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董仲舒作为继孔孟之后儒家思想的又一代表,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儒家思想第一次在社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董仲舒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因其丰富的内涵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延续至今。我们将从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内涵、价值与意义、对衡水湖旅游业发展的启示、对建设北方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的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凸显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1“天人合一”思想内涵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第四十八》)这可以说是董仲舒对天人关系的精炼概括。在董仲舒的眼中天和人之间有着某种相似点,而正是这种相似点才使得“天人合一”有了可能。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出董仲舒所说的“天”“人”与“合一”的涵义同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涵义有着明显的不同。
1.1“天”是可以根据人的行为作出主观反映的存在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第七十》中提到“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董仲舒把天看做是万物的产生者,是一切事物生成的前提条件。表现出了天的可产性与决定性。
1.2“人”是与天相对应的帝王
在汉代与天相对应的“人”绝非我们现代意义上所提到的人或普通百姓,《史记》中说“圣人法天,贤人法圣。”“圣人者,道之极也。”可见在古人眼中可以与天相对应的是圣人。那什么人才能称之为圣人呢?《汉书?礼乐志》中提到“作者谓之圣。”可见在古代人眼中能与天发生感应的人是根据天道的指示为整个社会运行制定礼仪制度的那些人,而不是普通百姓。
1.3“天人合一”思想实质是人受命于天
“合一”顾名思义就是合二为一。不过在“天人合一”思想里“天”与“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类天也”。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第四十一》)这句话说明了人是由天产生的,所以天与人有着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成为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同时从中国传统的孝道出发既然人由天产生那么人就应该服从于天,天对人也就起着决定性作用,两者的地位也就不平等了。
2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因其对天人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论述而产生了重大的历史价值,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天人合一”思想表现出了影响的超时空性,这种影响并一直延续到现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规范个人的行为与维护社会秩序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汉书?董仲舒传》)人追求利益就像水向下流一样自然,因为人生下来就有欲望,而这种欲望是不会得到满足的。如果不对人的欲望加以规范,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争执扰乱社会的秩序,所以需要礼仪教化对人的欲望加以约束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礼仪教化的工具对人的行为必然进行了规范。
2.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百姓的关怀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百姓的关怀。但我们应该清楚董仲舒作为大一统思想的提出者,他是王权的维护者。在他眼中君民之间是这样的一种关系。“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心之所好,民必从之。”所以说对王权的规范是为了更好地让百姓跟从和依附。使得天子与百姓之间达成某种平衡。使得老百姓对王权信服,从而达到维护王权的目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规范往往是软弱无力的,对明君会有所作用,对昏君则似乎没有作用。因为这种王权的规范只是从道德或道义的角度出发进行约束,而同近代西方的代议制对王权进行法律上的限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2.3表现了人和自然密切的联系
我们的建设也从“四位一体”延伸到“五位一体”,加上了生态文明建设。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虽然赋予自然神秘的色彩,但其中也有许多尊重自然规律的典范。董仲舒提到“人之居天地之间,其犹鱼之离水一也”,这说明董仲舒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开自然的,表现了人和自然密切的联系。不过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所提到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尊重自然而不是盲目的崇拜自然。
3“天人合一”思想对衡水湖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1)借鉴“天人合一”的观念。衡水湖作为镶嵌在华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最突出的是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解决这一复杂新问题时,应积极借鉴“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思想虽不能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但的确能给人以哲学思维的启迪。衡水湖旅游业与生态系统的高度相关性,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有限性,不可再生资源的不可逆性及对自然环境的严重依赖性都需要我们更加谨慎地开发衡水湖旅游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各种需要的同时,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其实质是要求(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64页)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以协调和平衡彼此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
(2)遵从自然规律。“天人合一”坚持人属自然、人性自然,这符合衡水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我们要遵从的自然规律。衡水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融汇“天人合一”的理念,树立长远观念和全局观念,按照旅游发展的特有规律,对可再生资源加大利用程度,对不可再生资源加大保护程度,根据衡水湖资源条件、市场结构和发展水平,制定旅游中长期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计划,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旅游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和谐统一的条件下开展旅游活动,全面、协调地发展旅游业,从而实现旅游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
4“天人合一”思想对建设北方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的启示
(1)体现“天人合一”思想。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将衡水市定位为北方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这为未来衡水的发展明确了科学正确的方向。在这一精准定位中首要的是生态,核心也是生态。生态城市具体表现在它的“自然”、“和谐”与“人本”,这些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2)体现生态城市的终极目的。“自然”是指要保持城市的自然特色和景观,使城市与自然充分融合;“和谐”是指生态城市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且要实现城市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人本”是指要站在整个人类(包括前人、今人与后人)的立场上处理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对生态城市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体现了生态城市的终极目的。
因此在衡水未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中必须引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只有通过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才能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达到和谐,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达到一种“天人合一 ”的境界。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我们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课题编号:201501712)研究成果。本文为2015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7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石柱君,(1972-),女,河北威县人,衡水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5731.html上一篇:初中《历史与社会》启发式教学
下一篇:云南安全保卫专业社会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