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职业素质培养视角的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调查与分析

职业素质培养视角的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调查与分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ocial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ccupation quality training

  WU Bing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Zhejiang Wenzhou,325035,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occupation quality training, this paper uses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the social practice, in order to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ccupation quality status, to explor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ocial practice,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the “project+base+mentor” social practice system , to improve the occupation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Occupation quality;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Social practice

  0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社会实践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高职院校来说,社会实践契合了职业教育实践性、职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以其丰富的活动内容、生动的活动形式和有效的活动组织吸引了学生参与其中,有助于学生获得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机会,明确职业定位,提高职业认识,树立职业观念,培养职业品质,强化职业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和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现状,可为构建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社会实践体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校大学生以及在温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教师组130份、学生组750份、企业组120份,分别收回有效问卷教师组123份,有效回收率94.6%、学生组740份,有效回收率98.7%、企业组115份,有效回收率95.8%。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参考借鉴相关学术文献,自编调查问卷,分企业、教师和学生三个版本,内容涉及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社会实践现状探究等。

  1.2.2 访谈法。为了更深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现状,有针对性地对5所院校的思政辅导员、专任教师、学生等进行访谈,了解社会实践主要内容与开展形式,分析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2.3 统计法。为确保调查的有效性、样本抽样的科学性,样本有效筛选后,采用Excel201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涵盖的方面很多,企业分别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分析了当下高职学生在职业意识、职业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应该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对于最关注高职学生的哪些职业品德这一问题,被调查企业依次选择了“责任担当”(86.09%)、“爱岗敬业”(80%)、“诚实守信”(78.26%)、“吃苦耐劳”(75.65%)和“遵纪守法”。可见企业普遍认可的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踏实勤勉的态度对待工作,讲信誉、重信用,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访谈过程中部分企业表示,高职学生责任意识偏弱,职业稳定度较差,导致离职率偏高,因此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1.2 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并影响该职业活动效率的个人心理特征,人的职业能力是由多种能力复合而成的,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由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或称关键能力)组成。[2]在专业能力方面,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技术技能性要求突出的特点,企业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89.57%)和良好的专业知识(86.09%),同时,对“办公软件操作能力”(65.22%)也有较高要求。在非专业能力方面,企业最注重的要素为“团队协作能力”(89.57%),其次分别是“沟通表达能力”(84.35%)、“人际交往能力”(81.74%)、“学习发展能力”(76.52%)、“创新创业能力”(56.52%)和“信息?@取能力”(53.04%)。由于社会分工的多样化和职业分工的精细化,使得工作过程更趋专业化和社会化,职业活动的进行和完成更加需要从业人员彼此间加强沟通与交流,产业间、部门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也必然要求企业内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团结和协作。而在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和职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学习发展能力也至关重要。温州作为创业的热土、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企业同样鼓励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工具、迅速准确获取信息、科学合理地处理信息,创新创业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非专业能力。   2.1.3 高职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心理现状

  职业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于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意志和职业行为等。职业心理素质一般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通用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经受挫折的容忍力、环境改变的适应力等。调查显示,企业对高职学生在职业认识、职业意志、职业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普遍不高。例如,在工作主动性方面,62.61%的企业选择了“一般”甚至“低”,在自我提升的要求方面,76.52%的企业认为“一般”甚至“低”,在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方面,73.91%的企业选择了“一般”甚至“低”。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尽管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倾向特别突出,而又未曾真正经历职业生活,因此普遍存在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素质偏低等问题。69.57%的企业认为高职学生的抗压能力“一般”甚至“弱”,60%的企业认为高职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一般”或者“差”。职业心理素质的低下与不良,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2.2 高职院校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依据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活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3]当下的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2.1 社会实践现状

  志愿服务、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是当前在温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志愿服务进入了有组织、有秩序的阶段,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最主要途径。结合高职院校“做中学、探中学、创中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与专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也成为高职院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出发点。当然,传统的“三下乡”活动也是社会实践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见表1)。

  2.2.2 对社会实践的态度

  企业和教师对高职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表示欢迎和支持,绝大多数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态度积极、目的明确。89.5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非常有必要,能够为今后工作做铺垫,并有95.65%的企业对于学生到其单位进行社会实践表示“非常欢迎”和“可以接受”。91.16%的教师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表示实践与理论一样重要。尽管教师在被问及“您认为现在高职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态度如何”时,选择“一般”和“不积极”的分别占到了46.72%和1.64%,但根据学生组调研数据统计,面对社会实践,72.03%的学生表示“愿意尝试”、19.19%的学生认为“必须参加”,仅有8.7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或“排斥”。

  2.2.3 社会实践对职业素质提升的作用

  在教师的调研中,98.36%的教师认为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增加社会阅历与经验”,78.69%的教师选择了“提升职业素质”、72.13%的教师选择了“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可见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以促进学生认识社会、增长才干、全面成才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同,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提升了学生的非专业职业能力(见表2)。

  2.2.4 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的突出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意识到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存在不少问题,例如73.77%的教师认为实践“活动时间太短,学生无法真正进入角色”,67.57%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将社会实践的突出问题归咎于自身技能不熟练、理论知识不足(见表3)。学校对社会实践的整体组织管理水平不高,个别实践团队一味追求媒体效益、活动不务实,实践单位不支持、不配合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效果,应予以整改提高。

  2.2.5 社会实践的主要困难

  学生更倾向于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但联系实践单位仍是进行社会实践的最大困难。86.62%的学生会优先选择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其次才会通过“亲朋好友介绍”(38.24%)或通过“自己联系”(28.38%)等方式予以落实。但26.83%的教师和39.46%的学生认为高职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最大困难在于“联系实践单位”。其次,“资金投入不足”、难以“确定实践项目”、“政策保障不力”等也是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阻力(见表4)。由此可见,社会实践项目的落地除了政策、资金的保障,最终还需要获得实践单位的支持。站在企业的角度,也希望社会实践不是走过场,47.83%的企业希望能建立“实践―就业联动的长效机制”,并希望通过指定专门的责任部门、配备指导教师、定期开展交流等形式,将社会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3 建议与措施

  3.1 要系统构建社会实践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特点的学生实际,按照志愿服务类、专业岗位类和创新创业类等大类,构建大一认识实践为主、大二专业实践为主,运作模式项目化、活动载体基地化和导师指导制度化的社会实践体系(见表5)[4]。鼓励学生以集中组队形式进入企业、乡镇和社区,并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进行联合指导。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岗位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真正彰显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育人成才的社会价值。[5]

  3.2 要科学设计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

  一要鼓励学生深入农村、乡镇和社区,借助“新青年下乡”“剿灭劣v类水”等省市重点工作平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重点开展包括文化科普、环保宣传、义务支教、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意识,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二是要鼓励学生深入工厂企业,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安排学生与企业负责人与技术能手对话交流、实施专业实践等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将理论知?R与实践技能到企业一线岗位上进行锻炼与检验,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担当、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真实职场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职业能力。三要鼓励学生利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园等基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既要通过生存体验、勤工助学、校园模拟展销会、蚂蚁夜市等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创业过程,掌握创业相关知识;也要借助校企合作研发基地、创业工作室等平台将师生科研成功通过创业过程实现成果转换与市场对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3.3 要拓展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各类高职院校应加大与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扩大社会实践基地覆盖面,适??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要求。例如要加强与乡镇、社区的合作,为志愿服务、公益实践、“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创设平台;要加强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合作,为专业实践、社会调研等提供岗位;要加强与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的合作,为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支持。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建立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实践―就业联动的校企合作模式。

  3.4 要加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聘请政府与事业单位负责人、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社会团体负责人等担任社会实践校外兼职导师,实现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专业教师与思政辅导员相结合、职业导师与创业导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为不同类型的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发挥指导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对积极参与实践指导且成效突出的教师要合理认定工作量并给予物质上的补贴,并在教师业绩考分、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3.5 要完善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制度。学校要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时与学分,让社会实践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修课。二要设立社会实践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明确包括教师指导费、重点团队立项资助经费等各类经费的计算标准与发放方式,保证社会实践经费满足实践开展需要。三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要立足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角度,从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结合程度、参与学生受益面、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程度,教师指导度、学生满意度等维度设计考核指标,重在考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成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562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