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距离市区较近。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年到大城市务工,其中三分之一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孩子可以随父母到务工城市读书,剩下的孩子无法随父母到城市,只有继续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儿童学生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这些委托监护者因为种种顾虑对孩子多采取得过且过或任其发展的简单方法教育孩子。他们只重视物质上对孩子的满足,而缺乏对孩子心理、品行上的沟通、交流和指导。因此,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引起留守儿童道德缺失问题,农村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监护人忽视“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从小培养的,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就是这个最佳时期,很多家长却忽略了。部分监护家长对留守儿童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留守儿童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长辈和晚辈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处于矛盾中。有的祖辈把留守儿童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不尊敬父母等不良习惯。留守儿童经常对临时监护人无理由地发脾气,甚至出现暴力行为。这是由于留守儿童内心需求长期得不到关注和维护,压抑的内心情感没有得到正当的宣泄,没有安全感,焦虑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与人交流的时候常常表现出警惕甚至是敌意。
二、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应采取的策略
1.注重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
家长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同时,还要意识到孩子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业,还要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询问其生活情况,耐心倾听孩子们诉说烦恼,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重拾亲情。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良好的品德形成,这就要求家长在实施品德教育时注意讲究一些教育方式。学生远离父母,再加上学生与委托监护人不能良性互动,使得这些孩子无形中养成孤僻任性、内向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等不良心理。在长期远离父母的环境下成长,作为未成年人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弱,孩子大多数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也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易被不良社会习气带坏。这些孩子学习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比其他孩子差,养成了一些如撒谎、不讲卫生、懒散等不良行为,他们的教育问题成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新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归根结底在于德育工作的缺失。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务工前应加强对子女德育的重视,鼓励留守儿童提升独立自主意识,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理想,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教育留守儿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使留守儿童获得“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原因导致的自卑心理。要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勇于面对和克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注重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
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W校组织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管护结对,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对他们给予帮助。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室,定期与留守儿童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建立代理家长制度,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可以请老师及社会爱心人士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学习之余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要坚持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和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需求,及时相互沟通。对单亲家庭、特殊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爱,形成学校与家庭亲情接力、密切配合、有机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很多留守儿童家里没有通讯设备,学校应多为孩子和家长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可以开通免费的“亲情电话”“亲情视频聊天”,组织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汇报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增强儿童与父母的感情沟通和情感交流。
3.注重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体现。现在的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其中而深受其害。电视、网络等对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以往很多留守儿童的案件,事发以后经媒体广泛报道社会才知晓,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强化了基层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的监护监督职责,提出村(居)民委员会要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详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村(居)民委员会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会工作者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妇联、共青团要主动承担关爱留守儿童的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发挥所属基金会的作用。加大妇联做好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力度,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途径。加大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实施力度,深化结对机制,加强骨干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阵地建设,推进工作常态化,动员更多青年以志愿服务方式关爱留守儿童。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根据地域环境特征、经济社会状况、留守儿童分布及工作进展情况,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积极开展探索实践,形成有效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
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配合,鼓励、动员和组织社会各部门、各界人士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建立全社会立体式关爱服务网络,才能逐步形成长效机制,有效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