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Social Service at Provincial Audio-visual
Archives
Zhang Hongying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ocial service of Jiangsu Audio & Visual Archives in recent years, points out the ignorance of social service of audio-visual archives,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performing social service of audio-visual archives. At the end, it considers to create new type of audio-visual museum, establish new platform of all media content management trading, establish long term operation system and to start social cooperation, etc.
Keywords Audio-visual archives. Social service. Audio-visual service. Jiangsu Audio & Video Archives.
音像资料馆社会服务是指音像资料馆在保证其主要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向社会公众服务,这也是现代音像资料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服务理念的必然趋势,其应用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非常普遍和成熟。如法国国立音像资料博物馆(INA)积极为广大公众提供资料检索及下载服务,公众可以通过资料馆检索到自己想要的节目资源,并通过付费的方式下载。音像资料馆的资源已经超越了内部资料的局限,积极向广大公众开放。在我国,各级音像资料馆是广播电视事业的扩展和外延,隶属于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是当时社会发展的结果。其主要职责是为广播电视事业服务。近年来,音像资料馆的社会服务也开始成为我国资料馆界关注的一个课题,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上海音像资料馆等开始了社会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江苏省音像资料馆近几年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探讨对音像资料馆社会服务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1 音像资料馆社会化服务的忽视
当前我国各级音像资料馆是广播电视事业的扩展和外延,隶属于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为广播电视事业服务。音像资料属于广电媒体系统的内部资料,主要为节目生产和播出服务,其服务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本系统、本行业内部,不对外进行流通和交易。社会公众基本上没有可能直接下载到电视台原版的电视节目,只能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去搜索所需资源,这充分说明当前音像资料馆社会化服务功能急需改进和完善。
近年来,音像资料馆社会化服务开始备受关注,国内部分音像资料馆已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有益尝试,如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上海音像资料馆等已开始社会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当前部分音像资料馆开展的社会化服务普遍依托本系统、本行业的宣传项目来开展,并未对社会大众完全开放,这些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内容、模式和成效基本上是由项目的要求、验收指标等因素来确定和评价,并未纳入资料馆的常规业务工作来统筹规划和考核。这种社会化服务模式不仅不能凸显资料馆的公共服务性,而且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也参差不齐,不能满足现代音像资料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音像资料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指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功能”[1]。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是新闻传播的主力军和舆论主阵地,理应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为公众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务。江苏音像资料馆的建设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内容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建成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江苏台内容资源存储、管理及再利用的基础平台,该平台在全台网的总体架构下进行设计,实现全台媒体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同时,重点为节目生产、播出服务,为版权经营和新媒体发展提供支撑。利用先进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江苏音像资料馆对20万小时的库存节目资料通过预处理、上载、编目、检索和下载等环节,对节目资料进行系统、专业的数字化处理。这些珍贵资料经过数字化处理后,不仅提升了原节目的专业品质,而且在检索和获取方面也更便捷。这些累积的节目资源以及每天新生成的节目内容,是积淀历史、记录地方人民的认识与实践,传承现代和未来、服务于社会的宝贵财富,拥有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新媒体井喷式的迅猛发展,给江苏广电总台包括江苏音像资料馆带来了巨大的竞争挑战和合作机遇。目前我国大陆网络视频用户已突破6.18亿[2]。新媒体在制作水平和模式上已接近甚至超过传统电视台,并通过与互联网互动资源如社交网(QQ、微信、微博)的链接结合,更有活力和创意,更具社会影响力。同时高水平的视频制作,必然依靠高水平、专业化的音像资料服务。作为全台内容资产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江苏音像资料馆还承担着音像资料深层次开发,推动节目内容市场化运营,实现媒体资产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任。音像资料馆应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节目资料交易,为全社会提供高层次、多品种、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3 江苏音像资料馆社会化服务实践
3.1 参观接待服务
当前,江苏音像资料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面向业界同行及社会团体的参观访问和学习交流等接待讲解服务。2014年先后接待了国家广电总局调研组、英国驻华大使、山东电视台、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及瑞士荣格集团等单位的参观访问和学习交流。目前这些参观学习都是官方交流、访问,非盈利性质。
3.2 主题资料服务
根据用户需求,并结合音像资料使用频率,江苏音像资料馆专门构建了“领导人专辑”“神舟飞船”“青奥会”“最美空镜”等几十个主题资料库。主题资料库使资料内容更集中,分类更细化。此外,江苏音像资料馆为提高服务品质,专门设置了主题资料服务员和媒资专员,面向全台节目制作系统及社会制作单位开展大型节目专项服务,根据制作单位的需求,音像资料馆为其配备专项资料服务员,资料服务员可以直接进驻节目组,为节目制作人员提供及时方便的资料服务。如为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大运河》《1937南京记忆》等提供珍贵的音像资料,获得各级领导与节目制作单位的充分肯定。
3.3 供片服务
为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有效缓解县级电视台正版影视剧严重缺乏的问题,江苏省广电局和江苏省广电总台开始共同建设省域县级台影视剧集中供片系统,向县级电视台集中供片,江苏音像资料馆具体承办此项工作。音像资料馆充分发挥媒体资产内容平台优势,攻克技术难关,对节目资料进行版权管理,2014年实现了向省域64家县级台提供共计4.9万集具有江苏播映权的二轮影视剧。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对节目数据的维护和管理。此项工作得到省广电局领导、县级台同行的一致好评。
4 省级音像资料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思考
4.1 建设创新型省级音像资料“博物馆”
一个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有了一定的实践和科学知识积累后即具备了建立本行业博物馆的前提。行业博物馆的建立是该行业成熟和发达的标志[3]。对公众而言,音像资料不仅拥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拥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新闻价值,可以让人们从中了解历史、体验文化、感受教育,对了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史和研究传媒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苏作为一个文化大省,需要建设一所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音像资料“博物馆”来展现城市风情、彰显人文气息、弘扬江苏精神。
音像资料“博物馆”可以尝试设立音像档案展示区、专业视听展示区、广电事业发展区,通过展区介绍江苏的人文地理、民俗特色、城市发展等,以特色馆藏资源反映江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江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通过参观体验、检索下载、信息咨询等多种服务方式,向公众提供在线咨询、用户来馆接待、解答用户在音像资料检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用户熟练掌握检索、下载流程提供专业指导。
4.2 搭建全媒体内容管理交易平台
作为非盈利性的公共机构,省级音像资料馆音像资料的产业开发和社会化服务,其目的是让稀缺、权威、珍贵的音像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音像资料在二级市场上得到更深层次的传播与鉴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音像资料馆急需转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各类视音频资料及多媒体资源的统一调度、存储与共享,实现音像资料的数据化管理。搭建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实现音像资料网络化管理与交易,是增强节目资料的成本意识,确保音像资料的保值、增值,促进音像资料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是音像资料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纽带,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桥梁,该平台不仅拉近了音像资料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而且提供了公众查询所需音像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
4.3 从“馆际合作”到“社会合作”
音像资料馆与图书馆、档案馆之间开展馆际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它对于优化音像资料馆资源,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推动资料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资源共享的逐步深入与扩大,馆际合作逐渐向社会合作发展。特别是音像资料馆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较密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资源共享及合作共赢的效果。
通过合作音像资料馆不仅可以利用丰富馆藏资源深入开展共建共享,而且可以深入到社会层面贴近民众。如上海音像资料馆“影视万象”主题资料播映项目,已形成与图书馆、档案馆等合作的社会播映平台,有与高校合作的校园播映平台,与街道合作的社区播映平台,与党政机关等合作的团体播映平台等[4]。“资企合作”模式,即音像资料馆与企业的合作模式。资料馆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整合提炼馆方与企业双方素材资料,为其个性化定制一份珍贵的音像档案,全面记录该企业发展历史,促进其企业文化建设。此外,音像资料馆还可提供音像资料委托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网络化的资料存储、管理和服务。音像资料馆通过多层面的“社会合作”,与合作方协调共进、合作互补,共同发展。
音像资料馆的社会化服务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非常普遍和成熟。法国国立音像资料博物馆(INA),又称为“法国国立视听中心”,有“法国影音文化的记录保存者”之称。INA积极为公众提供资料检索及下载服务,公众可以通过资料馆检索资料,并通过付费下载的方式获取所需的音像资料。INA的服务范围已经超越了内部的局限,积极向广大公众开放。相比之下,国内音像资料馆急需开始“社会合作”的尝试与实践。
4.4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资料馆社会化服务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内部管理上应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并将该工作纳入资料馆的年度目标考核范畴,统一规划和部署。具体实施层面,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配制相关岗位,形成包括总体规划、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要求、经费预算、人员调配、绩效考核等社会服务相关的运行机制,促进社会化服务的持续发展和完善。
随着音像资料馆社会化服务的工作全面展开,对人才队伍的培养也会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营销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人才专业结构方面,应重点提高信息技术、网络服务、信息研发等专业人才的比例。在人员管理上,要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和评估标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其潜力。
5 结语
当前音像资料馆作为非盈利性组织,其公益性质不容忽视,音像资料馆应以用户为中心,拓展服务范围,面向社会公众,构建全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加强社会合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创建音像资料“博物馆”,充分发挥音像资料馆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6595.html上一篇:吴文化数据库建设与社会公益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