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一、研究缘起
劳动力素质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教育、文化、知识、体力、技能、健康以及思想等,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发展原因时,已经注意到人的思想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认为思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往往把思想原因与物质的、文化的原因夹在一起,缺乏专门研究,在客观上就冲淡了思想原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使人们更多注意的是资本、教育、技术等物质和文化的原因,这也是他们的思想后来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重要原因。国内学者就农民身体、教育文化素质与农户脱贫致富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农民综合素质低下,造成了中国农民总体的贫困。
二、农民思想素质与农户家庭贫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一)“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与家庭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以功利主义思想看待教育,那么,就会生产各种对教育和知识的错误思想,这些错误思想严重影响了农民对知识的追求,其必然采取减少或取消对子女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投资,让孩子失学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的错误行为。这一行为有逐渐递进的五个方面的危害:(1)直接危害:子女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低。长此以往,农村大量的文盲半文盲存在。“一个国家国民所掌握的技能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必然造成子女未来劳动生产技能素质低下,从而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教育程度的高低、文化知识的多少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强弱不成立竿见影之相关,但教育、文化、知识的确可以沉淀、渗透和内化为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因此,李斯特主张一国的大部分消耗,应当用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方面,用来培植国家未来的生产力。(2)间接危害:子女劳动技能低下,必然就业受限,甚至根本无法就业。(3)对家庭总危害:就业受限或困难必然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甚至无收入来源,家庭贫困。(4)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危害: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技能素质低下,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舒尔茨指出:“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决定贫富的关键。迅速的持续的增长是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
(二)落后的卫生、健康思想与家庭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如果农民生命、健康、营养、保护、保健、卫生、优生优育等思想意识淡薄,对来自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危害身体健康的因素认识不足,不懂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道理、“近亲结婚”的危害以及生活习惯与疾病、健康、贫富的相关性。那么,错误的卫生与健康思想就会引导农民不良生活劳动习惯和行为方式,如,吸烟、酗酒、近亲结婚、过度劳累、饮食生活无规律、卖淫嫖娼等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行为。这一行为有逐渐递进的三个方面的危害:(1)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农村居民不少的疾病主要是因为村民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所致,如,农村大量的胃病胃癌与过度酗酒有关;农村居民的肺病及其他不治之症与吸烟直接相关;大量的肠胃消化系统疾病与农村居民不讲卫生、生活饮食无规律有关;相当一部分痴呆傻、低能儿等先天性疾病人口与近亲结婚、劣生劣育有关;多数性病与卖淫嫖娼行为有关;其他大量的疾病与劳动者体力脑力劳动过度和任何以损害自身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行为有关。(2)对家庭的危害:第一,家庭医疗负担过重,生活陷入困境,也影响了用于生产的资本积累。而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以节省用于医疗保健的开支,从而使资源派上更多的用场。第二,由于劳动生产率受到劳动人口的健康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因此,农村低健康状况使得农业生产经营困难,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不良健康状况与农业生产低效率恶性循环。第三,患病、残疾、低能人口成为社会的劣势弱势群体,家庭收入偏低,脱贫机会减少,致富希望渺茫,家庭陷入了极度贫困之中。舒尔茨谈及健康投资的意义时,提出了这样的对策建议:人力资本理论把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看作是一种资本的储备,即健康资本。孩子质量投资的一项内容是健康投资。(3)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危害: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直接建立在其人民健康及其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各种疾病蔓延,患病、残疾、低能人口导致人口素质下降,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的产出必然减少;高昂的医疗费用给集体、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又使得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投入减少,导致经济发展步伐的缓慢。
(三)“好逸恶劳”等旧思想与家庭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在广大农村,由于受剥削阶级旧思想的影响,民众的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贪图享受等思想根深蒂固,这些思想的实质是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其核心就是“懒和赌”的思想。错误的思想引导了人们错误的行为,赌由懒引起,懒与赌相伴。(1)对家庭危害:劳动创造财富,而“懒”的本质就是厌恶劳动,故“懒”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导致家庭贫困。而赌乃社会“毒瘤”,万恶之源,百害无益,危害极大。对家庭的危害是:第一,赌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第二,赌不仅不创造财富,而是消耗财富,使财富急剧减少,贫穷愈益加深;第三,赌消磨人的意志和进取心,耽误农业生产;第四,赌使家庭不和睦,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2)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危害:第一,勤劳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懒惰不能创造经济增长。对此,刘易斯指出:“如果说勤劳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么,就应该在进行生产性投资的更大能力或愿望中去寻找这种联系。那么工作辛勤的人也许比那些工作少的人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少的消费这些收入的时间;因此,他们就有更大的可能去投资。”第二,“懒”容易使人产生投机取巧、不法经营的机会主义行为,扰乱或破坏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第三,赌是人的道德品质败坏的表现,是引发社会不安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罗雪尔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衰落,其国民的道德素质低下,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说,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构建现代农业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四)“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封建思想与家庭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在现在农村,农民“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旧思想根深蒂固;而“计划生育”、“少生优生优育快富”、“生男生女一样好”等新思想缺乏。错误的思想引导了人们错误的生育养育行为,第一,生男、多生、超生行为非常严重。佩雷菲特指出不发达国家“是一种超生的社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愚昧,多子多孙的传统观念非常顽固”。第二,在“传宗接代”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只能继承父辈祖传事业。“在某些社会里,传宗接代的传统意识非常强烈地坚持认为,儿子应该步其父亲的后尘。”(1)对家庭的危害:第一,在家庭资源和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家庭人口增多,家庭人均收入就会相对减少,子女在衣食住行学等方面的拥有量减少,赡养、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负担相对加重。“人口增长必然导致对衣食的更大需求;而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而言,由此所引起的麻烦已经屡见不鲜。”第二,子女受教育程度降低,人口素质下降,就会造成子女技能低下。随着社会进步和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子女未来就业机会就会减少,又会制约家庭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家庭贫困。“不同家庭成员在财富和收入方面有较大的差别。物质上越是先进的社会,赚取收入的人所承认的家庭成员也就越少。在那些仅能维持生存的社会里,大家庭制度不适合于经济增长”。第三,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子未来婚姻成本高昂,也会加剧家庭贫困。(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第一,家庭人口增加过快直接导致社会总人口数急剧增加,必然加重社会经济在土地、粮食、住房、交通、教育、就业、福利等各方面的负担,尤其是“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下降了”,因为“经济增长率根本无力承担这样一种人口扩张”。而“在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中,人口增长的放慢将有助于人均收入的迅速提高”,第二,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在现代社会生产中,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女性占有重要的角色地位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在生产劳动方面,就相对限制了女性的职业与工种,不利于社会分工协作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阻碍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对此,刘易斯指出:“对妇女工作的限制也是每个地方经济增长的障碍。”第三,传宗接代、继承祖传事业的保守思想,限制了职业自由流动和选择,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者劳动能力和特长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是不利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发展。“在某些社会里,传宗接代的意识非常强烈,对经济增长来说有某些不利之处。如果传统坚持认为,儿子应该步其父亲的后尘,那么,职业流动性也减少了。这是一种阻碍变革从而阻碍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方法。”
(五)“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传统思想与家庭贫困、社会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农民“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思想意识和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而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农民落后错误的思想支配着错误的行为:第一,农民仍固守在十分有限的效率低下的耕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进行着单一的狭小的农业生产。第二,农产品自给自足,几乎不为市场生产。(1)对家庭的危害:第一,农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就是非交换的经济形态,它使得农户家庭生产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取得经济效益;而市场交换是一种节约机制。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人都通过市场交换参与社会分工,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最具优势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生产者之间应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分工原则,实行专业化生产,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成本相对低的产品)。然后彼此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则对交易双方都有利,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双方的生产成本,增加收入;而且,交易双方通过分工所创造的利益,通过市场交换,可使所有的市场交易者受益。第二,在自然半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使劳动者的成果附加值极低且仅够满足家庭生活消费需要,可用于市场出售的产品数量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为农户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三,自然半自然经济使农户家庭处于封闭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与外界交往少,在遇到灾害时,农户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生产很容易造成农户家庭的自给不足或贫困。(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农业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而农本主义传统思想观念是一种无形的习惯力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桎梏,对传统乡村工业发展构成阻碍。张培刚认为,我国农村在近代初期经历了一场原始工业化的变革,但传统乡村工业并未获得根本的转变,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农本主义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本主义思想观念巩固着落后的自然经济,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小农经济思想观念阻止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
三、结论及启示
通过农民典型思想素质与农户家庭贫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分析,发现:从单个家庭到一个国家,贫困的根源、社会经济落后的深层原因变得相当清楚,那就是人落后的思想观念。在现代人的诸多素质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区别于传统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它支配着人的经济行为,决定着人的其他一切方面素质及能力的发挥,并且是物质、资本、劳动、知识、技术等要素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提。劳动力思想观念素质低下是导致家庭贫困和经济发展滞后的总根源,一切导致家庭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发展的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原因都可以在劳动力思想观念素质低下那里找到终极原因。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的思想等素质,只有以人思想等素质的提高创造的经济发展,才是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因此,以往的资金、技术等物质扶贫方式与手段助长了农户“等要靠”的依赖思想,物质反贫困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返贫率高,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显得惨白无力。因此,二十一世纪反贫困战略不仅要注重资金、技术等物质反贫困,也要通过农民思想素质的现代化,重视思想反贫困或思想扶贫。这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农村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乡风文明、精神文明”,就是要更新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