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人口生育
一、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方面。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就是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主体,主要的内容包含两方面:一个是犯罪主体为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另一个是犯罪主体是流动人口中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青少年。
(二)犯罪客体方面。对于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所侵犯的客体属于法律保护范围内的财产权,还有法律保护范围内的社会管理秩序等,比如,以侵害公民财产权的盗窃犯罪行为、抢劫犯罪行为,再比如,以影响社会管理秩序的群众斗殴、聚众闹事等等。
(三)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以故意犯罪为主,在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问题很多都是故意犯罪,作为犯罪嫌疑人,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其所作所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但是在主观意愿方面还是存在明显的故意心理。比如,在青少年盗窃犯罪中,很多嫌疑人的主观目的就是能够偷盗东西卖钱,其犯罪故意相当明显。
(四)客观方面。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偶然性的情况比较多,根本没有办法预料。在社会转型的今天,社会现实发生了变化,新的社会体制诱发了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对社会建设产生了很大的隐患。其中,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具有很大的团伙性质,对社会腐蚀性和危害性极大,青少年犯罪活动的嚣张,给人民群众带来恐慌不安心理,使生产、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干扰。
二、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进城打工,流动人口变得非常普遍,一部分流动人口中青少年在面对城市的泛化景象的时候,容易被迷惑,其世界观就开始出现问题,出现了自相矛盾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多元化文化思潮的涌入,青少年出现了选择方面的困惑。他们正处在人生观容易松动的时期,阅历还不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是特别强,也没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特别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好逸恶劳的思想品格。事实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经济,只有经济发展各项制度才能更加完善,人们群众才会更加注重教育问题。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就能让青少年在进入社会的时候能够具备一技之长,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生活来源。只有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了,流动人口中青少年侵占财务类的犯罪率才会明显的降低。
(二)注重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通向社会的桥梁。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接受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小学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来说,由于其流动性,上学的学校相对比较多,频繁的转学可能就会导致其产生厌学心理甚至自卑心理。就会出现学生逃课、打架等现象。还有一些流动人口中的学生讲所谓哥们义气,打架斗殴等,不但违犯学校纪律,这种风气会影响全校教育。所以,学校也要重视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积极改革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流动插班生的特点,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不断的组织流动插班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考核,在学校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根绝学生的喜好,可以把法制知识编制的漫画或者宣传海报,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这些知识。
(三)注重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家庭教育。而对于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来说,家庭是青少年社会文化的最初场所,也是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场所之一。在一些流动人口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的时候,要么过渡溺爱孩子,要么实施棍棒教育,很少注重孩子思想的培养。有的家长一味追求升学率,让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挑战,导致他们荒废学业,失去家人的支持,离家出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除此之外,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上不了学,就会过早的摊入社会,被生活所迫,也可能走向犯罪道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教育要采取正确的方式,从约束自身行为做起,杜绝使用暴力进行孩子的教育,提倡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不能只顾挣钱忽略了孩子,对于孩子出现的思想波动,要进行及时的疏导。
(四)逐步完善流动人口青少年社会保障机制。对于流动人口来说,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把他们一味的排斥在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必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要逐步建立流动人口青少年人口社会保障机制,对于在某个地区居住达到一定年限的青少年在教育、居住、医疗等方面都要有相关社会保障。特别是流动人口青少年教育方面,必须要保障义务教育。就当前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村范围内已经实施了免受中小学学费制度,这就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因为经济问题导致了上不起学的现象,保证青少年能够完整的接受义务教育,避免他们过早的进图社会。此外,为了避免一部分流动人口因为过早的进工厂打工沾染不良风气,还要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于那些不想继续的升学的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鼓励他们运用合法手段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是社会各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历来都非常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制定了各种方针政策。社会、学校、家庭都要为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renkoushengyu/149166.html上一篇: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管理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