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1.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面临的问题
1.1 部分地区饮用水污染严重
根据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水源地附近一般都有潜在污染隐患。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我国的工业结构仍以制造业为主,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仍占多数,需要大量的水来支撑生产,很多厂房都需要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这将直接导致水源水质严重下降。况且部分企业排放废水严重超标,甚至不经处理就排向周边水体,严重威胁农村的水源地。另外,有些农村地区没有产生高污染的工业企业,但有发达的畜牧业和养殖业,如果动物、畜禽的排泄物随意处置,汇入地下水,污染汇聚,同样会严重污染水源,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总而言之,农村水源地周围存在潜在的污染隐患,既有点源污染,也有面源污染,形式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在我国现在的城镇配套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程中,生活污水、冲刷街道的雨水基本没有经过二次过滤的设置,直接通过管道或者沟渠汇集排放,地表污染物随之汇入地下,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善,会形成积累性污染。
1.2 欠缺保护水的意识和行动
受农村教育资源分配的限制,农村常居人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环保意识不够,使用时不加克制也不觉得应该加以克制,认识问题不深刻,不能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片面追求自身当前利益,不考虑以后乃至子孙后代的利益,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的情形普遍存在,这直接导致农村常居人口在保护水源地上缺乏主动性,单凭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比较困难。同时,政府也没能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村常居群体加入到保护水源的行动中,没有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设计出一套适合农村的宣传手段,没有让他们认识到这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没有让他们从心底里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舆论,关于这一方面的工作认识足够,做得不够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反思,多总结,如何让国家的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
1.3 农村饮用水源缺乏制度管理和相关技术标准
党和政府历来对饮用水源的保护一直都非常重视,出台多部法律法规来约束和限制企业的排污、治理行为,但是针对农村散落水源的保护却没有更好的制度法规来约束,因为农村多地处偏僻,水源又散落各地,即使立法保护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也难以做到严格,所以在农村实际生活中,水源地缺乏专人看管,有些地方甚至被某厂污染了水源而不自知,所以缺乏制度性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是制约农村水源地保护的问题之一。
目前,城市(集中)用水中多采用对供水公司进行技术检测的方法来检验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标准,而在农村因没有供水公司供水,即便有集中供水也缺少水质的日常检验检疫,多数地区农村各家用水多采用水井取水,对其是否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难以判断,没有相关技术能够让各家方便快捷地检测出水的质量情况,从而导致农村饮用水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整体把握。
1.4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随着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各类农药化肥的无规范、无节制地大量使用,成为农业增产的最主要的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大量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满足了我国人口迅速增长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副产物,那就是污染物质甚至有毒物质的无法吸收降解,在污染环境的同时,通过富集等对农村饮用水源地造成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化肥的过量或不当使用等,使得农药的残留以各种形式汇流到水体中,使饮用水源遭受到严重的污染,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的过量使用,使得土壤酸化、地理下降,各种化肥以各种渠道流入地下同样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的饮用水源污染。
2. 对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提出相应建议
2.1 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发展现代农业
我们要加大对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对其进行区域划分,这对实现水质目标具有重大意义。适当发展生态服务业和农业,尤其是餐饮、娱乐等活动,并构建绿色食品安全机制,对消费者加强生态教育,大力实施生态消费模式,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鱼还湖的策略,全方位保护自然环境,逐步实现保护环境的生态利益,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保护区的设置时要预先进行合理地规划,如果设置范围过大,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直接导致保护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提高,如果划得范围太小,保护的目的又难以实现,制约保护区作用的发挥。所以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等因素条件,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合理规划保护区位置和大小,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的交通运输方式,环保高效,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水源。
2.2 增强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并发掘其潜力主动保护和治理饮用水
积极开展农村水源地水质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人都能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理念,尤其要提高农村常居人口的生态环保意识,要发动广大群众一起行动起来,营造共同保护、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美好生态家园的良好氛围。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深入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程度,将监管力量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地区,更要增强农村广大人民守法用法的意识,让他们懂得水源地保护的相关要求,意识到这是法律要求,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每个人都要尽力践行的规章制度要求。并且要做到水源地信息的及时公开,对做得好的保护措施要加以表扬,对做得不好的要提出解决建议,让全社会都重视水源地的保护,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到保护的实际行动中。 2.3 国家制定相关措施和标准规范化农村饮用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地目前存在分布情况复杂,管理难度高的问题,而且群众对保护水源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保护饮用水源是比较困难的一项工程。在保护区设置后要实时监督,对先前设计的保护方案和管理措施进行检验,如果有问题要做出改变,确保举措到位。而且领导要加以重视,加大管理的力度。另外,建议在立法中应统一考虑农村供水排水问题,禁止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道水渠或随意乱排,防止周围水体或地下水受到日趋严重的污染。在困难地区解决农村人畜供水问题,宜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排,从“源头”上防止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目前,许多地方都先后曝出过水危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制定好各层次的目标,每层次逐渐落实,从源头开始防治水污染,让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共同进步。加强管理,要严格控制,创建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考核每项工作。对库区要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居民自觉保护水源,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农村水源加以管制,多消毒,在饮用前要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后再提供饮水。
2.4 建立和健全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制法规
健全的农村饮用水源管理制度是农村饮用水源得到良好保护的根本保证,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当地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对农作物的农药化肥使用的管理监督机制、对农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管理制度、畜禽污水排放、工业污水排放等管理措施。这些制度明确制定以后,要有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督和执行,使得我国农村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得以良好的实施,我国农村的饮用水源得到良好的保护。
结语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面临许多挑战与难关,但这不可怕,我们要正视问题,了解农村饮用水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发展现代农业,绿色环保,从源头保护水资源,提升每个人的保护意识,多加以教育,让每个人都成为保护和治理饮用水的参与者。饮用水源事关公众健康,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惠民生、促发展的大事,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目前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护水源地、改善饮用水水质刻不容缓。加大农村水源地保护力度,对于人民的生命健康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2655.html下一篇:中国的农村集市:一个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