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据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66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1.6万人,占总人口的1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未来十年,大连老年人数量将爆炸式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大连有养老机构265所,大连市内四区养老院有147所,总床位有12600多张。养老福利机构的性质分为:国营10所、床位1384;集体5所、床位585、街道1所、床位17;民营130所、床位10618单从数字上看,大连老年人口的数额远远超于此,这些养老院的床位数量满足不了要求,但事实恰恰相反,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的入住率仅达到70%。目前大连养老机构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的问题。
一、大连市政府兴办养老机构的经营现状
目前现在的大连市养老院在体制上是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福利而存在,属于“社会收养”性质机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由各级民政部门管理,收养入院对象以救助性、慈善性为特征,敬老院资金来源主要靠民政部门拨款或集体供款,在资金管理、人员培训、规划发展等方面的支持投入水平较高,条件优越,收住对象为生活能够自理为标准,由于收费低廉,出现了“排队等待入院”的现象。
具有代表特征的大连工人养老院,它始建于1952年,是大连市总工会所属的社会福利性事业单位,占地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现有床位约300张。收费500-1000元;大连工人养老院工作人员编制70人,31名专业医务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名,中级职称24名,组成了一支具有丰富老年病临床经验和专业化护理知识的医疗队伍,形成了 “就医不出门,服务到床前”的高效、便捷的就医条件。六十余年的创院历史,使大连工人养老院在养老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品牌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护理、休闲、旅游等多种养老方式,不同价位不同档次的养老条件等多种经营方式,成为受市民欢迎的理想的养老机构。
大连市民营养老机构同全国各地一样,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迎着朝阳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在蒸蒸日上的老龄产业百花园里,成为一枝令人关注的鲜葩,在养老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使其茁壮成长永葆青春,尤其在养老事业实施适度普惠的情况下,民营养老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是令人思索和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大连市民营养老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发现鲜花盛开的背后,民营养老机构步履维艰。本文拟对其现状、及发展走势进行剖析和预测,以寻求更好发展的新思路。
二、大连市民营养老机构经营状况分析
大连市早在1987年就先于全国13年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面对呼啸而来的老龄化趋势,大连市政府从市情民情的实际出发,采取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方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民营养老院占总数的78.26%。民营床位12300余张,占总数的65.8%。
(一)生存与发展靠政府资助
在推进养老事业社会化进程中,大连市政府相继下发了若干有关扶持民营养老机构的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一是2000年《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明确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合法地位,制定了有关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煤气、水电按民用计价等。文件下发后,我市涌现出一大批民营养老机构。二是2004年社会福利机构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对部分民营养老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办院的积极性,此后连续5年新增床位在2500张以上。三是2008年《社会养老福利机构新增床位资助暂行办法》出台,对新增床位给予每张800-2000元不等的资助。新增床位补贴政策出台后,2008年当年新增床位就达3200多张。由此可见,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扶持力度。
(二)经营困难的要因
近年来,由于物价上涨、土地价格飞扬、房屋租金狂飙,致使投资成本升高,投资回报率降低,运营难度加大等等,严重制约了民营养老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至关重要的是入住率。民营养老机构年平均入住率为60%,大部分是在微利或持平状态下运营,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将房屋折旧计入成本。 影响入住率高低的因素:一是地理位置;二是养老机构的软硬件设施;三是价格。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民营养老机构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国办养老院。
国办养老院在地理位置,软硬件设施、信誉以及价格等方面,都优越于民营养老机构。因而,国办养老院呈现 “一床难求”,甚至排队等候一两年的盛况。而民营养老院74.6%是建在城乡结合部的甘井子区,交通不方便;软硬件设施方面,高端养老院不足1%,中端养老院占9.8%,普通养老院占80%以上;在价格方面比国办福利院高出15%左右。因此,相当一部分民营养老院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三)民营养老机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来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冲击。2010年,大连市政府根据国家民政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指导思想,出台了《大连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三年规划》,规划从2010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城乡社区兴建255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规划要求,每所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不少于2000人计算,届时将有约40 %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各种服务,这必将对机构养老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冲击。
来自居家养老模式深受青睐的影响。大连市的老年人家庭观念重于泰山。居家养老模式使老年人不离开家,而又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各种养老服务,是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深受老年人和子女的青睐。而且,居家养老模式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符合国情、民情,利国、利民,其不断巩固、完善、发展,无疑会减少对机构养老院的需求,这对机构养老也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来自对养老床位需求量预测的再认识。对于养老床位需求量的预测,有关方面借鉴国外的经验,认为我国所设养老床位最低也应占老年人口的5%左右。按此比例计算,大连市所需养老床位最少也得5万张左右,而目前仅有2万多张。于是,大声呼吁:“养老床位缺口很大,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政府必须加大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快养老产业发展,势在必行……”。但是,他们忽略了我们的国情、民情和现实。大连市老年人,受观念和经济条件制约,约有98%老年人不选择机构养老。目前,大连市现有养老床位仅占老年人口的2%左右,尚且有40%的空床率。面对养老床位如此过剩的现实,占老年人口5%的养老床位,不是我们现在或短时间内追求地的目标。对养老床位需求量科学的预测,也是影响养老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可见,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必须有新的抉择。
三、未来民营养老机构发展方向
(一)向高端养老院进军
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虽然各行业的性质、特征不同,其社会化程度不同,但日趋社会化、高档化是必然的趋势。
截止目前,我市高端养老院寥寥无几。民营养老机构可称得上高端养老机构具备三星级宾馆标准的仅一家,具有二星级宾馆标准的仅10家,远远满足不了高收入老年人群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日趋一体化,全球化。必然带来养老事业的国际化。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应当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做大作强国际水准的机构养老院。如,“国际假日酒店”、“沃尔玛”等跨国集团。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养老需求也必然发生变化。当今和未来的老年人,不仅对养老机构软硬件的要求高,而且更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希望得到更舒适、更周到、更细致的服务。养老院必须向高端发展,以适应新时代老年人,特别是高收入、高知识老年人群的需求。
大连市的自然环境,为发展高端养老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被联合国誉为世界宜居城市,连续多年荣获国家模范卫生城、最佳旅游城市,已享誉中外,是旅游观光、养老的天府圣地。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养老也将势不可当。
高端养老机构的优势已初露端倪。调查发现,越是条件优越的高端养老院,入住率越高。更有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地处市中心的中山区某豪华养老公寓,推出每月6000多元的养老套间7套,在没有正式开业前,就被预订一空。其中有5套是被外地老年人收入囊中。按照惯例新建养老机构一般都要有三年的“寂寞期”,被社会认可的过程。但是,实力雄厚的大型豪华养老机构,开门即红,这就是高端养老院的魅力。
(二)中端民营养老机构为本
在大连民营养老机构中,处于中端水准约占9.8%。其条件达到一星或准二星级宾馆标准,双人间带洗浴间,设有活动室、健身设施等。目前,主要面向中等收入的老年人群,月收费标准1500―2000元。入住率比较高,经营状况善良好。在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在市场化的运营中,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在竞争中仍处优势。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茁壮成长,向高端领域进军,或成为高端养老院的连锁店或分院,也不排除部分被淘汰出局。
(三)普通民营养老院的转型
普通、小型民营养老机构,软硬件不尽人意,管理欠佳,入住率低,难以为继。虽然在养老服务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基于形势的变化和面临种种新的挑战,严重制约其生存与发展。其出路:大部分由政府买断或购买服务等形式转为国办,由社区和街道管理经营;其少部分升华为中等民营养老机构或做得更大;也不排除具有特色、有活力的小型养老机构依然存在与发展。
(四)政府与民营携手并进
民营养老机构向高端养老院发展,面向高收入老年人群、面向异地、国际旅游,价格放开市场化运营。国办面向中低收入老年人群,实施适度普惠制,福利制。虽然国办,但绝非政府大包大揽,实施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国民蛋糕日益做大,国家逐渐有能力挑起养老福利的大梁。同时,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关注民生、普惠于民指导思想的落实,养老事业主导思想必然有重大地转型。养老事业社会化战略审时度势地由民营养老机构唱主角,向政府挑大梁的战略模式转变,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政府应在外部环境方面为民营养老机构创造条件:如,贷款、用地、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等方面,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政府依然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使民营养老机构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有序地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