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职业院校教师党员创先争优与梧州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是促进梧州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把这个范围缩小到地方,就是要促进人与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梧州市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尤其是梧州市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急需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缺口更大。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特别是解决高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紧缺问题,必须振兴和发展教育。所以在职业院校教师党员当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活动,提升人才素质,通过活动,吸引人才,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梧州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促进梧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现实需要。梧州的支柱产业呼唤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中一个难点,就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与现在操作结合,通过教师党员创先争优与梧州地方经济社会相结合,可以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得到新的突破,同时可以适时调整教育发展方向,适当调控普通高中的发展规模,把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全部用于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更多生产一线迫切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构建一个政府主导、面向市场、特色鲜明、灵活开放和规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是提高梧州市人力资源素质尤其是产业工人素质的有效途径。矿长劳模王荣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素质工程是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提升一个人的素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提升一个企业的素质可以改变全体职工的命运。”我国高校教师素质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但是还应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把教师党员创先争优与职业技能大赛等具体活动相结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确定活动主题与内容,开展素质工程建设。
(四)是提高城市凝聚力,塑造梧州城市精神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人的灵魂,人性的根本。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城市精神必然会不断增添新的内涵,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已的城市精神。梧州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今天,也应该塑造梧州城市精神。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有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助于增强教师党员队伍的责任感、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带动身边的市民群众也融入到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提高城市凝聚力,塑造梧州城市精神。
二、加大推进梧州职业院校教师党员创先争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院校中深入扎实推进教师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动力和抓手,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富民强梧”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以促进梧州经济发展为目标,制定职业院校教师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规划。梧州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我们应该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建设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物流基地、商贸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努力构建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交汇节点上的枢纽城市。要实现这些宏伟的目标,梧州在高等教育方面要积极的做出应对,尤其在培养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科技进步上不懈的努力。
(二)尽可能深入到社会当中进行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发挥校外教育功能。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校内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每位教师都受到均衡的教育,也不可能自由的发展。校外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个方面的知识,培养教师党员的兴趣、爱好和各方面的能力。校内外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教育整体。实践证明,加强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实现校内外教育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通过以评促进,树立全体人员“八种”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通过创先争优,评比先进,树立全体教师党员“八种”意识:(1)树立学习意识;(2)树立大局意识;(3)树立责任意识;(4)树立创新意识;(5)树立纪律意识;(6)树立宣传意识;(7)树立表率意识;(8)树立爱乡意识。
(四)表彰公开透明,发挥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总结经验建立比较完善的长效机制,将其融入到教师党员干部的岗位职责中,围绕结合党员先锋岗位等实际工作的开展,真正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将各领域各行业各系统的先进典型加以总结宣传推广,让教师党员干部学有目标、干有干劲,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确保在换届之年进一步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4470.html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