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伦理道德
职业道德培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的陈旧,这使得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培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构建完善的、规范的、客观的、可操作的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培育体系势在必行。
1构建高职院校完整的职业道德培育课程体系
职业道德培育课程体系设计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人才质量的高低。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是对职业道德教育设置为普遍开设课程,而忽略专业的特殊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程设置一直处于保守、脱节、被动状态,不能发挥出该课程体系应有的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培育只有积极的同专业要求结合起来,做到多种课程模式的结合,以及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渗透和融入,才能改变职业道德培育中理论化、陈旧化、落后化、随意化和单一化的现状。课程体系设置上除了开设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显性课程的设置外,另外加大对专业职业道德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开设力度,但专业职业道德课程设置一定要结合专业特点,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职业道德培育课程影响的广泛性和持久性。构建完整的、适应时代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新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2构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社会和企业从单纯的关注大学生是否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的同时,发展到对职业道德水准、团队协作意识、人际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和职业发展潜能的全方位要求的提高。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本身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依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目前,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研究主要从学生职业道德内容和职业道德评价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以理论层面研究为主,尤其是对于职业道德的评价研究多数是泛泛而谈,具体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在应用层面上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在思路、途径与方法上不断的创新、更新和完善,才能形成了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考虑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使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从学校教育需要出发转变为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出发,解决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间存在的瓶颈问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构建高职院校富有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标准体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道德观念在不断更新,因此高职院校应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提出新的职业道德标准体系。但直到目前,专门、系统、权威的高职院校具有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标准体系尚未出台。这既不利于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修炼,也不利于外在的评价与监督。
因此,在实践中,高职学生经常陷入无章可循或随意择章的境地,以至出现自觉或不自觉的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和各高职院校共同努力制定出一整套明确、稳定、可操作的专业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明确的道德价值观及其行为准则,坚定道德意志、约束道德行为,最终实现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道德自律。
4构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培育的激励体系
要提高职业道德培育的水准,需要从社会、学校、教师和大学生四条线入手构建职业道德培育的激励体系,以形成四维一体的全方位培育机制。良性循环的激励体系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重心,否则整个职业道德的培育依然是纸上谈兵。
首先政府应该将职业道德培育法律化,在宏观上制定出具体的政策,进行统筹协调管理,打破目前管理体制上的这种条块分割模式,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行业准入制度推广开来。第二,学校通过完善学分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从入校到毕业的全程教学和监督机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积极有效的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激励体制。
5构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培育的实践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培育过程中还太过于依赖课堂的理论教学,作为职业道德理论的形成的关键长期的职业实践,却在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培育中处于缺位状态。
因此,只有通过大学生所学专业和职业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职业道德培育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职业道德培育才不会变成一具空话和套话。因此高职院校要让各个系部结合本校本系本专业的特点,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职业道德培育的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践社团,实体和网络实践平台,创造出更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机会,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保证职业道德培育的实效性、先进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lunlidaode/15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