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当素质教育的强劲东风吹遍各大城市,重视艺术教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时,绝大部分农村中学中,艺术教育被严重忽视的现状并未得到改观。升学率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仍然是衡量自身教育教学成败的维一尺度。学校领导大多为之倾注了全部心血,而对艺术教育也便无暇顾及了。只有在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时,才将艺术教育拿来装点一下门面,事过之后,一边望着领导离去的背影,一边从容地下令:一切照旧!生怕作为素质教育手段的艺术教育及各种文体活动会影响了学校的"命根子"--升学率。这种思想,致使全国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课率仅达30%,绝大部分农村中学美术教学设施难以到位,图书资料奇缺,学生审美素质低下。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中学中,有专用美术教室的学校仅占5%左右,有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教学挂图、幻灯片、录像资料、电子图书的学校仅占0.6%,学校图书馆里美术类图书更是几近空白……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要保质保量地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中国美术教育》中的"教材辅导"栏目是面向教师的,更有针对性。我们只要花费最低的代价就可准确而又全面地获得新的知识;而现代类型的美术欣赏出版物如各类音像制品、软盘、光盘等电子出版物,对我们来说更直观具体,便于阅读、欣赏、研究。如由朱伯雄教授主编,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美术图库》,就是一张很好的碟片,内有世界名画、建筑、雕塑一千余幅,且每件作品都介绍了时代背景、创作风格、流派渊源、艺术家简历等,又可根据作者、作品性质、国家等非常方便地进行检索,图文声像并茂,容量极大,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既可使我们美术教师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又可直接运用到教学第一线,一解教学挂图、幻灯片不足的燃眉之急。
农村美术教育的落后现状正是我们基层美术教师创业起家,努力拼搏,施展才华,开创新局面的大好时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人类精神体验的精华,它包容了异常丰富的精神内涵,它的各种艺术语言和人类丰富的精神生活存在着微妙的对应同构关系,为胜任对艺术――这种人类特殊语言的分析和解说,美术欣赏教学,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提高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尽快使自己“桶里的水”多起来,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势的需要。
方法上建议:
一、感知乡土文化,增强审美能力。民间是一块内容丰富的文化课堂,乡土文化让人目不暇接,美术课教学可以把课堂扩大到教室之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融入大自然,和实践相结合,会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我在上美术欣赏《中国民间美术》这课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皮影标本、年画作品《门神》、风筝展示给学生,让他(她)们观赏。这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发现自己身边就有好多民间艺术,提高了他们善于观察,发现美的能力。
二、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创造能力。美术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美育成分,又有现当代节奏的内容。我在教学七年级《标志设计》时,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设计”,在把握基本教学内容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作业的:同学们,标志无处不在,随处可见,请大家告诉我,你们看到过哪些标志?听了老师的话,学生眼里放出了光彩,开始踊跃积极回答。随后,老师讲解下标志的设计原理,让同学们查找资料,向教师请教有关知识,认真地设计标志草稿,兴趣异常浓厚,无形之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自豪之情。作业完成后,优秀作业异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联想纷纷。
在现实生活中美术的作用处处可见,吃东西除了味道外还讲究形与色,“色”来刺激大家的吃的欲望;大家住的房子也是很讲究装饰装潢等等这些必须都运用到美术的知识。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又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将会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这些作用还是离不开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与适应,也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付出辛勤的劳动!我们在上每一堂课、制定每一个单元教学计划时,都必须考虑到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以及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最终达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的。美术教育的创新需要美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索,乡土文化是美育教育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有热爱美育教育的恒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充实课堂。同时也希望各级领导也能多多关注农村学校那些不起眼的孩子们,让他们早一天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真正做到全民的素质教育!我们在上每一堂课、制定每一个单元教学计划时,都必须考虑到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以及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最终达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1223.html上一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