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单纯依靠行政法律手段调控,缺乏市场手段调控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可以说,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环境保护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这一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呼声日渐髙涨。环境保护市场化的路子怎么走,经调査研究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了几点思考性意见。
1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必然趋势
从1992年起,我国正式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标志着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在我国一直被看成是单纯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纯地认为环境资源是一种自然形态,不具有经济价值。所以,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形成了“环境无价”的观念;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忽视了环境成本这一概念,也没有建立起环境资本调控经济发展的机制,只靠政府行为和“谁污染谁治理”来保护环境。至今,这种旧体制的束缚尚未真正解脱。有些地方认为环境污染治理是游离于经济之外的一种公益事务,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由政府来承担,导致一些城市环保设施的运营机制违背经济活动规律,环境保护设施建得起、运行不起的问题普遍存在。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3月13日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说明了环境与经济的密切关系,也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环境污染和破坏对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是十分惊人的。据国内外有关机构的初步估算,1996年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GDP的4%左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三河三湖”等重点污染区域及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所需投入的资金已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上述区域污染企业经济收益的总和。由此可见,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有两点启示:(1)环境保护的市场需求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环境保护既然是一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运作和发展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就是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五大指出,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为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今后的环境保护事业要上新的台阶,有必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机制,使市场真正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主导因素,引导社会资源向环境保护流动,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内涵和突破口
环境保护市场化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环境保护过多地依赖政府,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局面。要遵循经济规律,建立环境保护的宏观政策调控体系,寻求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投资方式,利用市场作用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环境职能。在市场的引导下,使环境保护活动成为社会:众自觉参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行为,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环境保护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治污集约化
长期以来,环境污染治理的一条原则就是“谁污染谁治理”,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得到的。如污染甚为严重的乡镇企业,受自身规模、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每个企业都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来处理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企业负担过重,运行也不经济。但其污染和破坏了环境,是一定要承担责任的,也一定要有相应补偿的。因此,现行的政策将改为“谁污染谁付费”。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才能实现集约化治污;这样才能降低成本,发挥投资效益和规模经济效应,避免环境保护盲目投资、到处布点、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
2.2产权多元化
在长期的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环保设施的立项、投资、建设和运营大多都是政府包唱包打,不仅建设费用而且运行费用也几乎全由政府承担。于是污染治理设施被视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资源利用的主体不用承担资源价值损失的任何责任,使环境建设在一些地方受到政府经济实力的严重制约,导致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从目前的整体水平上看,全国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仅为6%左右,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不到10%,而发达国家早在90年代初,污水处理率就已达到80%以上。按照工业污染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如果单纯由排污企业进行分散的点源治理,不仅一次性投资大,而且产业化程度低,运行管理也难、效率低下,企业普遍认为治污难度大,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影响了工业污染治理的进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防治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1998年全国的城市生活污水量大约为9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1亿多吨,到2010年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排污量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国的环境建设不改变现行环保投资的体制,环境污染问题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快环境治理和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环境保护涉及国家的长远利益,政府投人也是必要的,如大江大河的治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保护等。但环保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通过吸纳商业资本、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金,形成政府、银行、国内外企业和个人等多元化投资的局面。并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在企业化运作下,政府可将环保投入引进资本运营领域,成为营运资产,在运营中不断保值和升值。这样既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能实现投资的滚动发展。
2.3运行、服务市场化
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营,在一些城市往往因其专业性强、规模有限、技术要求髙,加大了管理难度,造成运行成本昂贵,久而久之投资者因不堪重负只好关门停止运行、闲置设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政府投资建设的环保设施,长期由政府给钱交由有关事业单位垄断营运,大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使得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十分艰难。推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就是要改变环保事业在一些地方的长期附属地位,使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营,由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独立法人来承担;要通过新机制的建立,逐步造就一批专业化环境治理公司,形成运营服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投人产出机制,使环境保护活动成为企业平等竞争、自愿参与的市场行为;才能改变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小生产式运行的局面。通过市场化运行,促使投资者、经营者自觉动用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经济效益核算机制,兼顾环保治理效果与运行管理者的经济效益,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的良性循环。
由于受我国现实条件和社会政策环境的限制,环境保护在一个时期内还不可能全面实现上述“三化”,但发展方向和趋势是肯定的。在目前情况下,应以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化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的发展,尽快在我国形成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营专业化公司,以此加速我国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进程。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已在逐步兴起。国家环保总局也已在部分省市进行了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化管理的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向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了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证书。为了规范这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还颁发了(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办法〉,今年下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认可工作。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管理,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认为这种方式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也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可使企业获得—个长期的、稳定的环保服务市场。由此可见,以发展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为突破口,推进环境保护的市场化,企业拥护、社会关注,市场需要,顺应形势,这个选择非常正确。我们应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促进其正常发展。
3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正确理解和处理环保靠政府和环保市场化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环境问题单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单靠经济手段,是无法解决的,必须有政府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调控,有的还得靠政府投资。比如一些历史的污染欠帐,江河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由政府牵头治理。但除此之外,大量城市环保建设再也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靠政府订计划、上项目、给投资、包运行了,而是靠政府制订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调控机制,以此来启动、培育和规范环保市场。由此可见,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并不是对“环境保护靠政府”的否定,而是以机制作保障,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确保国家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保护市场化是环境保护靠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3.2推进环保市场化要依靠现行政策和制度的配套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由于受体制束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至今仍未市场化,经济杠杆起不到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一些管理政策和制度又与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市场化的要求不相符。因此,在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的进程中,应该积极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为环境保护市场化营造必需的政策环境;同时要注意对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利于环境保护市场化发展的现行政策及管理制度逐步进行配套和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
3.3环保市场化应循序渐进地加强引导
市场化虽然是环境保护必然的改革趋势,但在目前情况下,仍属新生事物。因受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影响,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还需要一个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有出现不同方面的阻力,如果急于求成、盲目推进,反而会给环保市场化造成混乱,影响环保目标实现。因此,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引导,通过深化改革和建立新机制,不断创造和完善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外部条件,吸引更多的企业加人到环保市场化的行列中,循序渐进地拓展市场,最终使环境保护走向市场化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huanjingbaohu/263190.html上一篇:我国环境保护税立法问题探讨
下一篇: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