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人口生育
1引言
社会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从社会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活动开始的。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学,在19世纪末从国外逐步引入中国。社会学的传入适应了改造中国社会的需要,又在中国重大的社会变革中形成与发展。自从社会学引入中国以后,学者们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将国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为创建“中国的社会学”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费孝通先生就是中国社会学者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著的《生育制度》?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社会生活,是功能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该书以“生育制度”为名,但探讨的不仅仅只是一般的生育问题,而是以生育制度为核心,从社会本位文化观来分析探讨中国微观社会结构,即探讨婚姻、家庭、夫妇配合、亲子关系、代际传承、亲属制度等问题。在作者看来,这种种制度安扫^均是出于对新生的小孩进行抚育的需要,最终目的是实现代际之间的传承、种族的绵续和社会结构的稳定。这正是作者在书中一直坚持的功能主义视角。所谓功能主义,即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必要的功能。按马林诺斯基的说法,社会制度是人类活动有组织的体系,任何社会制度都针对一种基本需要,其功能也正在于满足这种需要。马氏功能论的基本观点是,包括社会结构在内的文化体系都属于人用来满足其基本生物需要及由生物需要派生的各种需要的手段。从此视角出发,这种种制度的功能都是辅助生育(包含抚育)
费著《生育制度》自1947年初版以来,就有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读。潘光旦先生给该书作代序时评价写道:“他(费孝通)所注意的是制度本身,用意是在种族绵延的起点和制度完成的终点之间那一大段社会的与教化的文章,加于推敲分析……至于本书条理的畅达轩豁,剖析的鞭辟入里,万变而不离功能论的立场,章法井然,一气贯串,则也未始不是一家言的精神的充分表不,”王铭铭先生认为:
“《生育制度〉的核心追求是从人和社会的再生产出发去发现'一套可以应用于任何特殊文化的普遍概念’。这种追求曾在功能主义人类学中得到初步说明,而《生育制度频把功能主义没能说清楚的问题明确地提了出来。”,'李明建认为:“《生育制度》一书体现了费孝通先生思想观点的前瞻性、思维方式的独特性、理论分析的生动性、逻辑论证的严密性”。'费孝通先生自己在“个人。群体。社会一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中也提到自己在文章中更多强调“文化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是实体、个人是载体……没有摆脱'见社会不见人’的缺点。”当然,客观地讲,由于《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用上课的课件整理而成,初看本书,形式比较散,且未形成理论,但并非是该书没有理论基础,只是作者没有将其概括出来。笔者通读全文并结合相关文献,在分析费著各章内在逻辑关系基础之上,欲尝试将其中的部分内容整理成“社会结构完整性理论”。
2人类社会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
受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的影响,费孝通先生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有机整体。如果把人类社会看是一个组织复杂的整体那么个人就是组成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部分。个人分工合作,各行其是,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社会,正是它把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也正是它带给了我们现有的生活。“我们不妨先假定个人的基本需要是生存。单为生存,人类也许可以像低级动物一样,一切靠个体去经营。若这是可能的,人类的生活也一定简单得和低级动物差不多。”因为,人类最初就是从低级动物中分离出来,经过漫长岁月进化而来。现在人类生活的程度比其他动物都高,说明人类基本需要不单为生存。那么,“什么使我们的生活高出于其他动物这样远呢?最直接的回答是人类大大地利用了分工合作的经济原则。换一句话说,人类组成社会,社会给了人类现有的生活程度。”
众所周知,人不能单独谋求生活。鲁宾逊式的生活不能算是人类生活,即便是生活,也是不能发展进步的生活。“一个人不能谋生,多几个不能谋生的人在一起,也还是不能谋生。”17'但多个能谋生的人在一起,不一定能谋生。如: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因为他们缺少分工合作。如果他们分工了,一个挑水,一个生火做饭,一个接待香客,就不会没水喝。这说明了,个人生活所依靠的不是任何别的个人,而是各个人互相配合别人行动的分工体系。
“有了分工合作,我们每个人就可以整天做着一件特殊的工作,不愁全部生活不能获得满足。”因为可以通过工作成果的互相交换得到满足。分工合作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更不是个人能力的加总,团体合作所形成的能量是远远超过团体中个人相加的总和能量。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第一章中就论述了分工对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性,并举了制造大头针的例子加以说明。个人的生存必须靠社会的分工合作,离开了社会的分工合作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大家的生活能健全进行就靠了社会规定下分工合作的结构,所以我们说这个结构是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
“社会分工合作结构的式样,各个社区可以不同,但是结构必须是完整的,必须能答复每个人全部必须依赖于别人来满足的生活需要。”如果社会结构不完整,就会出问题。评判社会结构是否完整,就看它能否持续不断地运转下去。各项社会分工之间必须功能互补且相互联系,成果能交换,分工结构必须完整,形成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对于人类群体来说,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类社会看作一个整体,则其分工结构是明确并且具体的:性别结构上分男、女,而且比例需要稳定,因为性别结构不能失衡,一旦性别结构失衡就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如婚姻挤压、犯罪率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强等(郭志刚、邓国胜,1995)年龄结构分老年人、中青年人、少年儿童,比例也不会波动太大(年龄结构也不能失调)职业分工也不能失调,必须有人从事农业,生产粮食,有人从事工业,生产工具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有人从事行政,管理国家,还必须有人从事教育,传授知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类自身社会结构的完整性。“种族绵续决不能说是个体所要求的,而是性的满足中不经意的生理结果,这巧妙的安排在人类中……,在我看来,是在把人们结成社会,使每个人不但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一个社会的分子,每个人的生存不能单独解决,他得依靠社会的完整。社会完整是个人健全生活的条件,而社会的完整必须人口的稳定,稳定人口有赖于社会分子的新陈代谢,因这引起了种族绵续的结果。”从上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概括:人类必须分工合作,分工合作产生了社会结构,而社会结构必须是完整,才能有效和持续发展。
21死亡是对社会结构完整性的破坏
“人是不能永远生存的,他不久就要死去。当然,从个人的立场看,他一死之后,正可以不管天下兴亡了,正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他死后社会结构会发生什么困难,他大可不必过问。可是他在未死之前,若是别人一批一批地死去,社会分工合作结构的完整性不能维持时,他的生活也就会发生困难。这些活着的人却不能不关心别人的死亡,他们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完整性;他们不能强人不死,或是约定在同一社区里生活的人一齐死,就不能不把死亡给予社会完整的威胁加以免除。”
死者的死去,威胁着生者的生存。也就是说,死亡对人类社会结构的完整性具有破坏作用。一般来说,死亡人口包括各个年龄、各个职业的人口,其中死亡人口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这些死去的老年人,他们已经退休或离开了工作岗位,似乎并没有破坏社会的分工结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老年人是从各行各业中,也就是说从各个职业分工中退出来的,如果我们单从社会分工结构的完整性来看,自从老年人退休或离开了工作岗位那一刻起,就可以认为,他们退休或离开了工作岗位的行为破坏了原有的社会分工结构的完整性。在工作岗位上那部分劳动者的死亡,毫无疑问是破坏了社会结构的完整性。如一个从事农业生产者的死去,靠他生产的粮食生活的其他人就要发生生活困难;一个现行管理者的死去,就可能导致群龙无首,出现管理的混乱,这些都是对原有社会结构完整性破坏的例子。死亡对人类社会结构的完整性破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战争。纵观人类历史,自从人类形成的那一亥刻战争就接连不断,甚至可以说在人类还未出现之前,战争就已经开始,一直待续到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今后也一定会出现战争。战争严重破坏了社会结构的完整性,大批中青年男性的死亡,威胁着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生存。因为,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需要中青年人口的来供养,供养者(就是生产者)减少,供养能力也就减弱,大批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得不到足够的维持生活基本需要的食物,最终只有死亡,从而对社会结构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22生育是对社会结构完整性的修复
前面讨论了,死亡是对社会结构完整性的破坏,人类的生存又要求社会结构的完整。那么用什么办法来恢复社会结构的完整呢?那就是人类新陈代谢,新人顶替旧人。“和个人生活攸关的是社会结构的完整,在这生死参差的人间谋社会的完整,就得维持最低限度的人口,于是社会一定得有一个新陈代谢的机构,使死者尽管死,自有新人物出世来填补他们的遗缺。”就是说,死者死去了,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的完整性,需要新人填补或顶替上去,修复已经受到破坏的原有的完整的社会结构。那么,新人从何而来?一生育。
生育包括生和育即生殖和抚育两个部分。更要紧的是,生殖和抚育还是不可以分离的两个行为。光生下孩子,不育孩子,这孩子就不能在社会分工结构里担负一定的职务,也就不能胜利地完成新人对旧人的继替,要完成这种更替必须对新人进行培养和教育才能做到。
生育作为对死亡破坏后果的修复,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世界上的动物,只有当它们遵守生死平衡等式时,才能绵续发展。自然界的规律就是无情的新陈代谢,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也当然地受到这一规律的支配。人类社会不断有旧人死去,同时也不断有新人出世。要完成新旧的接替,而新人的供给光靠人类自然的本能是不行的,还得加上人为的保障。这种人为的保障就是生育制度。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即生存和发展空间。当今世界,不少民族都面临着人口众多,增长过快的巨大生存压力,中国、印度等就属此类;但也有些民族面临着人口太少,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生存危机,如俄罗斯。据俄联邦公布,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现有人口14亿。相比之下中国国土面积903万平方公里,200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是13.0628亿人。假定俄罗斯的土地也有中国土地的人口承载力,那么我们可以很容易估算出,俄罗斯可以承载2323亿左右的人口,相对于现有人口,俄罗斯还有极大的人口增长空间。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增长原理,“一旦人口不加抑制,其增长便会以几何比率进行,……人口若不加抑制,每二十五年便会翻一番,或者说会以几何比率增加。”114'假定俄罗斯人口不加抑制,能够实现几何比率增加,要达到231亿左右人口最少需要100年。更糟糕的是,自从1992年以来,俄罗斯人口出现负增长,最为严重的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负67%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都在负6%左右,这种负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过高的人口死亡率对俄罗斯的社会结构完整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而相对过低的人口出生率又对俄罗斯社会结构完整的修复能力不足,从而一定程度上使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人口萎缩,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所以俄罗斯增加人口,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妇女生育率是必定的(由莉颖,2007)俄罗斯只有改革现有的生育制度,制订鼓励生育的制度,不断地增加人口,才能修复已经被严重破坏的完整的社会结构,才有可能重振昔日“超级大国”的雄风。
3生育制度是社会结构完整的保障31生育制度的概念
费孝通先生是这样定义生育制度的:“当前的世界上,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这一套活动我将称之为生育制度。”
我们来分析一下生育的性质。对于人类来说,生育是“损己利人”的行为。这里的损己的“己”是指母体或者说父母,这很明显,一是“新生命体的产生没有不靠母体的消耗和亏损”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过程,就是母体营养亏损和能量的消耗过程;二是“孩子的生活既须父母供养,在父母说来总是自己的牺牲”;再有,孕妇的痛苦,临盆的危险,哺乳的麻烦等等就更不必说了。利人的“人”指的是孩子或子代。因为生育是“损己利人”的行为,所以若要“彻底为自己利益打算就得设法避免生殖(生育)”维持社会的完整要求生育,为生育者自己的利益要避免生育,这是一对矛盾,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如果不生育,社会就不能维持和继续,为了调和矛盾并让社会维持和继续运转,实现人类种族绵续,人们设计了一整套制度,这就是生育制度。可以说生育制度是人类种族绵续的人为保障。
3l2生育制度的内容及其联系的易断性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生育制度应该包括结婚(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殖(生出孩子来)抚育(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三个部分。为什么要生育制度呢?
这里先得分析生育制度中结婚、生殖与抚育的关系。结婚不一定会导致生殖,生殖也不一定要结婚,可以说结婚和生殖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生殖的后果就产生了抚育的责任;结婚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抚育的责任。那么有人要问,人类为什么要生殖呢?对动物来说,性欲是动物的本能,对人类来说,性欲产生性爱。一般而言,有性爱不一定导致生殖,但生殖一定有性爱,生殖是人类性爱的可能结果。性爱和婚姻的关系是,性爱并不等于结婚,没有结婚也可以有性爱,但是结婚就意味着性爱,如果没有性爱,那是离婚的正当理由。也就是说性爱活动不只是限于结婚期间内。因此,从生物角度来说,笔者认为生育制度的内容是:性爱、生殖、抚育三部分。生育的过程实质是从性爱到生殖,从生殖到抚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代代相传。
321从性爱到生殖
我们知道,性爱是人类的本能。但“生殖细胞的结合一受孕-乃是满足两性接近一一性交一的可能结果,两者并不是一回事。”117'即受孕一生殖与性爱是两回事。性爱不等于生殖,有性爱可以不生殖,性爱也不一定会受孕导致生殖,特别是现代避孕药具的广泛使用,使性爱与生殖明显隔离开来,切断从性爱到生殖的进程。一般来说,目前生殖还是性爱的必然结果(现代的试管婴儿、克隆除外)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性爱到生殖易受中断的两个行为。
322从生殖到抚育
生殖和抚育是分得很清楚的两个概念。生殖是新生命的造成,抚育是生活的供养、教育。从生物角度看,人类的生殖是母亲一方的事,只能由母亲一方来负担,父亲想分担也不可能,但抚育却需要父母双方的积极合作。由于抚育也是损己利人的行为之一,若是一方拒绝合作或另找新欢,则另一方一定会产生抚育上的困难。单身母亲的贫困率在所有人群中最高就是例子。离婚自由度的增加,离婚率的升高,使人类从生殖到抚育的过程也很容易断裂,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3生育制度保障了人类社会结构的完整性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生育制度是人类种族绵续的人为保障。那么生育制度是怎样保障人类种族绵续?我们分析了生育过程中从性爱到生殖,从生殖到抚育的过程易中断性。为保障人类种族绵续,人类设计出了婚姻家庭制度,是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的合称。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性交的广告看”,即结婚就意味着性爱,反过来,结婚又把性爱限定在夫妇范围内,这就是为什么在婚姻外得到的性爱满足都是不合法的,比如同居、嫖娼、二奶等并不合法,社会给予的是否定评价。基于人类的本能俩性必须得到满足)这种限制非常有利于夫妇关系的稳定,也非常有利于夫妇之间情感和事业上的长期合作,从而形成一个牢固的长期合作小团体一-家庭。
前面提到一个观点,生育是“损己利人”的行为,那是在家庭内部,就父代和子代间的亲子关系而言。但是,就家庭外部来说,正好相反,生育是“损人利己”的行为。这里的损人,损的是家庭之外的别人;利己,利的是夫妇自己。对于家庭小团体,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可以从社会中多分一份资源,在社会资源一定或有限的情况下,别人要少分一点资源。这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害。所以,人们为了小团体家庭的利益,尽量地多生孩子。这种强大的利益驱动力,不但解决了人类保持种族绵续所需要的最低人口,也使人口膨胀成为可能。
“生育”从字面上理解,包括“生”和“育”两部分,就孩子从出生到抚育成长的过程。生育制度是人类种族绵续的人为保障,种族的绵续就是人类的新陈代谢,也就是老的死去,又有新人出生。生育制度很好地保障了新出生的人,经过抚育能接替死去的人担任的社会分工角色,不至于破坏原有的社会分工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生育制度也是社会结构完整的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把社会结构完整性理论概括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死亡是对社会结构完整性理论可以把人口转变解释为:人类社会一-结构完整的整体,死亡一-破坏结构完整;生会结构完整性的破坏,生育则是对社会结构完整性的修复。如图1所示。
修复结构完整。首先从死亡率的角度讲,在人类历史上,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中,总体上出生率的下降是在死亡率下降之后出现。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因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得以延长,导致死亡率的下降。死亡率的下降并没有引起出生率的立即下降,而是几十年后出生率才开始出现下降。因此,各国都在死亡率下降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口膨胀现象。而受费孝通先生讨论生育制度的启发,我们在讨论死亡率之外,能不能上升到死亡制度的层面来思考呢?实际上,早在1662年,人口学学科创始者之一约翰。格兰特(JhnGraun)就把死亡率视为一种社会制度现象研宄,即把死亡现象与社会结构联系到一起?。
毋庸置疑,死亡问题是任何民族、社会、文化都要面临和处理的个人和社会事件,它存在着一整套行为体系和观念信仰,这些体系已经制度化,并具有稳定性。社会学,包括人口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时侧重影响死因的社会性原因,包括分年龄、分性别和分社会阶层的死亡率分布状况与原因,死亡率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以及死亡率变化内涵的社会变迁。在资源有限和选择的多样性这样一个现实状况下,一个社会的死亡率水平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和个人选择的意义,因此个人和社会的诸种选择及其这种选择的规定性就构成了所谓的死亡制度,其表现形式是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佟新,1999)。
再次,从出生率的角度讲,如上文所述,出生率开始出现下降后,再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进入稳定的低出生率时期,与早已下降的稳定的低死亡率形成新的生死平衡。就是说有多高的死亡率,至少要有相同的出生率,才能保持平衡。死亡率的下降会导致出生率的下降,但是两者往往不同步。当死亡率上升时,为了保持社会结构的完整,就得让出生率也上升,当死亡率下降时,出生率也要下降,才能保持生死的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的天平倾向一边,即便是马上调整,也不能很快见效,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时间才能得到恢复。为了简便,人口学界通常以时期总和生育率(?)为21的参照值判断生育率是否高于或低于更替水平,生育率只要在21左右就能保持社会结构的完整?。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必定导致人口负增长。这种趋势并不因当前人口结构状况所改变,当前人口结构差别只影响到达人口负增长所需要的时间。简而言之,在当前的死亡模式下,如果说生育率低于21就会破坏社会结构的完整性,就要求提高生育率,即多生。反之,则要降低生育率,少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renkoushengyu/264326.html下一篇: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失独”问题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