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
小学阶段是少儿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在现行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说理教育法。是指教育者通过行为习惯课堂教授,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树立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2.奖惩法。根据小学生行为规范衡量学生的行为,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对做得不好的施加惩罚。3.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为榜样,为小学生提供了努力的方向、目标、动力和方法。
二、引入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必要性
(一)现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缺陷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是站在“长者”或“强者”的立场上,对学生进行教诲或灌输,而很少尊重受教育学生的主动性。
第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目前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主要采用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教育方法,个别教育的方法使用得很少。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个别教育也只是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并不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育。
第三,知行相离。“我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课堂教授及奖励处罚等方式为主。”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学校也开始提出注重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很多学校都未开设这类实践课程。
(二)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优势
第一,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有利于教育者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助人自助”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的缺陷,能够更充分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社会工作方法有利于教育者兼顾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并在教育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社会工作尊重人的差异性,相信每个人都是特别的,社会工作三大方法正是在尊重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忽视个体性差异的缺陷。
三、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应用
(一)“助人自助”理念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采用的是制度规范的手段,通过推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规范,达到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并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同的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强调尊重人的潜能,通过调动案主的主动性,充分挖掘潜能培养案主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社工是从调动学生自身的意志和能力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1.个案工作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个案工作具有以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注重知识基础等特征。
从个案工作的特征可以看到使用个案工作的条件:其一,是以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即以某个出现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为教育对象;其二,是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即与某个出现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建立关系。
2.小组工作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出现较普遍的问题时,可以借鉴小组工作方法,通过之前收集的资料,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出现的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小团队,通过团队内部组员分享在学习行为习惯时面临的困难和克服的方法,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社区工作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借鉴社区工作方法,主要是借鉴社区工作方法的视角,从更加广阔的层面看待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加全面地分析并解决问题。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很容易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因此良好的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显得越来越重要,很多学者也在积极探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虽然较之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仍存在一些缺陷。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相信个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服务过程中挖掘案主的潜能,调动其主动性去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也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5613.html
上一篇:中国民族社会社会工作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