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个时期也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时段。中国究竟该往哪里走,道路在哪里?这关乎国家的前途。尤其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帝国主义三方的压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人摒弃以往的传统思路,从我国国情出发、实地考察,最终决定在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它的开创,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是有它特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的。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实施,是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
以土地革命为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后取得胜利就是所谓的农村包围道路。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有机结合。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它的形成、建立和发展是有它自身独特的背景。
其一,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1927年8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1930年1月,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论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随后,在1936―1939年间,毛泽东又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文章,进一步阐明了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其原因如下:第一,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对内无民主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对外无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双重压迫使得武装斗争白热化,这使得武装斗争成为可能。第二,从中国革命的动力看,中国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基数大且多年来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革命性较强,也是反帝反封建强有力的力量。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要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第三,从人员力量和装备上对比看,敌方不仅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且拥有优良的武器装备,同时长期占领着中心城市,然而我国的士兵大部分是没有经过正式训练的农民,在武器装备上也落后敌方,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因此,速决战势必造成我方损失惨重革命力量,这就需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同敌人做持久的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将来同敌人进行决战,取得最终的胜利。
其二,实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者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有其相当的条件。因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以及小农经济的存在,为其存在奠定了物质基础;我国的军队长期驻扎在农村,与农民以融为一体,这为其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外,共产党的有力领导、正确的决策以及大好革命形势都为实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可能。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创新点
第一,毛泽东突破了马克思的理论,即:关于在革命中,作为领导阶级、起主体作用的工人阶级基本思想,但在实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则把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军,工人则是服从于农民的力量。
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其严重性和残酷性在世界各民族中是很少见的,所以,他们比任何别的阶级在革命斗争中都来得坚决和彻底。我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农民一直占我国人口大多数,重视农民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农村包围城市就是意识到农民问题的关键性,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让农民发挥出其巨大的潜力。
根据当时的世情国情,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文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就中国过去的革命斗争而言,收效较小,究其原因我们未能认清敌我双方,团结真正的朋友,抵御真正的敌人。敌军一向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就是一群没有士气、没有素养、没有骨气的乌合之众,对于革命根本不会构成影响,然而在中共眼里农民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首先,农民作为中国最底层的阶级,受压迫的程度最深,革命性最强,最易于成为是中国革命的伙伴之一。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基数大且多年来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最为悲惨,革命性较强,也是反帝反封建强有力的力量,因而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其次,毛泽东就各阶级做出了明确的分析,重新划分了农民的身份。就中国革命自身而言,中国现处在民族存亡的阶段,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最后,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中国革命的长期武装斗争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
第二,重诉了阶级和政党的新型关系,也就是在党和阶级关系上进行思想建党,进行信念和理想的价值教育。
共产国际认为: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应紧紧依靠工人群众,并且城市的暴动也是同工人阶级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毛泽东却认为:应先在农村建立思想教育过程,让落后的农民理解、接受新思想,从培养为人类去奋斗的人,因此,首先应进行思想上建党,也就是所谓的在党和阶级关系上进行信念和理想的价值教育,进行思想建党。 俗话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毛泽东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力量源泉。1927年国共合作的失败,致使中国民主革命陷入低潮,一些人甚至对革命的理想产生了动摇、悲观失望以及堕落怀疑。适时毛泽东一代领导人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不但证明了道路实施的可能性,而且还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这说明:毛泽东向广大军民、军队灌输了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在最危急的时刻仍然坚定革命的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具体而言,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文化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具体化和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中去,从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道路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事例。它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提出来的,它的成功实施反过来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性和时效性。
1.真正了解中国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见之于客观。大革命失败后,我党“抛弃了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形成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毛泽东认真分析当时我党的现实状况,科学地总结了经验教育,吸取国内外经验,反对照搬照抄外国革命模式,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克思、列宁主义衔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从而将日军孤立在少数城市里,包围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从农村到城市,最终夺取革命的胜利。这表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而做出的正确选择,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八七会议提出“城市中心论”,以及后来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则都是从城市开始的,还有按照俄国十月革命模式、以工人和士兵为主的城市武装起义的广州起义。它们虽然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坚持革命道路,但盲目地攻打集中了敌人强大力量的“中心城市”,让我军付出惨重的代价。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使一小块或者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没有的事。”适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家根据中国的国情,毅然决然决定放弃“城市中心论”,选择敌人防备较弱的农村进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以持久战的战术与敌人做斗争。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证实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行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是史无前例的。它的形成不仅吸收先前的经验教训,继承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新型的革命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革命道路。
3.反对错误倾向、总结实践经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举之一――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流血牺牲,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反对错误倾向、总结实践经验、解放思想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最终选择的道路。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理论的创新,其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本身就是一创新,其二它是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下孕育产生的,这是世界各国没有的事。本身创新意识可以说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在,而且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新也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可以说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理论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实现了本国自身的创新。
总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道路的成功实施,开创了我国革命道路的先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创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3500.html上一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