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伦理道德 > 分析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分析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伦理道德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网络文化中存在的消极现象,直接影响到了一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误入歧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普遍存在软弱无力、不知所措、麻木不仁、缺乏对策的现象。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从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必须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还是培养掘墓人和破坏者的战略高度,认清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切实改进和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大学生逐步成为网络道德的提倡者和实际遵循者。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脱节。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党中央的要求,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内在需要。但当前,对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目标、方法、手段是什么,怎样开课等,无论是上级还是高校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主要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网络道德教育。一些院校认为已经开设有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学生们是知道应该怎样做的,没必要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二是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中,很少涉及网络纪律和网络道德问题;三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作为理论联系实际有关内容,仅给大学生们提出一些原则要求和道德号召,从道德实践的整体性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探索不够。


(二)网络道德教育形式缺乏创新。高校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手段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或教育者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课堂辩论、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方式,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启发、说服,通过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逐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方式的针对性强,反馈及时,能情感互动,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它的弱点同样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受到限制、受教育对象有限、课堂教学模式单调。而在信息化校园中,网络的交互性,使学生在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进行思想交流。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由于没有受到系统的网络教育,并不真正懂得网络交往的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无限性、快速性、隐秘性、随意性等特征,不了解学生们在网络交流中的高度自由、自主和快感,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往往深感跟不上形势。


(三)网络硬件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错位。当前,教育技术部门管网络,宣传部门管网络文化建设。不少院校宣传思想教育部门的同志感到,两个部门的协调性差,前者往往只关注或过于关注网络建设技术层面的东西,对加强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对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在配合上往往不热心,不主动,甚至还常常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网络道德教育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习近平同志在最近的讲话中强调,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首先,高校网络道德建设作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否则,指导思想模糊甚至错误,就找不准自己的逻辑位置,就缺乏时代的高度和全局的高度,因而就会混乱或犯错误;其次,高校网络道德建设作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为满足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再次,高校网络道德建设作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高校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广大师生美好心灵、弘扬学校社会正气。否则,仅仅从专业学习和商业角度关注网络文化和网络活动,就会使网络逐渐成为实用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追名逐利、发泄私愤、寻求刺激的工具。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方式创新


1、坚持网络道德教育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相融合。网络是新兴事物,但归根到底,网络文化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所以,要加强网络道德的教育,就必须把握网络道德的本质和意义,把握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否则,就现象谈现象,就问题说问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只有从网络文化的属人普遍价值、网络文化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中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普遍价值和特殊价值、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网络文化的联系与区别、人与人网络交往的伦理实质等方面,揭示网络道德对于大学生人生价值提升发展的意义,才能将网络道德说得透,讲得明,灌到学生的心坎里。网络生活和网络交往已经客观地引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及时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地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之中,与时俱进地把现实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势在必行。


2、坚持网络道德课堂教育与网络道德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课堂学习,大学生们可以了解其网络生活的社会本质和实践本质,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准则,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克服那种认为网络交往完全是主观任意、绝对自由的误区。所以,要向大学生们进行一定的道德灌输,宣传正义、善良、诚实等道德行为,以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取向教育、引导他们。实践证明,同任何理论教育离开联系实际,其教育就是苍白无力一样,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和网络社会道德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中感受、检验何种网络道德是科学的合理的有价值的,是能够促进人的完善发展的,何种网络道德是不科学不合理没有价值的,是危害人的完善发展的,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觉地将课堂所学的网络道德知识内化为网络道德责任和道德实践,即转化为道德自觉。因此,要组织网络和课堂专题讲座、组织网络和课堂热点讨论、组织网络和课堂对不道德的网络现象进行分析、组织大学生自己现身说法等环节,强化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内化、外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具有网络道德意识和普遍的共同的网络道德自觉。


3、坚持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与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教师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教育他们认识到网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方式,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走出空洞说教尴尬处境的一个契机。另外,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实现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必须实现网络道德教育与强化网络监管相结合。


(三)强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建设是关键,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建设是前提。当前互联网上鱼龙混杂,色情、暴力、颓废消极信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充斥其间,因此,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高校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和思想教育优势,努力开发出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易操作性的计算机网络教育系统,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品味。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下一步,学校可在校园网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专门网站或主页,进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有关部门和院系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起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生网站、官方博客、教师博客、教师微博等,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常现兵 裴斐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lunlidaode/26413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