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汉子”形象分析与探究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汉子”形象分析与探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一、“女汉子”的符号意义

  “汉子”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成年男人”。在我国,“汉子”所指代的男性群体通常具有刚强、坚毅、果断的性格品质。而“女汉子”指代的含义,对“汉子”这个词语进行了彻底的解构,非但改变了性别群体,同时对刻板印象中女性应有性格气质进行了革新。传统观念中对年轻女性的称呼中以“女孩子”最为常见。传统文化中“女孩子”是温柔可人的,娇小被人照顾的形象。相对于“女孩子”的温文尔雅,细腻多情,“女汉子”坚毅、刚强、勇敢、独立等个性品质则是反其道而行,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的固定思维。这个特殊女性群体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把自己塑造成这个真诚率性、不拘小节的女性形象,同时广大男性同胞的择偶诉求也开始发生改变。从众多青年女性主动把自己归类为“女汉子”群体,不难看出,整个社会对这个全新的社会性别符号接纳程度越来越高。

  二、“女汉子”形成的社会基础

  1、社会进步带来家庭教化方式的转变

  家庭传统教育方式认为孩子的性别气质在塑造上应该和生理性别相吻合。在“女主内、男主外”等性别分工观念的影响下,儿童被明确地划分为“男孩”和“女孩”相异的群体[1]。男孩在刚出生时,便被寄予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等众望。而女孩则多被物化为男性的“附属品”。这种性别观念也造成了对男孩和女孩的养育方式的差异。在古代,男童到10岁左右便要上学,而女孩则要开始学习女红。“夫为妻纲”、“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使得许多家庭对男女孩童的教化方式是截然相反的,男孩理应享受教育的权利,被要求一定要事业有成,先成家后立业。而女孩则常被灌输“学的好不如嫁的好”的思想,甚至与家中男孩在只有一人能享有受教育权利时,女孩往往被强行要求让渡权利。但随着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开始弘扬文化的多样性、无序性。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充满独立性创造性的劳动力成为社会的首要目标,中国传统的育儿理念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当前社会,女性和男性处于同一竞争环境里,为了增强女孩成年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女孩的家长也开始培养女孩独立,自强的意识。与此同时,据调查显示在现代社会出现了“男孩危机”,指出男孩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比起女孩更容易处于不利地位。还有一些成年男性由于从小被父母保护过度,男性特质表现得不够充分,在两性互动的过程中也容易塑造出“女汉子”。

  2、媒介形象构造大众对社会性别的新期待

  媒介是社会现实的投影,投射出现实生活的景象。社会性别作为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现实,是文化的产物,在新媒体时代媒介对社会性别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在新时期的我国,温柔贤惠的“淑女”已经不再被媒介推崇为完美女性的标杆。“女汉子”的媒介形象则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模式下的社会心理新需求,反映大众对女性角色的期待转变。“女汉子”作为一个普遍的形象活跃于近年来的大众传媒中。例如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中的Angelbaby,也被归为女汉子的典型代表。样貌秀美的她在节目中特别接地气,深受观众喜爱,她完全抛下“女神包袱”,在游戏中表现的和其他兄弟一样英勇。让人不禁感叹其:“静若女神,动若女汉子”。在某种程度上,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别的建构产生引导作用。通过荧屏上的人物形象的构造,网络上各种言论的碰撞和情绪渲染,媒介不断加深着对社会性别的建构。

  3、女性社会生活参与程度的提高

  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可能,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通过知识和能力来赢得所需的社会阶层和地位。其中,教育和职业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方式。教育不仅使女性的视野和思维更加开阔,而且提升了女性自身的能力,有助于形成更加平等的性别角色态度和行为[2]。更重要的是,教育过程中的“隐性课程”使竞争、成就动机、独立等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重要品质。同时,中国女性的就业规模也在增加,逐渐地成为经济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女性参政、从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中的女干部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女性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传统上认为是属于男性的领域。

  三、“女汉子”的困境和出路

  1. 青年女性的角色紧张

  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调查表明:“女汉子”脱光难,易沦为大龄单身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对于未婚的“女汉子”群体,根据我国男女婚恋梯度原则,即女性多选择综合水平高于自己的异性作为婚恋伴侣可能性更大。而“女汉子”多为受教育程度较高、自立自强的女性群体,对其伴侣的需求也不止看中于经济能力高于自己,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对另一半的各项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成家的“女汉子”们,多数面临着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的双重要求导致的角色紧张。即要在工作中克服困难,又要努力满足社会对于女性家庭角色的传统期待。女性在公共领域活动逐渐增多,但要强的“女汉子”们所承担的家务劳动并未因此减少。这种新时代女性角色及传统女性角色的共存给许多女性带来了一定负担,因此,女汉子在生活中容易陷入角色紧张的处境中。

  2. 一部分青年女性的角色失范

  近几年来,青年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性)的暴力事件频发,类似事件都有一个共性,即青少年女性用极端的暴力手段侮辱、殴打甚至虐待同学。这种暴力施暴者的形象与对女性慈爱、温柔的角色预期相差甚远,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对于青春期的女性而言,如果对“女汉子”的角色认知存在偏差,可能会带来一些角色认同上的失范[3]。例如,一些女生通过表现男性特质来获得心理认同和满足,甚至通过暴力行为来获得社会认同,实际上是对“女汉子”角色定位的曲解,青春期的女性如果对性别角色缺乏正确的定位,在成人之后很可能面临着性别角色认同危机甚至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

  “女汉子”的出现,并不是个体的心理问题,而是中国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是社会结构发展与转型的缩影。作为青年女性,在认识和使用这一符号时,可以借鉴这一符号中所折射的独立、自主等时代价值,但是也应避免因为对这一符号的错误解读而陷入角色紧张、角色失范等困境[4]。由此总结出:“女汉子”在青年女性中风行并获得频繁地使用,有值得肯定的精神和特质,但是也潜在地隐含着一些风险,需要青年女性合理的认知与调试。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699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