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1发展现状
1.1乡镇客运站发展现状
河南省省政府为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在2006年、2007年两年重点建设乡镇客运站,每个乡镇站由财政拨款20万到35万元,2008年全省建成2003个乡镇客运站,实现“乡乡都有客运站”,拟通过此举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客运服务水平。
但调研中发现,不少乡镇客运站由于规划选址、土地、运营管理等问题,导致全省乡镇站启用率较低,多数客运站被挪作他用甚至废弃,主要表现为中途站(无始发班线,如图1.1、1.2所示)、距离人口密集区较远的车站(如图1.3所示)、设计不合理,不方便车辆进出的车站(如图1.5所示)
图1.1 挪作他用的中途站 图1.2 作为垃圾处理厂的中途站
图1.3 距离人口密集区较远而未启用的中途站图
图1.4 规划设计不合理未启用的中途站
1.2建制村汽车停靠点发展现状
为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2006年我省大规模建设了农村招呼站(建制村汽车停靠点),共建成13530个。但根据调研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省能正常使用的农村招呼站仅4804个(占35.5%)、已损坏5706个(占42.2%)、已拆除3020个(占22.3%),未达到预期使用效果,还形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
图1.5 废弃的招呼站
2问题分析
2.1乡镇客运站存在问题分析
对于乡镇客运站存在的问题,归根起来我们认为有五点:
(1)难以获得土地。土地问题是乡镇站建设的最主要制约因素。首先,由于城镇发展过程中没有系统的、科学的总体规划,群众习惯乘车处位于乡镇中心,而这里一般被作为商业用地,建筑密度高,没有多余的土地用于乡镇站建设;其次,由于农村客运站经营效益差、见效慢,民营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配套资金短缺,无法承担高额土地购置费。
(2)选址不当,不方便群众出行。由于在群众习惯候车的乡镇中心处无法取得土地,部分客运站被迫建在在离群众习惯乘车点较远的地方,导致乘客和客车都不愿意进站,客运站形同虚设,甚至出现“建成即废”的现象。
(3)无首发班线的客运站启用率低。农村客运首末站可以吸引周边群众进站乘车,一般使用情况相对较好;而全部利用过路车的中途站,由于客车进站成本高且影响运营效率,人不进站候车,车不进站载客,客车在路边随停随走,客运站一般无法启用。部分城乡接合处的乡镇,作为城乡公交的首末站,客流相对集中,使用情况也相对较好。总体上讲,乡镇客运站总体启用率较低,特别是中途站基本上都无法启用。
(4)部分客运站建设主体不适当。多数乡镇客运站由当地乡镇政府作为建设主体承建,但是政府无管理客运站的经验,又与运输企业合作不畅,导致建成后经营效益较差,维持运营困难,直至关闭,出现废弃、变卖的情况。建设主体选择不当,不利于农村客运站建设及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5)乡镇站管养问题突出,责任主体不明,日常维护资金匮乏。乡镇客运站公益性强,进站客车有限,收益较少,利润低,日常维护经费都无保障。且省级只补助了建站资金,而无运营维护资金,运营单位无力对站房和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及更新,造成站场设施损坏快,无法持续运营。
2.2建制村汽车停靠点存在问题分析
结合以往建制村汽车停靠点的建设经验,其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1)部分招呼站选址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为百姓服务的作用。原则上招呼站的布设应依托各县的农村客运网络规划,重点布设在有客运班线的县、乡道路上,但为了响应 “村村都有招呼站”的政策,采取了平均主义,使得部分招呼站在选址时并没有与百姓的出行习惯结合起来,为民服务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从而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
(2)建设标准低,短期内废弃拆除现象普遍存在。2006年是河南省进行招呼站建设的第一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招呼站没有统一的规范可循,从而使得其建设样式和建设标准参差不齐,经过短短几年风雨的洗礼,多数招呼站已破败不堪,多地出现拆除、废弃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招呼站建设的整体形象,尤其是干线公路上的招呼站,多数招呼站建在公路路肩上,对过往车辆通行造成一定安全隐患,且随着近几年干线公路的改建改造,多数招呼站已被拆除。
(3)管理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维护资金。同乡镇站类似,农村招呼站存在管养责任不明、机制不全,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国家和地方缺乏专项管理养护资金,加之招呼站建设标准低、经久耐用性差,且受外力破坏情况普遍,使其在损坏后没有得到及时维护,群众出行安全性受到影响。没有制定明确的建设、使用管理办法,导致已建成的数量多、覆盖广的农村招呼站无法得到及时维护,从而丧失了服务群众安全出行的功能。
3结语
基于以上对乡镇客运站及建制村汽车停靠点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笔直认为,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将有限的建设资金真正用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实现农村客运的长足发展,河南省农村客运站应走以下发展道路:
(1)对于部分地理区域条件好、辐射能力强、班线运营集中且具有首发班线、客流量较大、使用情况较好的乡镇首末站应适时规划建设,摒弃以往盲目实现“乡乡都有客运站”的空大目标;
(2)建制村汽车停靠点作为公路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其标准已无法满足公路运输的需要,为此应根据客流集散特点,对公路路况较好的具有公交化运作的客运班线中的重要节点处适时建设标准较高的公路港湾站。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