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为了进一步促进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改革,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诸如《“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这些文件指出,对于非国有经济以合作、参股等经营的方式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使其能够参与到建设公益事业项目等基础建设当中来。同时,为了让公用事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更为具体化,建设部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文件指出,要进一步促进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发展,将竞争机制积极引入其中,让政府特许经营制度切实建立起来,对管理体制和价格机制进行积极变革,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路。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中央先后出台的政策和法规促使北、上、广等地加快了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公用事业领域,江苏等地已对外资和民间资本敞开怀抱。此外,已有部分城市出台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相应的措施,并在行业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新增的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公共交通、供水等领域,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实施特殊经营方法。通过改革产权制度、改制公用企业以及创新融资体制等方式,拓宽了融资的渠道,实现了多元化的投资和融资方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我国公用事业因为私人资本的逐渐进入,在经营模式上已呈现包括合作企业在内的多元化趋势。在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改革最快的领域即供水及城镇燃气。
二、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对社会的直接影响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对社会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覆盖社会公用服务的面积;二是公用事业产品在服务价格上有所改变,尤其是收入不高的阶层。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公用事业服务的提供数量也有了显著的增加,公用事业的服务目标亦有所扩大。全国发电量由1978年的2566亿千瓦时,增加到2016年的61425千瓦时,年均增长23.9%;在燃气的供应量上也从1980年的19.5亿立方米,增加到2016年的1390亿立方米。随着提供给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的数量越来越多,受众群体与日俱增。以城市用水普及率为例,1957年用水率仅有56.6%;在改革?_放之初,已有将近一半的居民能够获得干净的自来水;而2016年城市用水普及率已全面实现,城市供水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公用事业的服务价格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一定的上涨,这无形中增加了收入不高群体的负担。我国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在改革开放前并不高,未能适应价值规律。大多数公用事业产品在改革开放后,价格有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市场要求,使价格规律得到充分体现,并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三、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对社会的间接影响
第一,我国公用事业的市场化导致各地区公用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由于各地在改革前财政收入等方面有所不同,公用事业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此不均衡的情形日益明显。东部地区政府具有较强的市场观念及应对市场化能力,因此改革市场化的进程突飞猛进。由此,在公用事业服务的数量还有质量上,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区别。另一方面,东部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其可以较早应用到新技术,从而在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规模上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吸引多种资本加入。
第二,于政府而言,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财政负担,从而增加其他方面财政预算。公用事业部门在进行改革之前,大多采用政府直接投资的运营模式。在公用事业部门进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方面直接参与,能使投资风险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公用事业服务目标。
总而言之,于财政方面而言,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改革减轻了财政方面的负担,使政府在社会支出的比重得以增加,于社会领域而言,其可谓是政府预算改革带来的最显著的影响,并且是积极的影响。
(作者单位为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4602.html上一篇:应急救援社会组织联动协同关系研究
下一篇:我国职业病高发引发的社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