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评级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有针对性地分析我国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及管理方面的弊端,旨在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方式改革,尤其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与结构的发展和培养评级提供建议,希望社会体育工作能以突破性思维和措施,取得丰硕成果,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合理构建和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而努力。
二、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辅之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了解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状况、管理体制和政策的演进过程及成果,通过有关文献资料,借鉴并采纳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分析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组成结构的特点与评级实施的实际效果,总结其发展经验与不足。
三、研究结果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的三大支撑条件之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不能处于主导地位,只能起辅助和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和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制的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将成为群众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李树怡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归纳为:进行体育活动及各种身体练习的基础指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专项技术指导、负责体育保健指导、负责制定体育锻炼计划、负责健康测定评价、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群众体育研究、宣传发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健康管理和安全管理等九个方面。但从微观层面看,体现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个人身上的作用则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培养评级和管理上应该也有所区别。
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整体情况有如下几个不合理的特点:
(一)年龄结构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局面。以体育院校在校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巨大,这两类人群都对社会体育指导有明显限制,且不具有稳定性,中年人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数量过少,使群体性活动组织缺少参与活动的同龄人。
(二)学历层次不合理。近年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专业人员中,中专学历及以下的占到半数以上,大多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创新能力,有碍于群众体育的长期发展。
(三)技术等级结构呈现双梯度特征,金字塔型稳定结构还未成型。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140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万余名,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所占比例过低,这明显不足以应对急剧膨胀的群众体育需求。
(四)指导工作量不合理。国家级与一级在指导时间和次数上明显低于二、三级,而且指导的时间也多数不固定,他们主要从事体育行政管理和其它文化管理工作。
(五)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注重审批,缺乏长期系统管理。现在还没有相应政策对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证书的人员进行再认证(除认证高一等级外)。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还有一个较大的问题:“公益性(非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职业性社会指导员”两个概念并存,两者在服务维度、知识理论和能力界限上的区别不明晰直接在实践中影响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发展。加之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多由体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有些甚至出现多头管理或无序状态,在实际操作中的职业定位模糊,缺乏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社会化的工作体制机制,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四、结论与建议
经过分析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评级与管理进行优化:
(一)明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目标,优化培养结构。提高培养对象公民义务和社会承认的需求动机,选拔优秀人才服务社会体育工作。
(二)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评估体系,注重长期系统的培养和绩效考核,定期进行职业资格再培训与再认证。
(三)与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和群众的需求紧密结合,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认证过程中进行全方位多种形式的培训,增加培训课时量,增强培训针对性,根据地方特色设置不同的培训项目,细化培养有专业梯度和能力倾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丰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6822.html上一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