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一、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人格教育是社会的需要
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在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坎坷道路时,曾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可见,“兴国”绝不是单纯指经济发展,也不仅仅是指科技发达,还包括人的心理现代化,实际上就是指人格的现代化。人格教育对社会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二)人格教育是学校的需要
虽然社会对知识和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如果不注意人格的培养,很有可能我们有一天会发现,国家精心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硕士生或博士生竟然是人格不健全的人,而人格不健全的人对社会造成的伤害,给国家造成的灾难不可估量。
(三)人格教育是家庭的需要
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可见,家庭教育亟须强化,而人格培养的关键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着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不强求孩子成才,但必须培养孩子成人。
二、人格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
1.物质上有求必应及家长对孩子过于迁就,逐步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青少年从小就在这种有求必应的环境下生活,缺乏挫败的经验和解决心理冲突的经验,对其将来在社会的适应能力毫无准备和培育。家长在各方面对子女的迁就也阻碍了青少年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人格品质。
2.做事情包办代替,使孩子的独立性难以得到锻炼,没有成功的经验,影响自我效能感。父母对子女的过度辅助,减少了任务的难度,也减少了他们对困难的认知感。
(二)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
1.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学校把培养学生的重点放在了知识、智力上,而放松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2.学校德育多讲大道理,很少讲日常生活中的小道理。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无所适从,不会做人做事。
3.注重系统的灌输和集中的教育,强调外力和管理的作用,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致使学生对形成和完善自我人格,在思想上重视不足,行动上无所适从,削弱了学生人格教育的主体作用。
(三)社会生活的不良影响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城镇化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影响使青少年心理失衡、人格缺失等现象呈增长势头。
三、健全人格教育途径和对策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人格教育中,我们也要适当地强调集体、社会和国家,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二)加强人格教育主阵地建设,协调发展身心健康
1.开展人格健康心理咨询辅导。在心理咨询中加强对人格问题的重视。在平时的教育和咨询中要保持对人格问题的警觉,对于学生的人格问题一旦发现,应及时干预,进行有效的人格特质训练。实践证明,情绪控制训练、承挫力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心理训练都可以帮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人格。
2.开展审美教育。把美育渗透到德、智、体中,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的教育,以美导真,以美引善,进而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实现人格的完善。
3.人格教育应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践表明,开放式教学能使青少年的人格更加开放。另外,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也不容忽视,让教师健全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生的人格发展。以人格教育为主线,进行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党团活动和各种积极向上的文艺、体育活动等;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合理的组织形式和多样的社会实践,具有补偿残缺人格的功能。
5.发挥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教师指导下,自觉确定塑造人格的目标、计划,通过学生自我的思想矛盾运动这种内化作用,使青少年获得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人格的内在原动力。
(三)铺垫健全人格基石,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强化家庭教育
1.让孩子学会尊重和宽容他人。尊重会让人找到希望,找到自信。宽容会让邪恶的灵魂变得善良。教育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本着“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原则去理解他人、体贴他人,切不可骄傲自满、恃才傲物。
2.让孩子学会赞美他人。教育孩子善于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鼓励和赞美能使人走出困境、走向成功。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
3.让家庭发扬民主。有人只是常问孩子四个问题: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今天你有什么好收获吗?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吗?良好家庭教育铺垫的健全人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向命运屈服,而是用坚强的内心去面对人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2102.html上一篇:对农村初中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