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并不健全,其中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必将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瓶颈。就当前来看,各高校对创业教育十分重视,但是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发达国家的创业率约为20%-30%,而中国2013年大学生创业率为2.3%[1];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各级机构落实不到位,让政策变成了一纸空文,大学生创业依然面临不少困难等诸多问题都与社会支持体系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现存不足
通过对大学创业教育授课教师、企业高管的采访以及实地发放1900份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并总结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高校创业教育“软硬件”水平偏低。教师作为创业教育的输出者,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作为接收者的大学生对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吸收,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创业教育本身在教学目的和方式方法上就有别于传统学科。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仅仅是给学生们灌输理论知识,很难发挥其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足够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走访发现有部分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教学任务是由班主任、辅导员担纲,辅之以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创业教育和系统培训,几乎很少有从事创业的社会经历,缺乏指导创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创业教育亟待提高之处。
在硬件方面,对创业孵化园等较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的占比约29%。很多创业孵化园并没有有效利用起来。有些只是建立起来,后期宣传和经营不善导致无人问津。还有部分创业孵化园只是吸引了一些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创业计划进驻。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是由团委和就业指导中心共同负责创业教育的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确而且还容易形成管理的真空地带,大幅度的降低了创业教育的效率。
(二)企业的参与热情太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业教育的支持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政府,各高校和企业等主要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十分有限。这样不仅给政府带来了很大负担,还浪费了其他社会资源。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培训和创业孵化等方面是高校力有不逮之处同时也是迫切需要社会机构帮助的环节。倘若无法得到企业的支持,难以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2]。国外有很多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投资商对此都十分重视,会把注意力投放在大学生创业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而国内的项目投资商却恰恰相反,对大学生创业大赛重视不够,极少数关注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企业也仅仅是在比赛结束后才开始选择有商业价值的项目。并且许多别具匠心的创业计划由于缺乏企业的支持而无法展现其真正的市场价值。这不仅大大打击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还会使社会创新的进程有所减缓。因此,大学生创业大赛虽然每年都有举行,但是比赛结束后创业计划就会被搁置,创业大赛没有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应有的作用。
(三)创业资金支持不足且渠道不够丰富。有39.33%的受访者认为资金支持不足。尽管各地政府都有发放一次性补贴,并且在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都有优惠,但还是有大量的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受制于资金而对创业望而却步。在欧美等创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大学生可以获得风险投资基金来支持其创业,而在国内除了教育部确定的部分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能够获得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外,大部分院校只能依靠自筹的方式,显然无力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工作。
虽然各级政府都为大学生提供了小额担保贷款,但是申请条件比较严苛,审批程序也较为繁杂,资金到位也不及时,而且需要公职人员或财务进行信用担保,而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启动扶持资金少的仅有几百元,最多也就几千元,主要是给大学生创业以精神上的鼓舞,实际帮扶作用并不大。与此同时,资金支持范围也比较窄,大多只局限于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4]。创业的前期投入得不到有力支持。因为大学生大多信用等级较低,银行“惜贷”成为普遍现象。 (四)政府关注点单一,政策执行力度不佳。近年来,政府在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教育部和团中央设置了创业教育的专项经费,国家和各省市的教育部门及劳动就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些创业政策从行政审批、税收、贷款、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学生一定程度的优惠,增强了大学生创业的信心。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大学生们对创业政策还是相当关注的,对现在的政策出台力度是比较认可的。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政策执行力度不高,金融、教育等系统之间缺乏联动和呼应。政府颁布的创业支持政策关注点大多在创业初期如何获得资金和减免相关费用之上,而在之后的经营阶段却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五)各系统相对孤立,欠缺配合。现在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金融机构有各种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金融产品,政府也在不断推出新的政策以适应大学生创业的需要。然而学校、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互动不够,信息传递速度较慢,无法做到信息的及时共享,整个社会没有没有建立起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跟踪服务系统。有时候,各部门之间对创业的支持力度不一造成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无所适从的窘境。更加令创业者头疼的是由于各系统配合不力导致的真空地带会给创业过程平添许多艰难和障碍。
(六)对创业教育的认知不足,政府、高校和社会机构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举办各种创业大赛的实践意义十分重大。缓解就业压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只是创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之一。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把创业打造成推动人力资源升级的动力源泉和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传授,教会大学生们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然而当前,很多高校仅仅是把创业教育消极的看待成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并没有把其看作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创业教育的后续支持保障工作不到位。学校和政府、社会机构之间的沟通、互动不够,整个社会没有形成集培育、指导、孵化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保障体系,对创业成功与否的定义太过片面,有些急功近利。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社会舆论环境还不存在。
二、完善我国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想
(一)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创业孵化园利用率。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校自身应加强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专业素养。同时,高校应当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创业者担任客座教授。一方面可以向大学生们传授经验,避免大学生创业者走不必要的弯路。另一方面,也为本校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另外,由于创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所以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应当包括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
大学生创业基地的普及程度较好,但是利用程度不高。创业基地不是单纯给创业者提供一个场地或者厂房,更重要的是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模拟实战的气氛。所以不妨给创业基地配备不同学科的教师,来指导大学生创业。创业基地也要建立竞争机制,保证真正优秀的创业团队与其创业项目获得所需支持。
(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政策法规。创业教育仅依靠政府的专项基金或高校自筹经费是很难维持的,这就要求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一方面,可借鉴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由政府出面设立主要面向大学生的“创业专项资金”,同时,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大学生申请创业贷款方面应当制定特殊政策,降低大学生创业的准入门槛,采取更加灵活的担保方式提供无息或低息的中小额贷款。另一方面,可以设立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机构,吸收民间资本,积少成多,使其有力量进行创业投资。同时,要借鉴和学习国外创业资金吸收模式,加快完善像校企合作、社会公益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的开辟,通过股权转让或公司上市等途径减少风险投资中资本的流失率,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融资体系,使其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5]。
政策支持作为导向性工具,支持力度可以适当加大一些。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时可以充分结合区位因素,适度延长税费减免的时间,调整行政审批程序使其相对简化。政策出台后的贯彻和落实尤为重要。因此,还需要建立监督反馈机制以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三)找准定位,相互呼应。在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中,高校应处于主导地位,毕竟高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一方面,高校应当加强自身组织和制度建设,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综合教学体系中,构建课程体系,改良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满足创业学生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知识技能需求;注重在学科交叉点或者不同领域的边界进行探索。另一方面,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尝试以课程共建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还要加深校企合作,在政府的引导下将社会力量集结起来注入到创业教育中去,形成一股合力。政府在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中要发挥导向作用,在宏观上为大学生创业以及高校创业教育把握方向。同时,还要在整个社会支持体系中协调各方关系,起到纽带和润滑剂的作用。由于创业教育中高校和政府提供的技术和信息支持能力有限,而且企业更加接近市场,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所以需要从企业处获得相关技术和信息作为支撑。企业还可利用生产设备将概念迅速转化成产品。所以说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必须以高校为主导,以政府为导向,以企业为支撑。
(四)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创业风气。首先,各高校要培养大学生不惧困难,大胆尝试的精神,鼓励其自主创业。借助创业实践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并强化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习得的企业家精神,使更多有志向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其次,要在社会中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带来的积极作用,通过制定各种优惠减免政策,降低创业风险及其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莫以成败论英雄。媒体应该发挥其带头作用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创业的关注和支持,对失败的宽容和谅解的社会风气[6]。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系的构建还在不断探索阶段,许多研究也都颇有见地。本文只是提供了一种构想,相信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文中建议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6626.html上一篇:海南省社会组织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