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一、 农村宗教信仰的特点
(一)原来的“三多”有所改变,呈现“两极化”
“三多”现象是指过去农村信徒中老年人多、妇女多、文盲多。现在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即农村信徒中的青壮年人数比例逐渐上升,中等教育以上学历者人数增加。农村中这些文化程度较高的、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则是农民信教者队伍中的领头人、讲道者。
(二)农民宗教信仰常常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其信仰多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信教原因多为由于生病、遇事不顺、为求平安、甚至是求子、求财、求顺心。如很多疾病缠身却无钱医治的教徒因为听说“信耶稣能治病”纷纷“靠主”,尤其是听说某某人做了见证,信主治好了病,往往会带动一大批人甚至全村人信教。“无事不登三宝殿”、“临时抱佛脚”就很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信仰的务实和不够虔诚。不过目前基督教的“独一真神”上帝崇拜对农民的这种宗教信仰心态有所改变,使其宗教生涯多了一份纯粹或虔诚,但多数信教者的入教动机仍是实用和功利的,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
(三)农民宗教信仰很少是单一信仰,往往是多神崇拜
很多中国人不仅仅是中国农民有着“见神就磕头,见庙就烧香”的习惯,有此可见多数农民不是单一信仰某种教或某个神,而是有着双重甚至是多重信仰,更多的是儒道佛一起信。中国农民对民间信仰中的各路神灵,如灶王爷、财神、土地神、龙王等,不论地位高低、性善性恶,都一律心存敬畏,生怕得罪了哪位神邸而带来厄运。
二、农民宗教信仰兴盛的原因
(一)宗教信仰能够满足人们心理的需要
费尔巴哈在分析宗教心理时说:“宗教的前提,是意志与能力之间,愿望与获得之间,目的与结果之间,现象与实际之间,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对立或矛盾。只有依赖才是表明和解释宗教的心理根源和主观根源的唯一正确而普遍的名称和概论。”费尔巴哈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说明人的这种依赖主要是为了寻求满足精神上、感情上的某种需要。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常会遇到疾病、失去亲人、生活和家庭出现冲突和挫折、没有实现计划和想法等等,人们非常需要周围人们的安慰、同情、怜悯和共鸣,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于是人们就会幻想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某种神力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这句话揭示了宗教的反映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特殊形式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使人们获得了爱、理解和友谊;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使信徒们有了依赖感,也找到了集体感、归属感,减轻了孤独感。基督教的社会组织性最强,尤其对生活圈子狭小没有获得温暖和友爱的人最具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基督教发展最为迅速的原因。
(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匮乏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社会组织严密,农民有强烈的集体感。如今农村基层组织基本处于涣散状态,客观上农民已经很难体会到集体的存在。现实生活中,农民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家庭内,而狭小的私人小天地往往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于是一些人开始寻找可以接纳自己的社会组织。
在信仰宗教以前,村民的闲暇活动大多是玩牌、打麻将、串门聊天,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则被搁置,而宗教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塑造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创造了一种神圣的氛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廉价实用的精神文化产品。例如农村的基督教信徒经常一起学唱灵歌,学跳舞蹈,一起学经文,不少文盲信徒因此会识字了。
(三)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与城镇相比,这些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直缓慢。与城里大部分人享有社会保障不同,在农村,如果家里突然有人生病,年成不好,或者什么意外的变故,这些往往能使一个比较安稳的家庭陷入赤贫。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加重了农民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在宗教的彼岸世界里,存在着一个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的全能至善的神,人们能够找到一种能左右和控制社会变化的超越自身的力量,并从中得到庇护、恩施和慰藉,获得安全感、公平感,得到心理上的平衡。面对困境,选择信教便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依托。例如有人说 “信耶稣的都是身体不好的”,虽然有些尖刻,但是却反映了农民的困境。农村人基本上是生不起病的,“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不少人就是因为听信了有人信仰宗教后疾病痊愈的事迹而信教的。
三、农民宗教信仰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影响
(一)农民宗教信仰对主流信仰的冲击
在当代社会,贪污腐败现象的屡禁不绝、农村生活的贫困、社会保障的缺失、天灾人祸的打击等等,凡此种种都会导致农民对在集体经济年代形成的社会主义信念、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主流信仰的动摇甚至缺失,转而信仰宗教寻求精神的慰藉。加上农村基层组织权威严重下降,民主法制不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导致了农民的精神信仰出现危机,一些非社会主义的甚至反社会主义的思想泥沙俱下。严重的竟然有些农民党员为了信教而退党,或者是明里不信暗里很虔诚,更带动了一大批人群投入神的怀抱去寻找幸福。宗教基本上是有神论,宗教的世界观也是消极的,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容易使人脱离现实,往往将希望寄托于神灵,使人在信仰中陶醉而忘却现实的痛苦,容易使部分农民信徒产生宿命论思想,把自己的幸福归于神的恩赐,尤其是面临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时,他们更容易自暴自弃,认“命”服输,求“神”赐福,从而丧失进行社会变革的动力。 (二)农民宗教信仰对“乡风文明”目标的影响
“乡风文明”是要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形成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和谐社会氛围。由于农民认识上的局限性,宗教思想和封建迷信混杂,一些迷信、离奇的说法容易流传,不利于科学理性的进步。在有些乡村,算命测字的走街串巷,跳神驱鬼等封建迷信很盛行,科学反倒会让位于迷信,社会风气被搞得乌烟瘴气,影响移风易俗工作的进行,对于“乡风文明”目标的实现显然会产生一些阻碍作用。健康文明新风尚政策的难以实施势必会影响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培养有文化有素质的新农民的目标难以实现,我们党提出的科技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也会大打折扣。还有,农民参加宗教活动难免会有物质上的消耗,群众常常要集资修建自己的活动场所,但这毕竟不是投资于生产,不是为了致富奔小康,对有限的农村资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这些都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四、农民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发掘宗教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因素
宗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宗教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发掘宗教教义教规中很多符合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的教义。例如基督教的孝敬父母、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证、不可贪恋他人财产;佛教的不邪淫、不妄语;伊斯兰教的善行、忍耐、诚实等等。这些宗教教义都以社会基本价值规范去指导信徒在修行生活中如何处理与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约束其信徒的行为。在当下农村,婆媳不和、邻里冲突等问题时有发生。有不少人信教后孝敬公婆,尊老爱幼,改善邻里关系,给家庭和社会减缓了不安定因素,因而受到周围人的赞许,人们往往归功于信教的好处,于是又带动更多的人信教。宗教本身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道德教化功能、政治整合功能等对促进社会的和谐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当然,对那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宗教教义、教规应该进行改革和摈弃。
(二)建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促使农民信教的一个主要原因。社会保障不外乎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救助制度。农村基层组织应能够为农村特困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推行养老保险制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为广大农民、尤其是困难农户解决后顾之忧。现在不少地方在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突出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同时,农村医疗设施建设,敬老院、五保户、合作医疗制度贯彻实施和完善也是要加强的。
(三)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新农村,只在“生产、村容”方面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并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政府应该抽出一部分财力建设以村为单位的剧院、图书馆、文化活动室等,使农民在闲暇之余有地方阅读书籍报刊、参与科学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开阔眼界,并且能学到知识、提高素养、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另外,对某些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间艺术和娱乐形式应加以扶植和发展,从本地实际出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农民乐意参加的文化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广大农民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应着眼新型农民培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基础教育,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降低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尤其要加强对文盲型信徒的教育培训工作,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素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现在已经有不少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肩负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占领农村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重任。这说明对农村基层组织力量的加强是势在必行。党员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动群众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从满足农民各种需要的角度出发,下力气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尽力使农民得到实惠,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夯实农民科学信仰的经济基础,创建农民科学信仰的文化环境。只有经济发展了,老 百姓的日子富裕了,封建迷信的影响才会慢慢削弱,社会主义的世界观才能重新树立。
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宗教信仰问题的认识,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也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面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坚持我们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要有理性的思维、客观的判断,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挖掘宗教思想体系中的积极因素,积极寻找宗教与农村社会发展适应的契合点,开创宗教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共赢局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