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是一个政党永葆进取精神的内核所在。从哪入手进一步加快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长期、有序、深入地开展下去,已是需要各级党组织深入思考且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014年8月12日至15日,华安县基层党建专题调研组由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利用3天两个晚上时间深入8个乡镇、10个村,对华安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采取看点、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材料的形式,基本掌握了全县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并听取镇村干部的相关意见建议,同时结合笔者平时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今后如何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着力做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工作,是推进华安县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一、从问题抓起,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华安县立足实际,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紧紧围绕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六有”目标,积极探索农村服务型党建模式,努力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富美华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虽然华安县在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1)部分村主干服务不到位。一是不敢担当,缺乏责任感。二是私心重,一碗水端不平。三是作出位,法纪意识淡漠。四是搞内讧,班子不团结。(2)促进村财村民“两增收”成效不明显。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大部分村主要依靠政策支持或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维持运转。二是群众增收措施乏力。(3)党员先锋作用难发挥。一是党员成“外员”。当前,村级党员流动呈现外流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员作用的发挥。二是党员成“社员”。受“当权主政”不良思想影响,部分党组织书记在发展党员中仍有家族式发展的陋习,导致党员素质低,党员作用发挥困难。三是党员成“挡员”。部分党员党性淡化,党员意识淡薄。例如,在调研中发现这样的怪现象,村里召开党员会议时,党员本有义务要参加,可几乎所有村都得按人头发补贴才能确保党员到会率。(4)党组织服务功能不完善。一是设施做加法,服务变减法。二是帮扶“输血”多“造血”少。三是等党员来学习多,主动组织党员学习少。
面对上述问题,怎么办?调研中,华安县县委书记强调,从问题抓起,从现有的问题出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基层党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他还说,其实有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顽疾,不可能一下子解决,难以一下子解决,所以不能搞空对空,也不能搞一阵风,要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剖析根源、把握规律,特别对普遍存在、反复出现、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查找原因、研究解决,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不断提升。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一着力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二着力建设一支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三着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四着力创新独具特色的党建活动载体;五着力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六着力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体制机制。
二、从真正落实抓起,着力建立健全落实责任制
制度只有被信仰才能被遵守,如果制度不能被现实地遵守从而进一步转化成自我的自主性行为选择和行为习惯,它就只能是一纸美丽的空文。2014年5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方法措施。如何真正确保《意见》落地生根,相应的举措不是通过高压式整肃实现《意见》的被动实施,而是应在合理的限度内具备人文关怀和情理色彩,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更广泛的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同,形成上下左右对《意见》主旨的高度共识,并主动依据当地情况实事求是地寻求落实路径,从而更大程度地保证《意见》的实效。
近年来,华安县在学习推广168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县实际的党建模式,并将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因地制宜建立各项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如“三个”服务群众工作法(新圩村“一圩一日”、先锋村“四对比五算账”、大地村土楼“和谐申遗”)、农村“三培养”(把农村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和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党员创大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致富带创的制度机制,转化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的“一支一策”制。
今后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如何传承推广和深化具有华安特色的深受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欢迎、又得到了上级领导肯定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通过调研,笔者认为,第一,要谨防制度效力大打折扣。谨防制度“形同虚设”,拿制度当“摆设”;谨防制度“执行走样”;谨防制度“成为桎梏”,保证其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第二,必须建立落实责任制,确保制度不走形。一是树立强烈的落实意识。确立落实观念,树立落实责任,坚定落实意志。二是练就过硬的落实本领。提高执行力和落实能力,用过硬的本领来增强落实能力。三是健全科学的落实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常态化监督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严格的奖惩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三、从领导干部抓起,着力提高领导者的领导素质
从领导干部做起,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这不仅是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更是当前基层党建的关键,因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广大干部和党员起着示范和导向的作用。以前从领导干部开始的表率作用,主要是从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度谈的比较多,规定的也比较细,而从参与者特别是重点对象的角度,就是领导人也要作为活动的参与者甚至作为重点的监督对象,从这个角度谈的少,规定的也粗,缺乏可操作性。这样的结果,在实际活动开展当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重过程轻内容,重形式轻实质,或者叫认认真真走过场。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必须在做好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同时又当好参与者和重点的监督对象,两者缺一不可,就是领导者和组织者及参与者和重点监督对象这两个方面紧密相连,忽视哪一方面都起不到领导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近些年来,华安县领导在这方面可以说迈出了坚实而又可喜的一步,在当好参与者和重点对象方面,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比如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县领导就公开承诺,要从县委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叫带头承诺。在教育活动中,县领导真正做到了带头“四下基层”( 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如“一周一晚”学习制度,县委书记带头上讲台授课,宣讲省市县全会精神,实践了从领导层做起、从自身做起的诺言,为全县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做好参与者和重点监督对象提供了样板,为领导干部自上而下的表率作用增加了新内涵。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关键在领导,领导要在其中起表率作用,这就对领导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素质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因素,而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则是领导工作的关键因素,是领导干部的灵魂,是一个领导干部水平能力高低的主要表现和集中体现,是衡量他们称职与否的基本标准。所以,领导干部在提高自身素质时,要特别突出和强化领导素质。
领导干部除了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要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外,还要具备非凡的人格魅力。什么样的领导才是群众心目中的好领导呢?一般来讲,有一个共同的期望形象:一方面希望领导者“像个领导者”,另一方面又希望领导者“不像个领导者”。所谓“像个领导者”是指智力、水平、能力等方面要略高一筹,离自己越远越好,如遇事总有办法,总能指挥、带领大家获得成功;所谓“不像个领导者”,是指感情上能和自己打成一片,离自己越近越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道德品质与公众标准相符合,也即主要要有人格魅力等。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的需要就是领导干部努力的方向。因此,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素质的档次,不仅要在水平能力上尽力拉大与群众的距离,努力提高、完善自己,同时,要在感情上尽量缩小与群众的距离,重视人格魅力的提高和增强。
四、从制度规范抓起,着力建立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调研中,笔者发现华安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规范不健全,影响了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拓展。例如,农村“三培养”工作,台账工作像滚雪球,没有跟踪落实“培养人员在哪里,培养得怎样,作用发挥得怎样”。又如,“三个服务群众工作法”,不能全面深入的得到推广落实。另外,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多、范围广,村级组织往往要面对多个上级部门的管理,而这些职能部门相互间缺乏沟通交流,缺乏基层调研,大多闭门造车,导致一些相同事务的政策性文件,内容大致,措施相仿,多有重复,甚至有的措施还不切合基层实际,基层党务工作者多有抱怨情绪,服务群众工作很难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从制度规范抓起,着力建立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第一,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措施要真正落地,主要靠两点,一个是机制,一个是载体。关键是健全机制,完善载体。究竟怎么做呢?总的来说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六有”为目标,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健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常态化工作机制。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和意见的表达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诉求回应机制。三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四是建立群众对党组织、党员干部的评价机制。五是建立教育动员群众的机制。
第二,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制度要落地生根,主要建立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一是完善服务机制。继续建立健全“三个”服务群众工作法、农村“三培养”、党员创大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致富带创的制度机制,抓住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契机,指导督促各村结合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各项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将服务群众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从荣誉上、政治上、经济上关心村级党员干部,建立完善选拔培养、绩效考核、待遇补贴等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大优秀村主干选拔到乡镇的使用力度,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村干部,让农村党员干部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干劲。三是落实奖惩机制。加大对乡镇、村抓党建的考核力度,科学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标,对抓党建不力的相关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推行《村主干职业化管理办法》,适当延伸至村干部,不断完善农村干部管理相关制度,是“不作为”甚至“作出位”的,视具体情节给予相应处理,对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按照相关程序予以免职。四是清理运行机制。对村级现有运行的制度机制进行全面梳理,征求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加以论证,在与现行政策法规不冲突的情况下,对可以整合的制度予以整合,对部分不再适应新形势、不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予以废除。
积极推进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并同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这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1265.html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
下一篇: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