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因此,关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我通过参考资料以及自身的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朗读、朗诵、表演、讲故事、改编、演讲、辩论等
语文教育不应仅仅是教学生识字和阅读的问题,更应该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学会鉴赏文章。通过学习课文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句,加强自己的基础知识,进而做到有些课文会朗诵,根据课文片段进行简单的表演、讲故事、改编、演讲、辩论等。形式上,可以单独利用上课或课外时间举行各种比赛活动等。培养学生这些技能,不仅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让学生做到“能说会道,能歌善舞”,让所有学生都知道学习语文不是仅仅为了考试,更多的是为了生活,让生活更加有意义,更加丰富多彩。
二、教师可以运用独特优美的语言进行教学
语文课教学语言艺术的要求:准确性、精练性、优美性。其中优美性最能体现语文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关键因素,也是能给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美的语言,不在乎形容词的堆砌,不注重修辞格的多寡,而是要语言的抑扬顿挫、流畅悦耳、生动形象,给学生以诗情画意的享受。因此,教师要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具体形象、诗歌朗诵般的激情,才能通过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手段便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景,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悟;图、文、声、像并茂,立体式的信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便于引发学生兴奋,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在此基础上突出建筑物的色彩,并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最好是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苏州园林总体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是如何实现这个特征的?课文第2~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欣赏完录像之后,检查提问,然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重点分析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多样性。借助录像,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的“脉络”之所在。所以,多媒体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有效的手段。
总之,我认为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给学生自由支配、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创和谐的语文课堂,以便农村学生不仅学好语文,而且喜欢学,学得开心,学以致用,最终让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更上一台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2808.html下一篇: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