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社会问题的定义
所谓的社会问题是一种破坏社会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开展,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问题不单单指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状,更是人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能够被人们察觉到、感知到的状况;社会问题通常是因价值观念不同、利益冲突而引起,需要人们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社会问题的存在对一部分人或者大部分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为了能够维持社会稳定发展,需要全社会广泛地关注该问题。从狭义的角度分析,社会问题只是对某些社会群体造成危害。但并未对全社会成员造成危害,所以对待社会问题,人们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差异性较大,因而解决难度也较大。由此可见,社会问题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社会发展同存。
二、社会问题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显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各不相同,就目前社会问题分析,主要有: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腐败问题、诚信危机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地都对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带来难度。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培养人、教育人的职能作用,必须要重视社会问题对学校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评估方式不科学
受社会诚信危机问题影响,目前部分的初中学校在教学评估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具体如下:第一,重视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部分的初中学校为了能够争得当地名校头衔,采用同素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的学校管理手段,使学校管理失控。第二,在教学评估过程中重视材料的整理而对实际工作不重视,往往是在相关的教育部门对学校评估前整理一些材料,材料真实性不足,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第三,重视学生成绩忽视素质培养。受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多数初中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缺少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学校升学率,忽视人才培养
由于我国目前采用的教育模式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导,部分初中学校将本校学生的升学率高低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错误地认为只有将学校的升学率提升上去,输送更多的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就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而没有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另外,对学校功能定位不明。多数的初中学校高层领导认为学校就犹如一个加工厂,只有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将来步入重点高中,而没有意识到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作用,造成学校为了争得更多的优质生源,采用各种手段和办法去争抢学生,而没有通过加强学校管理,采用科学的学校管理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社会问题影响学校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结合学校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管理手段和方法;其次,对于学校教育效果评价方面,改以往的以成绩论学生能力高低的评价方式为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第三,注重学校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不能因为学生学习底子薄而忽视他们,更不能因学生成绩好而过度偏爱他们,而是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培养和教育。
(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校园环境美化工作力度,力争给学生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置身于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中,这样可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利于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其次,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一些师生互动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同老师融合在一起,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活动中通过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真心沟通交流,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感情。
(三)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改革传统的评估方法,制定出一套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能全面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考核的评估方案,根据评估方案考核结果对学校进行综合性地考核。这样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办学水平。此外建立健全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评估机制,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在对教师考核过程中要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评,打破长期以来的以教师所教学科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评的唯一依据局面,推动学校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科学化。
四、结语
综上,社会问题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不容小觑,为了能够真正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应加强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问题对学校管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6564.html上一篇:尴尬――一种具有亲社会意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