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伦理道德
一、“善”与“恶”的失落
在传统道德中,“善”与“恶”的区分是明确的,但这种确定随着对传统道德的批判而变得模糊和不确定了。特别是那些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诸如“优胜劣汰”,“竞争”,“代价”等意识,更是在“善”与“恶”的颂扬和批判中游移不定。再如:彭宇案、药家鑫案、大兴灭门案、绑架小学生案、杀师案、小悦悦事件等恶性案件的发生与传播,使人们对我们社会的道德产生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二、“义”与“利”的失落
传统道德从来就不否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传统道德一方面不否定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认为,人们如果对利益的追求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和引导,那势必会造成现实利益关系的恶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道德才提出了以义为上的重要思想。孟子的一段话充分反映了这一主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以义为上的思想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义:其一利必须要受义的制约。追求物质生活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必须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其二,求利要符合义的规范。为什么求利要符合义的规范呢?这是因为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满足是人人都有的欲望,欲固不可禁,但假若人人各顺其欲,现实的利益关系势必恶化,所以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亦即要求人们在求利的过程中要符合义的规范,这样才能人人各得其利。其三,反对一味追求私利,提倡将求利的欲望升华到谋民利、国利、天下利的高度。正因为中华道德强调以义为上,因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见利思义的优秀品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明目张胆的坑蒙拐骗、与日俱增的假冒伪劣、形形色色的违法乱纪、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令人触目惊心。
三、诚信的失落
诚信仍是立身之本。诚信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人格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这一点,孔子有精彩的论述,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道德起点,人若无信,就难以立身处世。儒家把诚信作为做人的三大德之首要,“人之所以立,信、智、勇也”可见,传统诚信是被看作人之为人的本质要求,人的尊严和人格都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不诚信的人无人格可言。 诚信仍是交友之道,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交友原则,孔子不否认朋友之间同甘苦共患难的可贵,但认为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能够相互信任、真诚相待,即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里孔子把朋友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真诚相待作为自己的三大心愿之一,表达了一种美好的人生渴望。在现代社会,受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的影响,很多人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标准来审视一切,把是否对我有用作为交友的基本原则,许多时候把朋友关系仿佛变成了商品关系,精神价值在他们的人生天平上不再重要,这让现代人陷入了“真正的朋友难找”的困境。 诚信仍是立业之基。孔子提倡:“敬事而信,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现在的中国社会假冒伪劣,违约失信现象突出,市场缺乏诚信,市场秩序混乱。
四、“和”观念的失落
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便是“和”的观念。“和”包括自然界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人自身身与心、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普遍和谐的观念来自“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儒家从先秦到宋明以至现代一个重要理论特点。天人合一不是把人所居的自然界当作仅仅征服的对象,对它无限地索取,也不是把它当作神灵的创造和启示加以崇拜和敬畏从而在它面前无所作为。
近三十多年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价值与道德观念,是来自西方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是某些人奉行的主导价值观,很多道德的乱象实际上都是这些观念所引发的。功利主义一切向钱看,为了钱,可以做贪官,做奸商。正如孟子所说:“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金钱至上、追求享乐之风把中国传统社会流传了几千年的“礼义廉耻”等道德价值观扫地出门。过度竞争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激烈、刺激、紧张和焦虑,也失去了宁静、和谐,更失去了礼的辞让精神。
为什么我们的幸福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减少,只是因为我们缺少了道德与信仰。人类必将因为过度的自私和贪欲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将毁掉一切,加上道德衰败和宗教信仰衰落,世界必将出现空前的危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就是以道德来统帅个人、家庭、社会,具体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等范畴,注重个人、家庭、社会的和谐,重精神轻物质,重群体轻个人。正因为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的失落,而造成了全民道德水准的严重滑坡。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德性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道德重塑应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人只有在埋头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仰望星空”,才有可能真正享受起幸福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lunlidaode/150423.html上一篇:浅谈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下一篇:王阳明“致良知”论的道德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