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社会化和人格社会化概念界定
(一)社会化
本文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 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
(二)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这是本文所使用的人格定义。人格主要是由认知能力特征、情感反应特征、意志毅力特征、行为动机特征、信念理想特征、道德价值特征、态度信仰特征、人际关系调节程度等个性要素构成[2]。
(三)人格社会化
人格社会化应该是是通过社会化的手段实现人格的整合并形成稳定的独立的可辨识的完整人格的过程[3]。
二、青少年人格的基本特点
(一)适应性强,学习能力突出
青少年是一个接触新事物最多的群体,他们思维开放,学习能力极强,而且生活相对自由,有较多的自我发展时间,所以敢于创新和尝试,不拘泥于陈旧模式,容易接受新事物,常常创造和领导着社会潮流[4]。不管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有多惊人,青少年群体总是能够很快地适应并学会应用各种新型科技信息传播工具,他们能够快速接受、适应社会上的各种新变化,并且将其以自己的方式应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二)求知欲旺盛
青年时期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期,其本身有着强烈的发展和完善的需求。青少年处于被动、长期封闭的教育系统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兴趣,而网络提供宽松的环境对青少年的求知欲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和鼓励。同时,青少年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人才特别是知识性人才是这个时代的掌控者。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迎接挑战,青少年特别注重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从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青少年认知不成熟,易受暗示
一方面,青少年认知的不成熟,使其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部分青少年树立不良价值理念、道德理念,无法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与周围的人、事、物,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等认知偏差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认知能力有限,该群体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差,信息素养低,极易受到他人的暗示、煽动和利用。
三、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导致青少年认知的碎片化,不利于其认知深度的发展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已习惯了快捷的生活模式,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不仅使得快餐文化迅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在信息接收上和认知上的碎片化,没有进行深度思考的过程,思维往往浮于表面。青少年表示,在网络上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信息过多、质量过低而无法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资源。
(二)网络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青少年人格的扭曲
在网络信息时代,一方面由于网络上存在着各种庞杂的信息,多、乱、杂是其主要特征,同时还有大量的垃圾信息充斥着屏幕。在这样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和真实性难以保证,甚至还有许多不健康的信息混淆视听。另一方面,许多网站、媒体出于利益的需要,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会夸大对事实的报道,存在媚俗化的倾向,让我们失去了信息的真实本质,脱离了真实生活的本来面目。而当代青少年群体由于认知尚不健全,辨别是非能力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处理大量信息的过程中会比较困惑,造成思想的混乱、人格的扭曲。
(三)对网络信息过分依赖,创新能力下降,人格的自我价值降低
青少年表示对于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他们更倾向于先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已有的成果,而非先对其问题本身进行研究。在网上找到需要的资料后,大部分青少年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甚至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会直接复制、粘贴,而不是自己思考、创新。这就造成青少年思维模式的僵化,过分依赖网络,人云亦云,自我思考机制渐渐退化,不利于青少年的创新与自我发展。另外,青少年经常触网,巨大的信息输入同时也会挤占思维创新的空间,当网络社会中形成一阵又一阵的潮流,人们的思想会逐步接受潮流的领导,渐渐变得被动起来。
(四)网络沉溺容易引发人格障碍,造成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缺失
首先,网络沉溺容易引发青少年的心理孤独和压抑。网络信息内容的丰富及人际交往方式的方便快捷使上网成瘾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上网成瘾会导致青少年大大减少参加日常社交活动的时间,甚至疏远现实的人际交往,其结果是与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孤独感加剧,并出现了严重的压抑现象。其次,网络交往引发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以匿名或化名方式进行的网络交往无法规范人们言论的真实性,甚至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
总之,社会化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问题,在青少年时期尤为关键。网络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影响巨大,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这种影响还将逐步加深。青少年的人格社会化问题关系到新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未来。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关注,加强青少年健康运用网络的引导以及对青少年社会化方面的教育等,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积极作用,促进当前青少年一代健康地社会化,健康地成长成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6735.html下一篇:秦汉社会保障制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