有别于发展地区生源学生。2.招生分数的差异也能体现部分认识水平上的差异。3.由于扩招,调剂生越来越多,涉及的调剂专业跨度越来越大,使得学生的原始兴趣也有所偏离,兴趣上的差异对高校教育效果的影响不容小觑。面对学生组成结构上的差异,如果一再使用固有的培养方式,势必造成教育效果不良的后果。
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4],且收效较好。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因学生情况,借鉴英语分级教学方法,制定符合林学专业学生教学的“分类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分级是指根据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后分成不同等级进行分班教学[4]。这主要是因为英语教学是高校教育受教育人数多而形成分班教学。对林学专业而言,在一所学校每一届的招生班级一般为2-4个班,可根据每个学生的成绩、兴趣等进行“分群”,按照不同群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而这种课程体系的“分群”设置可以通过学生选修课程实现。如,某些学生对森林培育方向比较感兴趣,且有意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或继续进入研究生等更高一层次的学习的,可以多选择森林培育方面的课程;另一群类学生比较喜欢育种方面的知识,则按兴趣多安排其学习该学科方面的知识课程;如果学生喜欢森林防火方向,则可适当增加该方向的课程……这样的话整个林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整体的基础课程后,学生基本了解了自身的知识层面、对整个专业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从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成绩等方面也能大致体现各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特点,由此,按照各学生的兴趣、实际知识结构、就业选择期望等进行分类教学,进而使得学生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能尽量的受到比较专业的、较深入的教育,达到高校教育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以人为本,导师培养
“以人为本”源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基本原则是“重视人的需要”,以“人”为开端进行各种活动。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将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就是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实施教育教学等相关工作。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据了解,东北林业大学实施的“成栋班”培养模式在进行林学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尝试有一定的成效,且值得借鉴。“成栋班”培养模式是根据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讨论建议,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林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经验而制定的培养林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5]。在大众化教育日趋普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成栋班”培养方式,结合各学校特点和地方特色,制定符合各自学校学生发展的培养方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即在进行林学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在基础课程上可以让学生与其他学院、甚至其他院校实行“学分互认”式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学到多元的教学方式和扎实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专业的了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进一步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也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要“柔性”判别,做到各环节皆体现“人”这一核心。
在进入专业方向学习后,即进入高年级学习时,需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进行一定的监督、支持和实时管理。这种情况下,实行“高年级林学专业导师培养制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即可在全校相关领域聘请具有责任心、经验丰富的教师出任林学高年级学生的导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方向选择合适的导师,在学生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后,学生进入导师的课题组,参加导师的一些科研活动[6],使学生在实践中稳固知识,加深对专业方向的认识,初步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认识自身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导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科研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学术讨论会,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阶段性总结和汇报;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的同时,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性,真正做到“导师有其用、学生有所学”,达到导师培养的效果,促进林学专业人才的综合培养。
三、去劣存优,扬长避短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小学到大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不适用于当今的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备内容、备对象、备方法、备语言’的备课模式根本不符合高等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育理念”[7]。新时期高校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学生受教育的效果。但以往的教育方式方法并非一无是处。虽然面对新的要求,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主体仍然不变: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具有负责教授知识、指引学生方向、指导技术等基本的义务,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学习消化新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创新提高自身基本技能的责任。就林学专业特点而言,教师仍需“备内容、备对象、备方法、备语言”,但这又与传统的“四备”有一些差异。传统的“四备”主要是指准备上课要讲授的内容、针对不同班级学生做一些调整、准备上课进行的方法以及上课进行的语速语态等,而当前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四备”有新的内容,即“备内容”不仅要准备上课讲授的主体内容,同时还需准备大量的扩展知识,要实时更新与所讲授林学课程相关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发展态势等,并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知识面,全面准确的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林学类发展的信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林学人才打下铺垫;“备对象”不仅要求根据听课对象进行,而教师自身也即对象,要符合自身内心作为教师的“良心”准则,对象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还包括第三方(家长、社会或者非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等)的评价、认可等;有些教师课前设计好整堂课的流程,每一个环节是事先设计好的方法,如引用、提问、点名等,乍听觉得课程设计完好,仔细琢磨则发现课堂显得死板,可能达不到教学效果,“备方法”要求教师既要大致熟悉在什么内容方面使用什么类型的方法,又不能过于死板的套用方法,而应全面掌握多种方法,在课堂进行过程中,随着课堂进行时的学生反应及时的进行更改,使教学过程灵活有效。“备语言”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相对小学、初中、高中较少,但有些教师由于上课紧张等原因,也备“语言”,而当前的林学专业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随时能进行中英文的互用,特别是在专业词汇、外文资料等的讲解上,要熟知专业名称的来源、外文表述等,使学生能更准确的了解所学知识。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板书”正在高校教学课堂中悄然消失。本人认为,多媒体固然有其“容量大、方便、图文并茂”等优势,但在林学专业课程中,很多地方配合使用“板书”,学生印象会更深刻,如,学习《树木学》讲述“杨柳科”杨属和柳属的特征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其从幼苗到成树的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比较区别,但对某一重要的区别特征,教师可在黑板上手绘,同时要求学生理解后进行简单的绘图区别,如此收效势必会优于“只展示”。因此,就林学专业而言,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摒弃传统方法中的不利因素,取其优势,结合新时期的教学良法,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即“去劣存优、扬长避短”。
四、课堂课外,相得益彰
长期以來,我国高等教育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却经常疏忽了上课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林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林学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传统的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或对已有的实践课程进行改进,即需在正常完成林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外,要提高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或改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充分认识和掌握林学类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因此,“课堂课外”结合,则可使课堂知识在课外的实践中得以巩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又可增进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相得益彰。
而要达到上述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针对课外实习课时设置不够的培养方案要进行调整,增加课外实习相关课程的比重和林学综合实习内容,设置实验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二是针对培养方案中已然设计好实践类教学,但效果不好的培养方案,这要求重视实践教学的进行,注重实践教学、改善实践效果。而第二种是当前林学专业类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问题所在。当前,大多数林学专业的培养中都制定了符合学生实践所需的综合实习、实验课程、毕业论文[8]等内容,但由于“实习基地远离学校成本高”“实习内容不确定统一”“实习教师与学生数量不匹配导致实习效果不良”“实习总结性差学生重视程度低”“实习场地变动大系统性差”“实验室建设不完备实验效果差”“指导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而敷衍完成毕业论文过程”[8,9],实践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些问题,要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需要的林学类人才,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改善。首先,要尽可能为实习提供实习林场,使实习场地离校距离尽可能近,也提供了固定的实习基地,有利于上下届实习的衔接,可一定程度保证实习的进行和效果;其次,制定完善的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即使实习指导教师发生改变,但实习内容、计划等不能改变,使学生能真正的有所实践;第三,适当增加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或学生分批进行实习,尽可能让教师的指导有作用,而不是表面上的完成指导任务,而由于学生数量多,很多学生基本没有受到“指导”;第四,注重实习总结,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实践有其用;第五,建立完善林学专业课程的实验室基础条件,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最后,注重毕业论文的把关,要求指导毕业生的教师认真完成指导工作,而学生也应当注重毕业论文的设计、操作、总结和论文的撰写、答辩等过程,学生与教师互相监督,共同把毕业论文做好。只有真正做到课堂知识与实践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发现问题,才能真正的掌握林学相关知识,也才能真正成为林学类优秀的人才。
五、适应需求,持续发展
社会的需求是发展任何行业的前提,林学也是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的专业,社会的变化对林学人才有其自身的要求。因此,林学类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预测将来对林学人才需求的大致方向,从而培养的林学人才不仅可用于当前社会,也能在发展中避免淘汰。做到培养方式方法可持续,林学人才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持续发展。
总之,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以来,虽然使得我国全民整体文化素质有所上升,但对于具体的各专业类人才的培养却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质量的下降、就业压力的增大等等均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林学类人才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培养效果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当代社会对林学类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不再是传统观念上的木材利用,而是更注重林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新林业观念,突出环保意识在森林经营中的价值”[6]。因此,只有在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改变和完善林学人才的培养,才能正在做到“学能有其用”,推动林业事业的发展。
作者:杨桂燕等
第3篇:竞赛式教学模式在林学专业学生中的运用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全球化,对知识的承载容量极大扩展,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包括高等教育中各种专业学科理论在内的各种知识越发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以前为高校专家学者所垄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再封闭于象牙塔内,而走向共享。这些对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促使其为了适应新形势而不断改进,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在林学专业学生中将竞赛方式和机制引入课堂教学,开启了竞赛式教学模式的探索。竞赛式教学法是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出发,利用学生追求成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旧框架,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竞赛式教学模式对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凝聚力,培养大学生各种素质均有很大促进作用。
一、竞赛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实践
所谓竞赛式,就是利用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心理,构建一种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竞赛机制。林学院实施的竞赛式教学模式以班级为单位,以学习竞赛为主要形式,分为课堂学习竞赛和期末知识竞赛两部分实施。
1、课堂学习竞赛。课堂学习竞赛由任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各项成绩记入平时成绩。
(1)划分听课区域。划分相对集中的听课区域是组织开展课堂学习竞赛活动的前提。
首先改變以往学生上课随机入座的现象,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划分固定的听课区域,旨在解决教师查课堂出勤难、维持教学秩序难、评价班级学习风气难的问题;其次设置前排空位率(前排空位率是指班级固定区域内最后一排听课学生之前的空余座位占班级总人数的比例),前排空位率不得超过20%,旨在解决学生听课前排无人后排拥挤、注意力分散、课堂“低头族”增多的问题。
(2)明确竞赛记录内容。明确竞赛记录内容是组织开展竞赛活动的基础。
竞赛记录内容包括课堂出勤、听课状态、随机提问、章节测试、学习风气等,从班级和个人两方面记录,依据比例记入个人平时成绩。查课堂出勤、记录听课状态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自律,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自觉做到不能因为自己逃课或违反听课纪律为班级抹黑,影响班级荣誉;课堂随机提问、章节测试记录成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学生不购买教材、考前突击、考完即忘等应付考试的弊端,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养成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运用辅助教学管理系统软件。运用辅助教学管理系统软件是组织开展竞赛活动的重要手段。
辅助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数据库管理、考试组卷、测试练习、统计分析、系统管理六个主要功能模块,采用B/S结构,数据处理都在网络服务器端进行,用户直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并交换数据。其优势一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智能手机等登陆并进行测试答题;二是系统能够即时阅卷、勘错查询,学生随即可对答错试题原因进行查询;三是通过成绩管理、数据分析等系统功能,教师可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4)制定平时成绩记录规则。制定平时成绩记录规则是组织开展竞赛活动的保障。
制定平时成绩记录规则首先是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由原来的10-20%提高到30-40%,加强课程教学管理的过程评价;其次是将课堂出勤、听课状态、学习风气等与随机提问、章节测试一起纳入平时成绩考评体系,对学生的各项考评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到期末依照不同权重给出平时成绩;第三是依据班级成员的平时成绩为参加竞赛的班级排序,成绩好的前两个班级获竞赛优秀组织奖,并可多派一组选手参加学院组织的期末知识竞赛。
2、期末知识竞赛。期末专业知识与技能竞赛由学院学生管理部门和组织(院团委、学工办)负责组织。
期末知识竞赛由每个班组建的代表队为单位参赛,每支代表队有若干名选手组成,题型设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内容是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竞赛决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并给予代表队和其所在班级可观的物质奖励。
二、竞赛式教学模式的成效与启示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学科是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林学专业是该学科重点支撑专业之一,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10几年来一直不断地进行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辅以多媒体技术虽能做到图文并茂,部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但依然存在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低头族”增多、应付考试等新、老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亟待创新。林学专业学生普遍是大班授课,听课人数在120人左右,随着教学研究的普及和深入,许多教师也尝试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等,虽能调动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受教学容量、教学时数限制,参与的学生有限,能够适应林学专业学生大班授课的教学方法亟待创新。
其二,课堂管理弱化,教学管理亟待规范。由于听课人数多,教室容量大,学生在占位中存在随机入座、前排无人后排拥挤的无序现象,导致教师查课堂出勤难、维持教学秩序难,为学生听课注意力分散、课堂“低头族”增多创造了客观条件,课堂教学管理亟待规范。
其三,考核评价简单,评价体系亟待完善。现行的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较小比例(10%-20%),由任课教师依据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给出,涉及出勤、平时测验成绩等,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检查出勤和平时测验少等原因,不能公正、客观的反映学生的日常表现;期末考试成绩占较大比例(80%-90%),由学生的卷面成绩给出,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买教材、拷贝教师课件作为学习资料的普遍现象,导致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不系统,存在考前突击、考完即忘等应付考试的现状,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和考核的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实践证明,竞赛式教学模式很好地应对了以上问题,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很好地改变了以上状况,给高等教育工作者以下两点启示:
1、竞赛式教学模式抓住了学生“自我实现心理需求”的特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要想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竞赛式教学迎合了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心理,通过竞争形成了外在学习诱因,转化为激励进取、张扬个性、反对懈怠的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2、竞赛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任务化,以竞赛的形式辅助完成教学活动,规范了课堂教学管理,强化了专业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进而形成一套更加规范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的成绩考核评价办法。
三、竞赛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竞赛式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管理上需要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并建立及时、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这就要求学院高度重视,统一协调、部署,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二是组织形式上不一定所有课程全部进行期末知识竞赛,每学期选择1-2门主干课程即可;三是教学效果上尚有提高的空间,真正参与进教学活动的依然是成绩较好的部分同学,原因是长期的传统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教师、学生都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四是课程教学结束后及時进行总结表彰,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作者:杨贵明
第4篇:浅谈文冠果的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
文冠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含油率为30-36%,种仁含油率为55-66%,油质淡黄色,透明,气味芳香,是很好的食用油和半干性的工业用油。含亚油酸36.9%,亦可治疗高血压。枝叶可治风湿症。花是很好的蜜源。木质坚硬,纹理美观,可做家具。另外,它具有结果早,寿命长,抗旱耐寒,适应性强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文冠果,对广开油源,改善民生很有意义。
1文冠果的林学特性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Bunge),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喜光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具有耐干旱、耐土壤贫瘠和耐寒的能力。在年降水量150毫米的干旱地区,以及多雨山区、丘陵、沙地、石砾地和地下水2米以下的地方均能生长。但在中性、微酸或微碱,肥沃向阳的土壤生长更好,结果高产。分布中国北部和东北部,宁夏等各地也常栽培。为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但根系受伤,愈合较差,极易造成烂根,影响造林成活率,萌蘖性强,在低湿地不能生长;花期5月,由于不孕花多,可孕花少,因而开花多结果少。但加强水肥、修剪和疏花管理,可以提高可孕花比例;结果早,寿命长。一般栽后2-3年开花结果,第三年结果株数可达总数的15%;第五年大55%;第九年可达95%。20-30年进入盛果期,延续百年不断。盛果期单株产量可达15-50公斤。
2栽培技术要点
2.1采种
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从树势强、丰产和抗性强的优良母树上采种。当果皮由绿褐色变为黄褐色,光滑变粗糙,种子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以及有三分之一的果实顶端开裂时,即可采种。采种时应注意保护顶芽及新梢,以利来年结果。采后去皮摊晒,收集种子。待种子重量比湿种子重量减少三分之一,即可装袋贮藏,贮藏期间要严防潮湿。
2.2育苗
春季育苗种子要进行催芽处理,方法有二:一是湿土埋藏法,及土壤结冻前,选排水良好的地段挖埋藏坑,深50厘米,宽1米,种、沙按1:2-3的比例混合装坑,最上面覆20厘米的沙子。第二年播前半个月取出放背风向阳处,利用日光高温催芽。种子有20%咧嘴时,即可播种;二是快速催芽法,即在播种前半个月左右,先用45℃温水浸种3昼夜后,捞出放在筐篓内,上盖湿布,放在20-25℃室内催芽,每天上下翻动1-2次,待种子有20%裂嘴后即可播种。此法适用与种子调入较晚,来不及长期混沙催芽的情况下使用。
文冠果多采用高床条播,低床条播或大垄单行或双行条播,亦可采用平地覆黑膜点播。每隔15厘米搂出一条3-4厘米深的播种沟,在沟内每隔10-15厘米点播一粒种子。种子平放,以利于扎根和出苗。播后半月开始出苗,出苗后尽量少灌水,以免土壤过湿,苗木瘦弱,根颈腐烂,幼苗倒伏。苗木当年出圃。起苗时要保持主、侧根根幅都在20厘米左右,因苗根脆嫩,易伤断又易失水干枯,因而要竭力避免损伤根系,起苗后要立即假植。
3造林
3.1整地
文冠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平地四旁和黄土丘陵与半固定、固定沙地均可栽植。但为了提高结果能力,最好选择土层深厚,背风向阳之处。排水不良的低洼地、重盐碱地和流沙地不宜造林。
整地可分为全面、带状和穴状3种方式。全面整地适用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杂草多或质地粘重的土壤。整地深度20-25厘米,全面翻耕。带状整地适用于丘陵和沙地,带宽2米,带距视行距而定。在干旱,坡大的山地或丘陵,应修梯田或水平沟。穴状整地适应于山地或丘陵,穴状和穴深在50-60厘米左右。
3.2株行距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程度而定。在土壤贫瘠,缺乏肥源的山地、丘陵和沙地可2×2米;比较肥沃可3×3米;土层肥厚,又有灌水施肥条件的可4×4米。四旁零星栽植的株行距可更大些。
3.3植苗造林
最好是春季蘸浆、带水造林,以免栽植过晚,受春风影响而降低成活率。秋季造林,要将幼苗弯倒进行埋土防寒,翌年开春扒掉防寒土并灌水,待水渗下后,覆一层干土。
3.4幼林抚育
除进行必要的除草松土,施肥灌水,为了培育良好的树形,提高结实量,应对幼树进行必要的整形修剪。一般从地面50-60厘米处开始分枝,应及时剪去主稍,选留不同方向的3个健壮枝,使其发育成为3个主枝。在树冠形成后,每年进行冬剪,将过密、交叉、重叠、细弱、下垂、干枯、病虫枝和根蘖条等一律剪去。修剪时一方面要保留足够数量的具有顶芽的去年生枝,以保证当年丰产;同时还必须使其生长足够数量的基本一致的新梢,以保证来年大量结果。文冠果的另一特点是结实早,其后一方面是枝条生长势弱,比较紊乱,容易形成放任树;另一方面是结果部位外移较快。针对这一特点,应适当短剪,促其形成状旺枝条。为防剪口附近产生大量萌条,尽量不从基部剪截,而留3-5厘米左右的短桩。此外,在不影响文冠果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可在行间间作豆科作物,起到消灭杂草,改良土壤的作用。
文冠果的病虫害,主要有根线虫引起的黄化病,由木虱引起的煤污病,以及黑线金龟子、黑斑病等,应注意防治。
当前,文冠果的最大障碍是品种混杂,产量低。今后应尽量选择优良品种或类型优良单株,采穗嫁接,建立由优良无性系所形成的文冠果园,加强肥、水和树体管理,是发展文冠果的必要途径。
作者:张岩
第5篇:关于现代林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灾害与环境事故频发,最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越来越大,地球上几乎找不到没打上人类干扰烙印的区域。党和国家对生态建设十分重视。2003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明确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的林业历史定位。这对林业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林学专业集合了传统林学,近年来又融合了现代生态学、园林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现代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新学科、新技术。新时期其培养目标应为:继续深造向研究型林业高级专门人才发展,或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相关业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等就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是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林业人才的培养和将来林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与传统的林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本文总结并提出了现代林学专业的特点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并对林业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重新进行了定位和规划,为将来林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思路。
一、现有的林学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与时俱进
现在,大多数农林院校中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呆板,思维狭窄,不能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多层次人才的需求。1998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森林资源类林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1]。很显然,原有的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应当前国家提出的林业发展战略。传统林学专业社会服务对象集中,培养目标较低,林学专业毕业生不可能从事现代林业、经济林、花卉、湿地、海洋、自然保护区等多领域的工作。农林院校为了达到国家对林业发展的要求,必然要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完整和系统的现代林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4]。
现有农林院校中林业课程体系偏重传统的造林、森林经理轻技术,而有关的现代森林资源调查、区划、规划等与GIS、RS相关的新技术、新技能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现有的林学专业局现于传统的农学学科之中,多数农林院校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造林、森林经营理论课程仍超过70%以上,实验类课程设置严重不足,加之国家和学校实验和实习经费投入力度小,学生生员多,部分学生也不愿意投入资源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实习环节,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差,现代学科中新技术不会应用,又缺乏与园林、城市规划等新兴学科的交叉,毕业就业难,单位又招不到具备综合素质的适合林业人才。
二、现代林业人才培养的新特点与新目标
作为一个国家传统的老专业,林学专业与园林学、环境保护、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学科相互交叉,但又与其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园林学是运用植物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创立优美的、生态的生活境域的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显示、描述、储存、管理、运算的技术系统。虽然现代林业院校已普遍增加了GIS、遥感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验,但利用林学传统知识和现代技术手段来解决目前实际生态环境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下一步的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要能掌握传统的林学基本理论、传统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林业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和改造能力。对于已被破坏的区域生态系统,林业从业人员可能从生物与环境的角度,利用园林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污染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多学科相结合的手段,应用传统的森林培育技术,进行受害生态系统组分、受损功能的修复,实现林业资源经营、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达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稳定及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5]。
基于以上现代林学专业的认识,现代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掌握传统森林培育、森林经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应用现代GIS和RS新手段的森林资源区划、调查与评价、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湿地资源的规划与设计,同时又熟悉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园林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验动手能力强,能够胜任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农田水利、国土资源等多领域工作的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现代林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
首先要打好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等传统林学专业知识基础。林学与园林、生态学等专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传统森林资源优势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划受损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修复,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基础理论应当在课程体系中有所侧重,同时又要兼顾和重视林业遥感、林业GIS、林业系统工程、园林工程测量、生态环境评价等基础理论知识。传统的林学为农学门类,理工基础较为薄弱,与理工结合可使林业专业发挥最大的优势,所以,在发挥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时,还要考虑和构建增加林业生态工程设计类的课程。林业生态工程离不开森林资源区划与调查、森林资源评价、环境评价等。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课程中,更要突出计算机技术、GIS和RS,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实训和操作,实现林业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促进,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中之重。
其次是重视实训和实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GIS等综合素质。在社会和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实习投入,同时引导学生配合学校的实习安排,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加强实习教学。有条件的院校要和森林经营单位密切联系,抽出专门时间参加森林经营单位的生产与实践,实现理性到感性的认知。
最后,充分发挥现有的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的学科基础,培育和突出林学专业特色。目前,城市和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资源掠夺式发展。而修复生态系统破坏区域的首要问题是植被修复和恢复建设。高等林业院校要以此为契机,研究生态破坏区域中植被修复技术问题,提出树种配置、树种选择和新概念新思路,以传统林业森林培育新技术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自己的林业学科优势,从根本上遏制和改变生态环境问题,培养符合型的城市和农村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四、林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林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凝炼学科专业特色,培养多层次人才,强基础、宽口径,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坚持课内外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多模式的培养机制。林学专业应具有新的特色:重点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林业高级人才。学生要掌握扎实的林学及生态学知识,系统学习森林资源培育、经营和保护技术,能够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
1.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设置要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重点加强传统课程的教育,如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园林学、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测树学、林业遥感技术、林木病理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生物技术等;必须增加工程概预算、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监理、林业经济管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课程;减少化学除草、林火生态管理、普通生态学等课程。
2.基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包括植物学、树木学等基础实验和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实验实习系列,开设带有与森林经营单位合作性质的带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长期综合实验,由理论水平高、敬业爱岗的专业教师承担。对基础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标准化管理和训练,充分利用基础实验解决一些新问题。
3.实习教学体系设计。林学专业实习教学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中心,发挥林业院校校内实习基地优势,同时与森林经营单位相联系,设立多生态系统的、不同区域优势的长期合作的林业专业实习基地。高年级专业的同学要保证6个月时间的、与经营单位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基地实习。实习教学内容包括:苗木生产、森林培育、木材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森林经理、森林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资产的评估等。通过长期与生产单位相结合的实习,转变思想,增强学林、爱林精神。
作者:田耀武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huanjingbaohu/262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