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对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增加群众经营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产业扶贫是推动我国农村减贫事业的重要举措[1],人才匮乏是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2],因此开展农村产业扶贫的关键是人才,特别是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实施办法》指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掌握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的标准就是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人员。本文通过对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对农村产业扶贫的意义、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开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农村产业扶贫的步伐。
1 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现状
2006年广西区委印发《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大力开展以村组党员干部、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转军人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再次提出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006年以来,全区共培养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共54316人。从绝对数量来说,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在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在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广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满足全区农村产业扶贫需要,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继续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技术、会经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2 农村产业扶贫的必要性
2.1 农村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
文晶[3]认为,扶贫过程中不鼓励在贫困地区发展工业尤其是技术条件要求高的工业,而应该大力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贫困群众由于客观原因,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大部分仍将停留在农村,这些农村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从事农业生产。要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是推进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
2.2 提高贫困户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扶贫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贫困户的工作积极性。广西区委、政府对产业扶贫工作提出,要突出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每个贫困县重点培育2~5个覆盖面广的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确保贫困户都有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通过农村产业扶贫能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扶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扶贫效率。
2.3 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
目前,大多数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还处于分户单干的小农经营状态,缺乏统分结合的有效组织形式,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仍然单打独斗、各自为政,这种生产方式既难以应对市场快速不断的变化和激烈的竞争,又难以应对自然灾害风险。通过产业扶贫,让贫困村真正形成 “一村一品”生产格局,就可以产生规模效应,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3开展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对农村产业扶贫的意义
3.1 为农村产业扶贫提供人才支撑
《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通过2~6年学习,对村组党员干部、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转军人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等进行培养,使其掌握3~4 门实用技术,具有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土生土长的实用人才,产业扶贫更需要这些人才做支撑。
3.2 为农村产业扶贫加强组织保障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贫困群众主体作用。2006年以来,已经通过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并且取得学历的学员中,约有1/3的学员是农村党员和村干部,他们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力军,已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力量。
3.3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贫困户是产业扶贫的主体,他们既是产业扶贫的实施者又是市场风险的承担者,因此贫困户本身的文化素质及专业素质的高低,对市场的敏感性的强弱等都将影响产业扶贫是否成功,也将影响是否持续脱贫。通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让贫困户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让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3~4门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水平和生产技能,使自身“造血”功能得到提高,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产业扶贫效率。
3.4 为农村产业扶贫做好技术服务
在农村产业扶贫项目开发过程中,技术服务是否到位决定着项目能否成功,是农村产业扶贫成功的关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开展技术培训,需要依托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的“农民田间课堂”的培训模式,即采取集中培训,参观考察、现场技术操作相结合的办法,对实施产业开发的贫困群众进行技术培训。使贫困户掌握产业扶贫开发项目的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水平和生产技能。
4 政策建议
4.1加强组织领导
扶贫先扶智,实施农村产业扶贫,首先要在思想上扶贫。因此要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提高贫困户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重要举措。只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将农村产业扶贫与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产业扶贫才能落实到实处。
4.2 实施免费培训
《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基层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将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财政拨一点、党费支一点、部门出一点、企业或协会补一点”的经费投入机制。让农村贫困户承担培训经费,无疑将进一步加重负担,为提高贫困户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产业扶贫的成功率,应当免除个人承担的部分费用,实施免费培训。
4.3 健全培训体系
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优秀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实训基地,需要有强有力的培训机构来组织实施,因此培训体系建设非常关键。可以把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作为实训基地,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开展培训。
5 结语
农村产业扶贫需要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支撑。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经费扶持、培训体系建设等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构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高产业扶贫效率,加快贫困村、贫困户尽早脱贫致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