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伦理道德 > 基于荣格原型理论下的道德探析

基于荣格原型理论下的道德探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伦理道德


  作者简介:辛明尚(1995.5-),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1

  前言:

  荣格原型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其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对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荣格理论的认识,以及深刻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基于荣格原型理论下的道德问题。阴影原型中人性先天存在恶的一面,阴影原型的升华或消除,是自我与阴影从冲突对立到妥协融合的过程,更是人格融合成完整状态的显现当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带着人格面具生存的人比比皆是,膨胀的、个人主义的现代人道德,抛弃了终极的道德人格的追求,这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深入研究荣格原型理论下的道德,对于剖析人性心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性原型下的道德阐述

  (一)终极的道德人格

  在集体无意识中,自性原型是核心。一方面,自性原型不是物质,其对于相貌、形态无具体展现;另一方面,自性原型不是精神,这就决定了没有它的对立面。因此,自性原型的显现,从一定层面而言,是终极的道德人格。自性原型昭示:自然万物的存在现象本质,实质上是一元的,而非二元对立。也就是说,自然万物与人类存在的本质是一体的,最根本的道德本质,就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进而在道德品质上达到最高境界。于是乎,在终极道德人格的内涵定义上,就是达到“平等”、“博爱”,实现人与自然一体。这种理想的、终极的道德人格,在现实意义上是难以到达,但一个人对最高境界的执着追求,其本质上具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小说《红楼梦》而言,人石互渗的生命一体化倾向、梦中神女与现实人间女性的合一,其神话系统的中心是一种和谐宁静的状态:显示出“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外界的尖锐的矛盾斗争,在这里都不会存在“天人分二”、“物我差异”的激烈矛盾。这不仅浓墨重彩地体现出中国“人本”文化的独特特征,而且有别于西方“神本”文化下基督教让人从出生就是赎罪的教徒。

  (二)人性本善

  从人的本质而言,人人皆有自性原型,昭示了“人格平等”的内涵。首先,人格平等是人格最为深层的阐述,在此层面上,人格有着终极的价值,人格是人之所为人的根本所在;其次,人的肉体、有肉体所产生的欲望与自性原型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在《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其所指明的、所强调的自性原型超越了空间、时间的永恒,而所存在实体。因此,自性原型的显现,是“人性本善”的人性达到至善、至纯的道德境界。于是乎,在荣格看来,人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纯粹自在的黑暗中点起一盏明灯来。这不正是人性本善的道德牵引,任何人在正确的教育方法之下,都有成为高尚道德之人的可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孟子、庄子、老子,这些古圣先贤在至善、至纯的道德境界之中,用思想、行为树立一座座高尚道德品质的丰碑。

  二、阴影原型下的道德阐述

  (一)承认人性先天存在恶的一面

  在荀子看来,人性本恶,而阴影原型的存在,就是对人性先天存在恶的一面的表明。所以,人性本恶的本质内涵,可能就是荣格原型理论中的阴影原型。(1)阴影原型依附于自性原型,以至于其带有强大的心理能量,在隐藏心灵深处的同时,对人的思想道德产生巨大的影响。阴影原型的显现,使人表现出不道德的一面,这就对道德教育、道德树立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阴影原型显现,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2)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的战争与暴乱,是群体阴影原型的显现。“人性先天存在恶的一面”,阴影原型的显现即是最不道德行为的表现,对于人心灵深处的道德信念是极大地摧毁。

  (二)阴影原型的升华或消除

  需要说明的是,阴影原型的存在状态不是“终极”的,这说明,阴影原型具有“可塑性”,可以升华,甚至是消除。通过超觉沉思等方法,可以消除阴影原型,在道德信念上寻求终极的道德人格。对于阴影原型的升华,是一个过程,是道德正能量不断释放的过程。通过树立道德榜样,激发阴影原型下的心理正能量,进而在高尚的道德目标之下,做出高尚道德的行为。“孟母三迁”是榜样示范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心理能量的升华,是一个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因素。这也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依据,通过榜样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示范,引导人习得良好的道德行为,在道德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道德认知。

  结束语:

  在荣格原型理论中,自性原型昭示了人性的终极是本善,但必须承认的是,人性也存在先天恶的一面。因而在道德教育、行为规范与引导的过程中,消除或升华阴影原型,让人的私心、欲望减少,进而显现出自性原型下终极的道德人格,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内心深处、在思想认识上,追求“善行”、“善语”和“善念”,其已经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而这份道德品质的现实表现,就是身心和谐、自然万物和谐。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lunlidaode/15070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