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话题备受语文教师和教育专家关注。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标准都在提高。农村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是教无序、学无法,存在着作文教学指导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作文指导的计划性和有序性。
一、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怕作文、愁作文的思想障碍。有的学生一说作文就发愁、就作难,望文题而生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和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激发其兴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一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包括名人名篇、名著,以及配套的阅读教材。二说。在课前利用3分钟~5分钟时间让学生说一件有意义的事,如讲述一个小故事,讲一则成语故事,说一个命题小篇目,点评某件事件等。三写。开展作文比赛,挑选状元卷、榜眼卷、探花卷等张贴在教室墙上。通过发挥多种教学媒体的优势,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欣赏能力、发展思维想象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教会观察
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就会跃跃预试,这是令人可喜的。但是普遍感到没啥可写,一篇作文下来,既笼统,又简单,干干巴巴。比如让写“赶集”,有的学生只是写“人很多很多,卖这卖那,什么都有,真热闹”等等。问题在于对事物观察得不细致,不具体,因而觉得无啥可写。事实说明,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这种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具体做法是:第一,教给观察方法。只有好的观察方法,才会有好的观察效果。一是按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系统观察。第二,观察要具体。要具体到个别人的长相特征、特殊的地方。抓住特点,就是抓住了“个别”,就能防止“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第三,指导观察方式。一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观察;二是让学生自己独立观察;三是现场交流观察结果,同学之间进行评判或补充纠正。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精心组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方法。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就能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文章内容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三、训练表达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细致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有了观察能力不等于就能写好作文,必须把观察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观察到的事物比较生动、形象、完整地表达出来。因此,应着重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做法是:第一,指导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力求形象化。例如,把“老人满脸皱纹”写成“老人脸上爬满皱纹”,把“老人花白的头发”写成“老人的头发像染上一层霜”。第二,充分发挥想象力。比如学生参加升国旗仪式后,组织学生说自己的想象。有的说,我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好像站在自己的妈妈面前,她正关心着我们的成长;有的说,国旗迎风飘扬,好像我们可爱的祖国在胜利前进。第三,看事物打比方。如把正卧着的一只小白狗比作一堆棉絮、一堆雪,把熟睡的小花猫比作好吃懒做的大懒汉。通过这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会大大提高,文章写得日渐生动、形象、活泼。如有的同学把家里的宠物“毛毛”的懂人性写作“爱听话的小孩子”,把其活蹦乱跳写作“调皮的机灵鬼”等等。
四、注意修改
学生写作文,多数存在急于求成、求快不求精的毛病,不问写好写坏,一遍完事,不加修改,也不会修改。在一定意义上说,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教师要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这不仅能迅速提高写作水平,并将让学生终生受益。具体做法是:第一,通过古代名人修改文章的典型事例,讲清修改文章的重要性,讲明养成修改习惯会终生受益的道理。第二,指导修改,教师要说清修改的要点。比如中心不明确、内容和题目不相符、层次不清、错别字等,选择学生的作文,当堂一一指出修改的原因。第三,让学生自己修改。第四,同学互相修改。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逐渐养成修改习惯,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五、鼓励为主
学生的特点是好胜心强、自尊心强,喜欢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这是上进的表现,非常宝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严禁泼冷水、挖苦、讽刺,应当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经常保持积极向上的饱满热情,这是学生努力前进的动力。因此,对学生的文章坚持做到认真批改,鼓励为主。一要适当给高分;二要认真找出进步点、闪光点,哪怕很微小的进步,也要提出表扬;三要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努力方向。使之在高兴中看到不足,在前进中明确方向。经常保持“兴奋、拼搏、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攀登新的高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2750.html下一篇:关于农村中学分层教学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