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科技论文
0引言
创新是决定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区域创新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创新体系是企业及其它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所形成的交互学习系统,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企业、政府、研宄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顾客等要素,其中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国家、区域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我国政府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大幅度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投入,2010年我国研宄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980亿元,比2009年的5802亿元增长了20.3%,比2005年的2450亿元增长了2.85倍;R&D经费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1.32%提高到2010年的1.75%,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009年R&D研宄人员总量为115.2万人年,占全球总量的18%,仅低于美国的22%,居全球第二位;我国科技产出规模也不断扩大,2009年我国专利授权量达58.2万项,比2005年的21.4万项增长了2.72倍。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可喜成就。
我国各地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但是各地在科技创新投入及产出方面存在明显差距。2009年北京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5%,超过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全国仍有12个地区R&D经费占GDP的比重低于1.0%,而海南、西藏等地则更低,仅为0.3%左右,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另一方面要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创新绩效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效率,是考察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评价区域创新绩效的方法有很多,如一些学者用生产函数对创新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还有一些学者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的创新绩效。
本文拟通过分析我国各地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各地创新绩效的差异及原因。因此,本文采用DEA方法分析我国各区域的创新绩效。
1研究方法
1.1DEA方法简介
DEA是一种评价相对有效性的方法,是在运用和发展运筹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主要依赖线性规划技术,用于经济定量分析的非参数方法。
每个被研宄单元称为决策单元(DMU),在所有DMU构成的集合中,根据各DMU的输入和输出来评价其相对有效性。DEA特别适用于多个输入和输出的情况,它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将投入产出向量资料建立个包络所有相对最有效率的生产前沿。若位于此生产前沿上,则是相对有效的,否则即为相对无效率。在本文中用DEA计算得出的相对有效值0(0<0<1)来表示各地科技创新绩效,Q越大表示该地科技创新活动相对绩效水平越高。
DEA不受计量单位影响,不需对输入输出进行标准化处理,也无需事先给定输入输出指标的权向量,具有内在的客观性。
1.2评价模型
美国运筹学家查恩斯(s)和库伯()于1978年首次提出第一个DEA模型,用于评价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这个模型被命名为C2R模型。后来学者们又提出了C2GS2、C2W等模型,但C2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本文主要用该模型评价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
1.3决策单元的确定
运用DEA方法评价有效性,要恰当地选择同构型(Homogeneous)DMU作为评价对象。根据同构型DMU的要求,本文选择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为决策单元。
1.4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是科学、有效评价区域创新绩效的关键,不同的指标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纵观现有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绩效评价的研宄文献,发现学者们对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不尽相同,没有较为一致的标准。
官建成等选择了各地区R&D经费占GDP的比重、R&D人员占从业人员数量的比值、国外直接投资、企业技术引进费用、大中型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技术贸易合同金额6项科技创新投入指标,以及各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3项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李红波等选择了各地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等2项投入指标,以及技术市场成交额、新产品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科技成果数、万名R&D人员科技论文数5项产出指标;匡爱民选择了科技经费支出额、R&D经费、R&D经费占GDP比例、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科学家工程师、R&D科学家工程师7项投入指标,以及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高新产品出口的销售收入、高技术产品出口创汇额、专利申请授权量、国外三系统(SCI、EI、ISTP)收录的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6项产出指标。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有的学者所选择的指标彼此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如匡爱民在投入指标中同时包括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科学家工程师、R&D科学家工程师等指标;官建成等在投入指标中同时包括企业基础引进费用、大中型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等指标。有的学者所选择的指标不能直接反映区域科技创新活动,还有的学者所选择的指标中既有反映投入产出绝对量的指标(如R&D经费),又有反映投入产出相对量的指标(如R&D经费占GDP比例)。在研宄中很难区分到底是总量还是相对量,不利于对问题的整体把握。
在参考借鉴前人研宄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指标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指标应直接、准确、全面地反映科技创新活动同类投入或产出指标彼此之间不应有太强的相关性指标应反映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的核心内涵,即所选择的指标应反映出区域创新活动中企业、政府、研宄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众多主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④指标在类别上(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应统一,以更好地分析问题,同时考虑到各地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情况,用相对量指标可以更好地对各地情况进行比较;⑤指标选择还应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本文选取了4项投入指标、3项产出指标,具体说明见表1。
1.5数据收集
本研宄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一2010年)和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共收集了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9年4项投入指标,3项产出指标的2000多个数据。其中对几个指标说明如下:
(1)统计年鉴尚未公布2009年各地教育经费,本文计算了2004-2005年、2005-2006年、2006-2007年、2007-2008年期间各地教育经费的增加比例,求出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为15.89%,并以此作为2008-2009年各地教育经费的增长比例,再得出各地2009年人均教育经费。
()本文计算了2004-2005年、2005-2006年、2006-2007年、2007-2008年各地的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的增长比例,求出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为7.27%,并以此作为2008-2009年各地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的增长比例的增长率,再得出各地2009年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
(3)2008年各地国内中文科技期刊数据未公布,本文用2007年和2009年的平均值代替2008年的数据。
2分析结果与讨论
我们将所获取的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9年的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逐年进入DEAPversion2.1软件,得出了10年间我国各地科技创新相对有效性,见表2。
2.12000-2009年我国各地科技创新相对有效性的总体变化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全国各地科技创新活动相对有效性0平均值从2000年的0.63提高到2009年的0.72,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见图1。
图1显示,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水平在2000-2009年间呈不断提高的趋势,反映了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技创新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总体成就。
2.2 2000-2009年我国各地科技创新相对有效性的阶段性变化情况
为进一步分析我国各地科技创新绩效在10年间的变化情况,我们将2000-2009年分成两个区间,分别是2000-2004年和2005-2009年,再分别考察各地区在这两个阶段科技创新绩效有效性的变化情况。
表2的第12列反映了2000-2004年间我国各地科技创新的平均绩效水平(01),第13列L3反映了2005-2009年间我国各地科技创新的平均绩效水平,第14列则反映了我国各地科技创新的平均绩效水平在后5年与前5年的变化情况。通过该数值我们可以了解各地科技创新相对有效性的阶段性变化情况。
第14列显示,总体来说我国各地在2005-2009年间的科技创新绩效较前5年(2000-2004年)更高,相对有效性平均值从0.64提高到了0.70,这也印证了我国在2000-2009年间科技创新绩效不断提高的总体趋势。全国共有22个地区(2-(0)>0,其中甘肃、湖北、青海相对有效性的改善均在0.2以上,说明这些地方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亦有9个地区(0-0)<0,其中福建相对有效性的降幅最大,达到了0.15,说明这些地区应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绩效。
2.3我国科技创新绩效的区域分布特点
我国科技创新绩效因地区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从表2第11列可以总结出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的显著特点。
依据科技创新相对有效性的大小,可以将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分成5个方阵。
第一方阵包括北京、上海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在2000-2009年的相对有效值均为1,科技创新均能实现有效。这也较好地反映了北京、上海两地在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方面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第二方阵包括天津、浙江、湖北、广东、海南、重庆、陕西、新疆8个地区,这些地区在10年间相对有效性的平均值位于[0.8,1)。在这8个地区中既有天津、广东、浙江、海南等东部省份,也有重庆、陕西、新疆等西部省份,而湖北则因为在2000-2009年的后半程发力而作为中部地区的唯一代表挤进了第二方阵。
第三方阵包括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湖南、四川7个地区,这些地区在10年间相对有效性的平均值位于[0.6,0.8)。在这7个地区中有4个来自东部,包括辽宁、江苏、福建及山东,东部省份仍占据了主导。
第四方阵包括河北、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12个省份,这些地区在10年间相对有效性的平均值位于[0.4,0.6),处于较低的水平。在这12个地区中中西部省份占了大多数,东部仅有不够发达的河北、广西两省处于该方阵。
第五方阵包括山西、西藏2个地区,其在10年间相对有效性的平均值小于0.4,处于很低的水平。
总体来看,2000-2009年科技创新相对有效性平均值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为0.79,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市自治区)为0.56,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市自治区)为0.62。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的绩效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才更为集聚、科研体制机制更为完善的现状是一致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有两点:一是江苏、山东两地科技创新绩效水平仅居全国31个省份的中游水平,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2009年,江苏、山东GDP总量分别排全国第2、第3,人均GDP分别排第4、第8)。这说明这两个地方更应重视科技创新活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二是重庆、陕西、新疆尽管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一些省份尚有较大差距,但其科技创新绩效却居全国前列,说明其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就值得其它地区参考借鉴。
2.4区域科技创新绩效与科技进步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科技创新绩效存在明显差异,科技创新绩效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因素有联系,对于这些因素很难一一准确予以度量。我国从1998年起对全国31个地区的科技进步活动进行统计监测,主要设有科技进步环境排序、科技活动投入排序、科技活动产出排序、高新技术产业化排序、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排序5个指标。根据本文的研宄内容,我们选择“科技进步环境排序”这一指标来综合反映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多因素,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绩效与科技进步环境之间是否相关。
研宄假设:区域科技创新相对有效性排名与区域科技进步环境排序正相关。
研宄方法: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
对于两组配对顺序样本,有配对样本观察值
从表5中可以看出,区域科技创新相对有效性的排名(Ry,)与区域科技进步环境排序(Rx,)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3。这也印证了我们所作的研宄假设,说明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进步环境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关键。
3结论
我国各地近年来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加快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客观、准确地衡量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对于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利用2000-2009年我国各地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为避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人均教育经费、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万人国内中文科技期刊、万人专利申请授权7项反映地区投入产出的相对指标,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地的科技创新绩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水平在2000-2009年间呈不断提高的趋势,反映了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技创新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总体成就。
(2)2000-2009年,我国各地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分阶段来看,大多数地区(包括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绩效呈现出加速改善的良好态势,表现突出的有甘肃、湖北、青海等地,同时也有8个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绩效有所下降,其中福建省下降最为明显。
(3)我国各地科技创新绩效可以分成5个方阵,东部发达地区总体上位于前列,其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才更为集聚、科研体制机制更为完善的现状是一致的,但同时重庆、陕西、新疆等西部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亦有良好的表现。
(4)通过将我国各地区在2000-2009年间的科技进步环境与科技创新绩效进行排序,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进一步研宄发现,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与科技进步环境显著正相关,说明完善科技进步环境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
胡凯
(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kejilunwen/265805.html下一篇:论科技创新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