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城乡家庭消费水平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消费方式也慢慢地从“生存”转化为“生活”。但总体上还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多数城乡家庭的主要消费仍然是吃穿住行,教育和医疗支出所占比例有所增加。时代的发展还暴露出另一个问题――非均衡发展,城乡消费层次差异很大,不同城市、乡村的家庭消费可能存在天壤之别。而城乡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也存在较大差异,长久以来,社会保障体系仅覆盖城市劳动者,而不包括大多数的农村劳动者。同时,现在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房价、生活用品的价格、医疗费用等与日俱增,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这造成了居民消费呈现“不敢花、不愿花、不能花、无钱花”的现象。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家庭消费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主要增长方式还是在于投资和产品出口。显然,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如何拉动居民消费是目前需要攻克的主要难题。上文提到我国目前的居民消费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城乡居民收入不稳定,他们普遍对未来的收入水平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很有可能在未来收入降低或者说直接失业;第二,未来可能预见的突发状况使得城乡居民不敢消费,例如未来自己或父母可能发生的疾病、子女升学和其他重大事情。以上两个原因的本质还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对于自己的家庭生活保障没有充足的信心。所以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居民生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就越低,这样才能刺激居民消费,拉动整体消费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有三点。首先是因为它能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的大多数人群为低收入人群,而这个人群的数量是很大的,所以社会保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这些基础人群的基础消费商品的消费数量,从而加快基础消费水平的提升。其次是因为“木桶效应”所造成的社会“蓄水能力”,即一个社会的消费也受到短板的制约。目前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贫富差距巨大、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现状,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缩小这一差距,所以提高基层人群的收入是社会努力的方向。而社会保障就尤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的就是社会最基层人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决定了木桶的短板有多长。最后是社保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中国整体的消费意识并不像西方国家的超前消费,居民是根据手中有多少钱决定自己消费多少钱。如果社会基层居民的社会保障没有增加,那么他们的基础生活消费也不会增加。如果社会大多数群众的基础消费不能增加,那么自然以基础消费品为主的行业的整体定价也不能有所增加,消费水平不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反而向社会保障水平看齐,这样的情况对于社会、时代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所以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是否有后顾之忧,而经济发展水平也就直接影响了消费水平的高低。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社会保障水平与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呈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社会保障支出越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就越高,此时对于经济的推动力就越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保障对于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及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使得更多的人有更多的钱消费。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应从其最薄弱的地方入手,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农村地区,使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收入水平的城乡家庭都能享受到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同时,国家还应当注意各地区的整体收入水平的差距,例如,沿海地区的收入水平就要比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高,此时可以相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居民的社会保障力度。简言之,国家和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对待不同地区的居民,社??保障力度也应有所区别,从而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合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带给城乡居民的安全感越强,他们对于消费的信心就越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要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目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将社会保障建设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打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壁垒,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家庭社会保障资金匮乏、农村地区受保人群少等问题。正因为农村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不及城市家庭,所以国家和政府应当给予农村家庭更多的优惠,而非只是最低的生活保障。各地方政府应当掌握每一个地方的农村家庭收入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医疗体系尤为重要,现在的农村地区大多没有非常正规的医院,即使有,医院的收费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是造成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所以建立农村医疗合作社迫在眉睫,而且要保证农村医疗合作社中的大部分药品均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以内,要让农村居民在生病时有地方可去,有药品可用,没有后顾之忧。
(三)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
社会保障体系需要长期有效,其核心在于基金可持续和服务可持续。首先要扩大参保人群,可在各地区多宣传社会保险的优点,让更多的人加入保障体系,达到保险“大数法则”的要求;其次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深化财税体系改革,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可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比例,增加各级政府对于边远山区的极困难群众的支持力度;最后是采取有效措施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开设新的税种――社会保障税,发行社会保障专项债券、各类彩票,以增加公益金收入,也可以鼓励地方重点企业捐款,例如给予捐款的企业一定政策上的优惠等,这些方式均可以为社会保障体系筹集资金,扩大现有的社会保障性基金规模。
(四)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
在确保满足各项社会保障支出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将剩余的资金用于投资,以保障资金不贬值。所以,建立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第一要考虑安全,第二要考虑效率,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小组研究基金应当如何投资。此外,社会保障基金是一笔庞大的资金,所以确保资金的安全也是重中之重。应当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和预警监测机制,建立法律监督、司法监督与行政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还应当倡导社会公众对政府进行监督,发现有贪污等现象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有关部门要及时介入调查,从而使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效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大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4579.html下一篇:高校物业社会化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