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伦理道德
也是在去年8月的时候,杭州的公交车上发生了一件因让座问题产生的纠纷。一位坐在“照顾专座”上的小伙子在车厢广播多次提醒“让座”后仍没有给站在一旁的一位抱着小孩的妇女让座,最终被这位妇女的丈夫连打五个耳光。没有疑问的是,拒绝给弱势群让座是错误的,而用暴力绑架道德的行为也是错误的,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当道德无以承载社会公众的期望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解决?答案是:规则。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造成道德滑坡的原因。应该承认的是,道德滑坡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本质,它的本质是什么呢?本质是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人们普遍的道德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同时规则的制定也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就造成了人性恶的一面迅速暴露出来而没能得到有效的遏制。这就是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后我们回头再来看公交车让座事件。尽管挨打的年轻人事后表示痛悔,但从网络舆论来看,却能够发现人们对于让座不是那么认同。有人认为,当老弱病残孕等这些弱势群体有需要的时候,其他人必须让座,而有些人认为,既然让座是道德行为,那么让不让是个人的自由。从《公共交通车辆乘坐规则》来看,用应,应当,应该这样的倡导性词语,无疑是把道德和规则糅合在了一起,而不是一个清楚有力的表述。所以笔者认为,解决道德滑坡这一问题的首要解决方法就是明确规则,用规则来促成社会共识,约束个人行为。
我们要让规则来适应人,而不是让人来适应规则。在此前提下,规则有两大作用。一是约束。规则应该是为道德最坏的人所定,而非普遍、一般性的大众。对于这点,有人可能会反驳,当人们把道德当作规则去执行的时候,人们已经模糊了道德的真正概念。我们不能指望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即使真的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如果说指望道德会起很大作用的话,其结果往往会造成道德底线的倒退。比如说让座是我的道德行为,让不让座是我的自由,让座的人是高尚的,我不让,顶多说我不够高尚,那也不是什么不对的事情。第二点是倡导的作用。我们说,规则从某一侧面来说,就是向社会树立标杆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取向和判断。去年9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这就是以规则的形式向社会倡议。
因为在规则之外,还另存两种原因。其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当代的教育问题。举个伍子胥与船夫的例子。伍子胥为了避难,在搭乘船时,让船夫不要告诉任何人有关他的行程,而船夫认为这一提醒是伍子胥不信任自己的行为,于是投湖自尽。在现在看来,我们说先秦时期人们的道德水平那是相当的高。而现今的道德滑坡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不无关系。从社会达尔文主义毒害中国开始,历经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文化大革命又对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思潮的影响造成毁灭性打击,中国人旧的信仰被否定了,新的信仰又没有建立起来,从而造成了中国人信仰缺失的尴尬现实。孔夫子选择教育,作为他那个时代对待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问题,而在今天,我们说教育是制度之外的根本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现在注重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学里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的学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种教育既是对现时价值观的推崇,也是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民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形成的来源有两个,即规则的约束和信仰的力量。如果说规则是我们能够弥补的话,那么信仰的力量是我们最为缺失的一种东西。西方世界里信仰是普遍的现象,也是自己内心的价值取向衡量的标志,为自己提供奋斗目标。从存在主义哲学上讲,正是因为人们对死亡充满疑惑和恐惧,总是对无限、对永恒充满向往,才有了信仰。虽然本质上信仰是对人的关怀,但是在现实中信仰又成了人们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因为信仰是有至高无上的终极的东西存在,能够指引、规范人们的行为。但是信仰的缺失又是难以弥补的,所以我们国家现在要做的是完善规则,建设制度,使公众建立起对法律的信心和信仰。 是的,针对道德滑坡原因我们找到它的出路,一是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二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三是精神信仰的引导。所以,我们要以教育为根本和前提,在规则的约束外,加以信仰的正确引导。那么道德问题也将找到他的归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lunlidaode/151045.html上一篇:论政府行为的道德基础
下一篇:青少年道德建设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