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多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作用
1.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概念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知识。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可以采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2.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互动效果,加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建立良好和及时的反馈联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调节教学进程,从而减少教学中的弯路,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获取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信息。
二、多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
1.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该学科。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关键在于要想方设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非常关键。一个吸引学生兴趣的导入,能够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关于这一点,多媒体教学是最佳选择。
以“同在蓝天下”教学为例,笔者的导入方法是首先让学生观看《千手观音》的录像,让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听《千手观音》编排和演出时的相关介绍。几十名演员虽然全是聋哑人,但她们的动作做得如此协调统一,伴着美妙的音乐能跳出如此感染观众的优美舞蹈,这一切优美的画面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然将学生引入下一个学习环节,就所看片段提问:“想想他们在排练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比划着排练时的每一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难题。让他??换位思考,想象聋哑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既可以为后面“身残志不残”的学习做好铺垫,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自然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2.多角度刺激,强化知识理解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就会接触到抽象、意深的名词,如“规则”“角色”“责任”“诚信”“选举权”“被选举权”“民主”“平等”等。因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巧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将这些名词的意义表达出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名词的内涵,进而指导学生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了学生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深化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以“与诚信为友”教学为例,学生都会说“做人要讲诚信”这句话,但怎样做才叫诚信,怎样将诚信落实在生活中,学生很困惑。我收集、整理了讲“诚信”的故事片,让学生观看理解、思考。用不讲诚信、欺骗欺诈等不良社会现象的视频做反面教材,在对比中帮助学生感受和认识诚信的重要性,懂得“人无信不立”的内涵。巧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名词“诚信”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实现了意会胜于言传,帮助学生理解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道德荣辱观,树立了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唤起了学生对大家都讲诚信的渴望。
3.知行过渡,引导学生行为
小学生从“知”到“行”的转化是一个复杂过程。思品课教学要注意拓宽渠道,要与具体的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相结合,长期训练,环环相扣,做到校内外行为训练的一致性。利用多媒体,可以简便快捷地完成思品知识与其他内容的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中蕴含的道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道德情感的升华,形成正确的观念,并自觉去实施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统一的教育目的。
以“尊敬老人”教学为例,为帮助学生达到知行结合,笔者选择了《雷锋的故事》中的几段场面在课堂上播放,使学生从中产生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思想动机,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再如在教学“珍惜时间”一节时,向学生播放故事片“飞夺泸定桥”“龟兔比赛”以及运动场上争分夺秒取得优异成绩的场面,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懂得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的道理,最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同时,经常把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引进课堂,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的记忆、想象、语言表达等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明显上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断进步,学生整体面貌不断提高,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最终实现由“知”过渡到“行”的最高目标。
三、结语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给学生创建鲜活而丰富的学习环境。贴近学生生活和需要的课件,能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变得有效且高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5086.html上一篇:浅析中小学社会与人文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