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和农业结构矛盾突出一直是现阶段农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农村经济出现的又一矛盾就是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机械化不高,农村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农民的思想比较落后,观念跟时代发展不相符,农民自身素质直接导致农民无法适应现代化经济的要求。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直接制约农民进入市场。农民趋向于保守,总是依靠政府的支持和补助,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其次表现在农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优质产品,产品和生产技术缺少科技水平,同时在科技方面的支持力度也较小,使得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比较低,没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性不强,导致市场的竞争力不够,农民利润薄弱。而且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单一,林业和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更低,其发展速度较慢,没有发挥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优势,没有形成范围经济和集聚效应,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较低生活水平不高。
(二)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由于交通不便,互联网普及力度不够,信息传播速度较慢,而且专业化生产不足和科技手段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较低,不利于农村的标准化生产,因此农民生产的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农村经济的防疫检测系统不够完善,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力度不够,使得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影响农民的收成,而且农民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没有摆脱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给农村经济带来的损害。
(三)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有限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能力较弱,辐射作用不强,没有为农村经济起到带动作用。而且现在农村中的龙头企业的产品较为单一,产业链不长,缺乏深加工,处于初级加工状态,这些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低下,综合实力不强。而且企业与农民没有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因此无法带动农民富裕起来。农村产业基地的建设和规划不合理,规范性不强,农村经济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四)农产品过剩,降低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中的农产品生产由产品稀缺变成了生产过剩,供给大于需求,不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使得农村受到价格竞争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生产效率相对提高,使得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但是高质量产品增幅缓慢,使得在市场的作用下,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市场供求信息也不够完善,市场调节滞后,农产品的品种供应起伏较大,使得大量没有规避市场风险的农民受到了大量损失。
(五)二元社会结构出现
农村现在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严重滞后,阻碍着现代化进程。从农村的经济结构方面来说,我国现在仍然是农业大国,但是从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又属于工业化国家。二元化的社会结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二元化的社会结构有着诸多危害,最重要的就是严重阻碍着各种生产要素,使得市场经济的需求无法在农村和城市之间进行分配和流动,对资源的配置失效,生产的产品和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发展,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和剩余价值。
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一)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流转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国家政府提出了“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因此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土地流转市场。与此同时,当地可以做好与土地流转机制相关的宣传工作,对流转行为做好规范性要求。想要引导土地流转真正提上各地工作日程,就必须督促好乡镇落实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从而使得农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各地的乡村和集体都要鼓励农村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为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而努力。
(二)农村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
首先,农民要坚持并实施与农业发展相关的优惠政策,要根据农村当地的发展状况来发展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其次,继续保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态度,粮食生产是农业中的重中之重,贯彻落实好种粮直补等惠农措施,保证粮食产量及耕地面积。最后,农民生产要注重时节,抓住时节进行生产。保证不同时节期间生产信息的准确与畅通,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和现金科学技术的支持。
(三)拓宽增收空间,优化就业结构
在保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增加二、三产业就业率。现阶段种养业还处于初级生产阶段,向深层次开发是当务之急。只有产品进行深加工才能更加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同时,也要鼓励农民在农畜产品上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创造收入。农村还要提高劳动力的就业率,保证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积极支持符合市场要求的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对口培训机构。最重要的是完善市场人才供求信息,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有效的引导。
(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农村应该积极建立标准较高,环境较好的新型农村,要将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鼓励农民积极向城市看齐,要摒弃阻碍农村向大中小城市看齐的保守观念,激发农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并且采取积极开放的政策。大中小城市应该积极实施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帮助农村走向富裕的道路。争取让小城镇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五)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 我国大部分农村大量过剩人口和过剩劳动力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是农村展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但是并不是盲目的降低第一产业比重,在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时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民依靠第一产业致富难度极大。因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土地的规模经营也得不到落实。这些都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阻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视角应该放宽到国家经济的层面上,农村经济要跳出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体措施就是城市放宽大门,降低门槛,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使其成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人员。
(六)调整农村的政权结构
使得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强化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村政权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和束缚。现在农村的管理机构重叠,村干部人员众多,权利界定较为模糊,这些因素直接导致社会问题和干群关系比较紧张。我国政权的设置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虽然农村政权改革的内容较为繁杂,但是现有的政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就是农民无法承担现有的农村政权机构,同时现有的政权机构庞大而复杂。其次,为了在农村实现更广泛的民主,应当遵守现代社会的要求和尊重农民权益。最后,应当同步进行改革现在农村经济体制中的机构存在的不良制度和建立新的政权体系。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这一最终目标而奋斗。
三、结语
想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使得新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稳定的增长,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政策,对城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要积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这一重要问题,要对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与此同时,要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力,要积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和专业化,为人民生活的提高提供保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