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从高职院校与社会的联系性与高职院校自身出发,提出增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主要是: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性与主动性。
一、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性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学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入社会的中心,高职院校的使命也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人才的培养,而是关注知识、技能如何更快更好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直接服务社会的发展。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顺势而生,是不可逆转的,院校应在开放的、社会化的教育中办学。
目前我国教育在紧追时代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现在我国高职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如人们更换工作的速度在加快,我国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相对低下,对城镇中的失业人口增多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加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性与主动性。
构建多种教育平台,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服务势在必行。
(1)高职院校中建立继续教育机制,为城镇中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提供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定期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校企联合建立培训中心,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岗位培训,为失业、转岗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职业培训。政府也要在继续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平台。统筹教育发展,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机制,构建居民终身学习的桥梁。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平台,构建居民终身学习的社区网络,每个区县建设一所社区学院或者社区教育中心。加强高职院校与普通教育对接机制,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支持。
(3)构建社区教育平台, 展终身教育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并根据地方发展的特殊历史渊源探索建立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如高职院校为所在城市各类人才提供高职培训,创建学习型社会。一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组织,在主要街道上建立社区教育中心。二是指导社区工作,在每一条街道配备社区辅导员。三是开展特色活动项目。
二、强高职院校办学的主动性
1、正确理解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其中培养的是人与才,人即成人,才即成才。这里所讲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但现在存在高职院校对人才理解的偏差,单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或者是科技技术,而缺乏全面的培养。在正确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统一是高职院校都遵守国家方针政策,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多样化是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与自身特点准确定位。
2、重视政策落实
无论是高职院校服务范围的扩大,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建立各种教育平台还是开放课程,开放教学,制定更好的政策,发掘更好的途径,总归一点还是落实。马克思曾有一句名言“一个实际的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通过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解决落实动力问题;通过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解决落实抓手问题;通过转变职能和作风,解决落实主题动力问题。
3、完善专业设置
大学所学的内容又不能成为企业的台阶,前面所学的内容不能为最终的目标服务,二者失去了应有的联系,中间产生一道鸿沟,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必须依照目标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内容,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属性和这种能力所适应的岗位规划其所学专业。首先,应该让学生能自由选择专业试听,组织学科带头人对相关专业进行介绍。学生通过各个专业的介绍和自身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其次,高职院校中应设立一定的制度,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时期内自由的选择、调整自己的专业。更好的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开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强产学研联动效应
高职院校方面,高职院校中老师的传统观念,只限于多研究课题,多发表论文,多获得论文或者科技奖,而没有或者很少主动走出学校与地方和企业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和交流,致使很多好的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劳动成果束之高阁。作为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发现自己的需要,主动与高职院校联系,获得高职院校科技支持,为项目研究和平台建立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和经济支持。政府可以根据地方特色为产学研的合作创造一定的有利条件。
在综合各方面因素中,高职院校方面应处于核心的位置,如果高职院校师生能走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将科技成果展现出来,会促进联动效应。这样高职院校中技术人才才能了解市场信息,与社会接轨,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提高。
课题来源:湖北省职教学会2013年科学研究课题(ZJGA20130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6079.html下一篇:略谈对法律人的社会责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