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引言:党的十八大总报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作了许多重要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这些要求和部署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对农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但是追求这一美好生活的前提,最为重要的是安全、稳定、和谐的农村环境,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火灾隐患逐年增加,农村消防已经成为消防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运用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消防建设的问题进行浅谈。
一、调查背景
我们邀请石家庄消防支队第三中队部分消防战士与我们一起深入到极具代表性的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乡村进行调研,其中包括省级文明村、富裕村、贫困村等不同阶层的农村。在各个农村我们分别到村中小卖部、学校等人流较为集中的场所以及部分村民家中进行火灾隐患的查改,并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访问式的交谈。在农村的消防建设中呈现出以下现状:
火灾隐患方面:“明火”的火灾隐患已经基本杜绝,但是在类似于电、煤气等“暗火”方面明显存在问题。两类不同的火灾隐患现象,其分布情况也有所不同:存在的“明火”隐患现象多数存在于经济建设较为落后的贫困村,而“明火”隐患现象多数存在经济建设较为先进的富裕村。同时所有乡村的消防设备不甚完善,且部分村镇与消防单位有较远距离。
消防知识方面:村民们所具备的消防知识极为基础,只能解决“明火”类的小型火灾;而具备较丰富的消防知识的人数极为有限。统计发现:具备的较为基础的消防知识的村民学历较低,生活环境较为单一;而消防知识丰富的村民则相对有更高的学历,他们对消防设备的操作以及火灾求生时的方法、注意事项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不难看出,如今农村火灾事故频发的原因可归为以下几类
1.自身的思想认识不足。我们说:人要有信念,因为信念可以让一个人做事有所支撑。日常生活当中亦如此,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刻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那么我们无论是在“明火”还是“暗火”的态度上就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自然而然就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威胁到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2.所接受的消防教育有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我们有坚定的安全信念,也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可是一旦发生意外呢?我们在做问卷调查的时候发现:大多数村民对于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以及灭火方法、消防设备的操作等消防知识不甚了解。甚至很多农民连“灭火器”长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可见大家所接受的消防教育是很有限的,而这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3.学历受限。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自身要求严格的村民其实是很想学习一些消防知识的,可是有时候由于自身的学历受限而无法掌握,这就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
4.经济建设。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是我们发现在经济建设较为落后的农村,受经济的限制,他们的消防设备无法配备齐全,而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防建设。
5.环境影响。环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们不言而喻,当然有积极,也有消极。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我看他家这么做也没什么危险啊”。很明显这就是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建议及对策
火灾频发,无论是什么原因,它都以无情的残酷牵扯着我们对安全的憧憬。但是,事在人为,我们总可以做出努力来将其发生的可能性、威胁性降到最低,以下是笔者拙见:
1.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当首先满足村民的经济需求。我们可以试想:当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下一步绝对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比如: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安全、更健康等。
2.加强安全消防建设的领导队伍。一个优秀的集体一定有一支优秀的领导队伍,因为领袖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然在消防建设中也因如此,影响其建设情况。领导队伍的强大会在村民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和榜样作用。
3.加大投资力度。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消防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多数农村都没有消防设备,这是消防建设的一大障碍。
4.加强消防教育。教育可以让人们从心底里接受并且准确的认识一件事。村民们所接受的消防教育明显不足,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开展消防教育,例如:集体观看消防教育题材的专题片,请消防战士做专业讲座等。
我们必须承认:农村的消防建设不容乐观,要对其进行一个质的改变,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但是如若我们为其改变做足了准备,有坚定的信念,有效的措施(笔者上述建议仅供参考),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这个过程一定会十分精彩、惊人,这样才能为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和优良环境,才能有力地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才能更好地创建和谐、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得党的方针、政策实施的时候有更加高效,中国梦才会早日实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3721.html上一篇: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
下一篇:浅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